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京都城有这么座庙,庙里新来了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名字叫一休,年纪还不到十岁。
因为一休是新出家当和尚的,别的小和尚也就可以随便支使他。一会儿这个喊:
“喂,一休!捂被子!”
一会儿那个叫:
“哎,一休!扫厕所去!”
别人不愿意干的活,都让一休干。长老更是这样。
有一天,晚上的经课结束了,临要睡觉的时候,长老来事了:
“一休啊,去把经堂的火灭了!”
这是命令一休去灭掉佛像面前的一排蜡烛。
一休觉得这活儿挺麻烦。但是,还是赶忙去了。
“噗—,噗—,噗—!”
吹灭了。
一休从经堂一回来,就被长老叫去了。
“一休啊,你是怎么把火灭掉的呀?”
“是,是用嘴吹灭的。”
“甚,甚,甚么?”
长老生气了。
“经堂的火怎么能用嘴吹灭?地上凡人吐出的气,不干不净,是肮脏之物。”
啊,还有这么一说。一休问:
“那么得怎么弄灭呢?”
于是长老的手像扇子一样地扇起来。
“这样扇灭是不是好啊!像你那样,把凡人之气,吹到佛身上可不该呀!”
再说第二天早上。
早课刚开始,长老跪坐在最前面,念起经来了。身后,一排小和尚。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念着念着,小和尚们“嘻嘻嘻”地笑起来了。
长老感到奇怪。回头一瞧,大吃一惊。
“我、我、我说一休!”
嗯,怎么了?一休背着佛像,不是也在念着经吗?
长老气得脸煞白。
“你这是干了件什么事,你知道吗?罪过呀,罪过!屁股冲着佛,可要遭惩罚呀!”
可是,小一休却一点儿也不害怕。
“不,遭惩罚的是你,长老。”
“你说什么?一休!”
“我是说,长老,你昨天不是讲过了吗,凡人的气不许吹到佛身上。现在,长老冲着佛像念经,气不是都吹上了吗?”
“哦......,哦......”
长老板质问得哑口无言了。
毒药罐
就连长老也斗不过机智的小一休。
大家都知道了,长老很小气。这个毛病真难改啊!
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从长老房间回来,对大家说:
“长老真狡猾呀!刚才,我推开他屋子的拉门。就见他急急忙忙地往桌于底下藏一个大罐子,还赶忙擦嘴巴子。那准是糖稀。关上门独吞,心真狠呀!”
一休听到这个情况后,说:
“好,得把这件事弄淮!”
到了深夜,庙里一片寂静。大家都睡着了。一休偷偷地爬起来了。
“这个时候,长老又该偷着吃糖稀了吧!’
他嗫手嗫脚地挨近长卷的房间。房间里,灯亮着。
一休用一只眼睛从拉门的缝隙里,往里一看:
“哈,真的呀,是糖稀,准好吃。”
正在长老伸出舌头舔糖稀的时候,一休故意地“咣当”一声,把头往拉门上磕了一下。这一下不要紧,把长老可吓了一大跳。
“谁呀?谁在那儿?”
一休撇着嘴笑着。
“啊,我,我是一休。”
一休“哗——”一下子把拉门拉开了。
看啊,长老慌成了那个样子!
“好啊,谁让你进来的?”
长老想藏罐子也来不及了。
他一边“吧哒吧哒”地咂着嘴里的糖稀,一边问:
“这么晚了还来干什么?”
“起来去尿尿。”
“那还不快去!尿完了快回去睡!”
一休故意问:
“长老,这罐子里装的什么呀?”
“哦,哦,这,这是┅┅”
长老迫不得已地回答:
“是药啊,药。人啊,一到我这个岁数,腰也疼,腿也疼。到了晚上,天凉了,就更遭罪了,疼得连觉都睡不好,这不,刚吃下点儿药。”
“是吗?是药吗?我一到晚上就总想上厕所。可能也是个毛病。正好,把这药给我少吃点儿。”
长老想,要是让一休尝到一点儿,偷吃糖稀的事就露馅了。
“别胡来,这种药对老人有好处,休这样小小的年纪,吃了反而有害。这是毒药啊!吃了会死的。”
一休假装吃惊的样子。
“噢,是这样吗?是毒药吗?明白了。”
道过晚安,一休就回自己被窝里去了。
第二天,长老出去了。
“太好了!”
一休把小和尚们叫到一起了。
“来,吃糖稀!”
大家进了长老房间,从桌子底下掏出了罐子。一休先尝了—口。
“嗯,真是糖稀呀!哪里是毒药,净撒谎!”
一帮小和尚七嘴八舌地吵着:
“来一点,来一点!”
“唉,好吃好吃!”
“这么甜的东西呀!头一回吃。”
“吃吧,吃这么点儿,不会出事儿。”
本来是想少尝点儿,完了再照样放好。哪想到“唰唰唰”转眼之间,罐子空了。
“啊,光了?”
大伙又惊又怕,脸都白了。
“挨骂吧。说不定要挨棍子呢。”
有的哭起来了。
小一休却不在乎。
“大伙别怕,放心好了!”
说完,领着大伙,来到客厅,拉开拉格,搬出一个漂亮的瓷瓶,当着大伙的面儿摔碎了。
“啊!”
小和尚们都非常惊讶。吃光了糖稀不算,又摔碎了瓷瓶儿!这个瓷瓶是长老的宝贝呀!
一休说:
“好好听着,咱们就这样说:这个瓷瓶是大伙玩的时候弄打的。来,把这屋子弄乱,越乱越好。就像刚刚在这儿打闹过一阵似的。”
一休先动手了,褥子扔到地上去了,桌子腿儿朝上了。大伙只能看着这样布置现场。
“好了,到时候了,长老快回来了。”
一休领着大伙又回到了长老的屋子里。
“唉,哭啊,好吗?从现在开始,就得装作这样,咱们碰打了珍贵的瓷瓶,为了赎罪,想一起自杀。”
小和尚们都装模作样地哭起来了。
这时候,长老回来了。
先经过客厅。怎么弄得一场糊涂!哎呀!这还不算,还把瓷瓶弄打了。它可是无价之宝啊!
“是准?谁打的!”
长老大吼,好像整个寺庙都能听见。
“哪儿去了?小崽子们!。
接着是长老的脚步声,“嘎、嘎、嘎、嘎”,好像要把地板踏碎似的。长老进屋了。
“啊,怎么回事儿?”
一看,小和尚们正在哭着,糖稀罐子空着,滚到一旁去了。......
“怎么了?这么一副样子!”
于是一休说:
“长老,请饶恕我们。趋您不在,我们大伙玩起来,闹得太甚了,不小心,把您心爱的瓷瓶打碎了。我们想用死来赎罪。”
长老又吃了一惊。
“什么?用死来赎罪?”
“是!所以我们就吃起罐子里的毒药来了。长老不是说过了吗,小孩吃了这种毒药就会死掉。奇怪的是,我们都吃光了,也还是不死。”
长老一听,觉得糟了,上一休的当了。可是,事到如今,更不能说是糖稀了。
“算了,算了,放心吧,死不了,都回去吧!”
可是一休却说:
“不,让我们死吧!没别的办法。把这种厉害的毒药再拿出一罐来,给我们吃吧!”
关卡
机智的小一休,名声越来越大。不久,连大名都听说了。
于是,大名想见见一休。他派人来,命令一休到城堡里去。
一休马上就要上路。
可是,长老说:
“我担心,你会在大名面前,说出有失礼节的话来。还是我带你去吧!”
长老对大名,一向毕恭毕敬。长老知道,大名就是大封建领主,掌握着地方的封建权力。
于是,师徒俩一起进了城堡。
在一间大厅里等了一会儿,大名来接见了。
“你是一休吧!欢迎之至。我就直言不讳了——肚子饿了吧?开始用餐!”
在一休和长老面前,放上了一张很精致的饭桌。
哎呀,这么高级的饭菜啊!一休在寺院里,成天是稀粥、咸菜、大酱汤。
“哎,不必客气,用吧!”
大名这样让着。
桌子上,有红烧鱼,还有焖鸡块......。
长老偷着拉了拉一休的袖子,小声说:
“这些荤菜,你可别吃啊!”
长老早就留意了。他想,要是一休把鱼真的当成树叶子,“歘歘”地吃起来,可就不好办了。那样,不是等于往长老脸上抹黑了吗?
可是,一休没什么顾忌。
“盛情难却啊!”
一休这么客气了一句,就鱼呀,肉呀,大块大块地往嘴里填。
“好香,好香:长老,你怎么不吃呀?”
这时,大名却突然发怒了。
“一休!你是侍奉佛像的,怎么破了斋戒,吃起鱼肉来了?你身为和尚,这是有犯佛门规戒呀!”
原来,大名是想考验考验一休,才故意把鱼和肉类摆到桌子上的。
可是,一休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大名阁下,我的喉咙,跟京都城的街道一样,粮店的货,从这儿通过。莱店的货,油店的货,也从这儿通过。”
“什么?”
“刚才,鱼店的鱼,鸡店的鸡,都从我喉咙这儿过去了。”
“你这个小和尚,真能说。”
刚才一休的答辩,大名感到佩服。
可是,他又马上站起来,挎着宝刀,走到一休跟前,“嗖”地一下,抽出了刀。
“既然是都城的街道,刀铺的货,也要通过。来,过过试试!”
大名把刀一下子伸到一休嘴前。
这下不要紧,可吓坏了长老。他想、听我的好了吧?悔之晚矣。大名逼迫一休张开嘴,硬要把刀子捅进去。
可是,一休胸有成竹。他眼睛盯着眼前的宝刀。过了一会儿,说;
“大名阁下,你不像个卖刀的,顶多能算个愣头愣脑的武士。”
“何以见得?”
“我的嘴,是个关卡。货物通过,要在这里接受检查。刚才检查过了:你抽出刀来走路,不配做武士。决不能放你过去。”
“嗯......,嗯......”
“宝刀呢,关卡没收了。”
大名听了,“喀嚓”一下子,把宝刀收进了刀鞘。并说:
“佩服,佩服!一休,照你说的办:这把宝刀,奖给你了。以资鼓励,以资鼓励。”
画屏上的老虎
这个也是一休和大名的故事。
一休到底有多聪明,大名还要考查考查。
于是,又把一休叫来了。
“一休,我有一事相烦,你不会推辞吧?”
“什么事啊?”
大名手指客厅的一个角落。那里放着一块画屏。
画屏上,画着一只老虎。画得很逼真,老虎凶得好像要扑出来一样。
大名说:
“照实说吧,这只老虎,成了精了。每天晚上,都扑出来,在城堡里横行。一休,把它捆起来,管束管束,怎么祥?”
一休听了,马上站起来说:
“可以!”
首先,他拿出来一条毛巾,系在自己头上,还在额前打了个结,然后对大名说:
“马上动手!请借给我一根绳子。”
大名命令手下的家臣去取绳子。
一休拿到了绳了,就远远地退到跟画屏对着的屋角处。
“好吧,现在就开始捆,诸大名阁下和家臣们都绕到画屏后边躲躲,省得老虎扑出来伤着你们。”
大名照办了。家臣们笑嘻喀地看着。这个小和尚要干什么呢?
一休岔开腿,拉开架式。
“喂。喂,老虎精,奉大名的命令,把你捆起来。也许是我被你吃绰。放出来,拼个你死我活。”
一休非常认真。老虎呢,当然不会出来。
“你怎么不出来?害怕了吧!”
一休这样喊了一阵以后,说;
“各位家臣,请你们在画屏后边吆喝吆喝,把老虎轰出来。它不出来,我没法捆啊!”
家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大名却按捺不住了。
“你说什么,一休?画上的虎,你还想赶出来?岂有此理!”
于是,一休说:
“这就奇怪了。刚才大名吩咐我的时候,不是说了吗,这只它虎,每天晚上都出来乱闯。它自己都能出来,轰还轰不出来?”
“嗯......可也是。”
大家都无话可答。一休接着说;
“也可能是因为时间不到,它才不出来。要是这样,还是等晚上再捆吧!”
这时,大名完全服了。
“好了,我甘拜下风。”
大名又给了一休很多奖品。一休满载而归。
村镇里,有两个邻居:一个穷,一个富;一个瘦,一个胖;一个聪明,一个笨。住在小泥土房里的,是聪明的穷人,名叫瘦子江拉;他的
据说,从前有一个人,以驾驶帆船技术高超而著名。他的名字叫拉辛特拉努,他有一个儿子,叫朋特良盖。朋特良盖长大后,就开始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一个和尚,和尚名叫尔乐,是个教书先生。和尚酷爱喝酒。有一天,和尚要下山,但是他怕
在玛雅神话的兽神族中,众神之王是将各种动物封神列位的原始之神,在他的分配下,鹰神统治天空后又发展成兽神之王。熊神治理大地
这项古怪婚俗,连皇帝也在遵守,惟一有区别的可能是给王后破处的婆罗门经验更为丰富,地位更为显赫而已。比如卡利卡特的国王娶亲
从前,在一个侗寨里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阿雄,女的叫运美,俩人从小就无父母,一起在寨主的家里做长工。随着年龄的增长,俩人
清朝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有个县令叫章清,读书人出身,满腹经纶,为官清正廉洁,在百姓中名声极佳。章清到崇德县没几年功夫,
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红军与白军的斗争是十分残酷的。两军抗战非常激烈。导致当时为此牺牲的士兵不在少数。那时候条
小板凳, 别歪歪, 坐上俺那好乖乖, 好吃懒做没人爱, 乖乖,千万要勤快! 唱完了这个小唱,要说故事啦,说故事
在北京牛街①礼拜寺里面,有一道康熙的圣旨和他御赐的半副銮驾。提起这半副銮驾,还有一段故事哩。 这故事得从监察御史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人,一个名叫慢来,一个名叫猛来。这件事发生已经很久很久了,所以他们当时如果真活着的话,现在也不在
在旧社会,要当哪个地方的官,在没上任之前,必须得先拜访地方名人和有权有势的人家。否则,你就别想当长。清末年间,有个到滕县
老公爵坐在披了熊皮的槲木椅子上。炉子里的火烧得很旺,可是他觉得每根老骨头都是透心凉。是我走的时候了,他伤心地想,我要永远
从前有个财主,家里后院夜里经常听到吆五喝六的划拳饮酒声。一天,长工们悄悄伏下来瞧个究竟。二更时分,只见一群拖着长尾的人倏
宋保元年间,竟陵知县万义成刚刚查勘了一桩公案,打道回府。行到竟陵以北的古甑堤边,忽然一阵旋风过后,面前出现个绝色女子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却说曹操于金光处掘出一铜雀,问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梦玉雀入怀而生舜,今
宋参政林存墓,俗称驸马墓,龙台驸马名闻遐迩,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据民间传说,驸马林存被皇帝误杀之后,赐金头御葬,造
兔子在树林里玩,一不小心玩得太晚了,它急忙往家的方向跑。 可是,兔子跑来跑去,还是没跑出树林,它迷路了。看着越来越
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所以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当了朝中的大官。 曹咏当了大官
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是否同物异名?与一般牡丹相比,有何品种特征?这是养花朋友常询问的一个问题。历来文人墨客对牡丹的评价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