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莫及典故

0人浏览日期:2021-12-23 14:45:11

  “鞭长莫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原意是说,马鞭子虽然长,但是不能打马肚子,即便有力量,也不能用在不应该用的地方。后来比喻虽然愿意去做,但是力量达不到。

鞭长莫及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这句话,后来简缩为成语“鞭长奠及”,比喻力量达不到。

皇帝爱吃鸡角蛋首富梁稳根117万倍创富路单刀赴会的到底是关羽还是鲁肃?守在巷子转角的爱醉生梦死的成语故事一个守护羊群的勇士霹雳要学会体谅他人孙权对待子女问题上的纠结断送了东吴的未来三国时期的美食舌尖上的三国母亲的心跳详查历史,惊人发现:袁术是三国时期所有人的爸爸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田鼠阿佛出自成语故事的词语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天台的水箱没有危险意识的小朋友的故事呵壁问天面试中5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答对了你就赢了李嘉诚发名片三个人的恐怖婚礼人心不足蛇吞象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裹足不前三只小熊的故事独腿董事长创业记一言难尽乔冠华马路求爱者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前途清华园里忆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