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有三个儿子,王大、王二和王三,但日子过的并不红火。三个儿子都好吃懒做,既没什么手艺又不求上进。人家早已都奔上了小康生活,过上了好日子,老王的三个儿子都三十多岁了,还都是光棍一条。老王年纪也大了,快干不了活了,家里也穷得快揭不开锅了。恰逢这年月收成不好,一家人吃了这顿,看不见下顿,整日饥肠辘辘的打发着日子。
这天,老王躺下忽然就起不来了。三个儿子推嚷着谁也不愿背爹去治病。王大对老二说:“我最大,我在家看家,你和老三快去背爹去看大夫。”
王二开脱道:“大哥,你看我天天没吃过一顿饱饭,又骨瘦如柴,哪有力气背爹去看大夫啊!”
王二转头对王三说:“老三,还是你去吧。”
王三虽然很懒,但是长的人高马大,也很孝顺,他不可能不管自己的爹。王三见大哥和二哥都这态度非常气愤。
王三以命令的口吻说:“咱们三个都得去,这是咱们的爹,是咱们唯一的亲人了,谁也不能不管。”
王大、王二虽然是哥,但老三的厉害他们是知道的。家里和邻里的关系不太好,和邻里争吵时,老大和老二在场不管用,但老三一站出来就没谁再瞎嚷嚷了。
于是三兄弟一起把老王送到医院,连续医治了两天也不见好转,家里已经欠了一屁股债。第三天,老王说什么也不愿再待在医院里,大夫来了也不让看,三个儿子无奈只好把老王送回到家里。老王回到家里病情越来越重,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又熬了一天,眼看老王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对他们说:“人活这一辈子就为了越过越好,可爹没什么本事,没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你们三个虽然懒惰,但爹也没给你们娶上媳妇,爹对不住你们啊。我也活不了多久了,我死也不能瞑目啊!”王三眨了两下眼睛,几滴泪水落了下来。老大老二也难受的想要哭,眼睛不知不觉就湿润了。
“老大你把床底下的木箱拿出来。”王大眼里含着泪水呆呆的站在床前。老王又断断续续的说:“这是咱们家传的宝箱,传到你们这是第五代了,你爷爷在交给我时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宝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千万不能打开。我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我去世后,你们要是没法过活,就打开它吧!”老王一字一顿的艰难的说完这些话。
当天晚上,老王便不甘心的永远合上了眼。三个儿子趴在床前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他们唯一的亲人就这样撇下
正哭着,王大说:“都别哭了,爹走了,还有我们三个哭的人,等我们死的时候,连个哭的人都没有啊!”王二想想大哥说的也对,于是就不哭了。王三忍不住伤心,还是哽咽着。
几天后,办完老王的丧事,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可吃的了。兄弟三个强挨了两天,实在饿的受不了了,便商议打开了那家传的宝箱。三个人都觉得里面一定有什么值钱的宝贝,可他们激动的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一封遗书外别无它物。王大拆开遗书,里面有一张纸,纸上写着:房前浅洼,有宝,欲得之,须铲七尺,泥入深洼。王大也着实喝过几年墨水,
王大强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故意表现出一副沮丧的样子对不认识字的老二和老三说:“这纸上说,咱们不争气打开了遗书,以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王二不甘心的问:“遗书上就说这些吗?”
“上面什么也没写,就只咒咱们没有好日子过,不过上面还说勤劳才能致富”,王大心虚的说。
王二很失望,摇摇头说:“原来祖上什么也没给我们留,就一句话顶个屁用啊!”
王三很欣慰的说:“祖上说的对啊,勤劳才能致富。”王三咬咬牙,说出这句话。
王大也趁机说:“祖先教训的是啊,我决定从明天开始我把门前的浅坑挖深了,然后养鱼。”王二对大哥的决定不以为然。
哼哼,“就你,比我还懒,还挖什么坑,养什么鱼。”王二有些嘲笑的说。王三坐在破凳子上,默不作声,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王大第二天就开始挖家门前的浅坑,他认定既然祖先说了,坑里面应该有宝贝。王大开始很兴奋的挖着,他只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王二从坑边慢悠悠地走过,只是很困惑的看看,然后就去打牌去了。王三却只在家里发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可能是在为将来的生计发愁呢。
兄弟三个先借了一些钱维持着日子,别的事情就各干各的,谁也不管谁。
王大连挖了七天,别说什么宝贝了,连个砖头块也没见着影。天天累得腰酸背痛不说,还热一身汗,弄的像个泥疯子。邻居李老头看见王大莫名其妙的挖起坑来,也不错过机会嘲讽他一番。
“呀,王大,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饿昏了脑袋,怎么这几天净干这力气活了。”李老头说完呵呵笑着边走还边嘀咕道:“不对啊,难道是受了刺激脑袋突然开了窍了。”
王大本来就是懒人,又干了这几天力气活,开始的劲头早已不知跑去了哪里。在李老头的嘲讽的打击下,王大更加泄气了,浑身几乎没有了一丝力气,拿铁锨的手也直发抖。村里的孩子也都聚集在家门前唧唧喳喳的看他挖坑,仿佛都是在嘲笑他。
村里人都对王大的举动困惑不已,大人也没人愿意理他,都以为他是饿疯了。王大就这样挖了半个月,仍一无所获,他是真的泄了气。他想了一下,就把这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二和老三。王二和王三听了都很高兴,也忘了埋怨大哥竟然自私的瞒着这事。
第二天,王二和王三就很带劲的挖起了浅坑。王大在家里呼呼的睡大觉,他再也不相信遗书上说的什么宝贝了。
邻居李老头看到王二和王三又挖起了坑,就又嘲讽一番。
“先是老大饿疯了,现在你们两个也来消化消化食物,挖个破坑干什么啊!”王二不理这老头,任他瞎嚷嚷。王三回头一瞪眼,李老头才不敢再嚷嚷了。
虽然只是个浅坑,但面积却不小,长约六百米,宽约五百米。这兄弟两个又连挖了半个月,还是没见着个宝贝的踪影。王二和王三也是挖的越来越累,越来越泄气,在两人的抱怨声中,挖的是越来越慢了。
这天,王二正慢慢的挖着,就像睡着了似的。王二一铁锨铲下去,只听的咣当一声,他又铲下去,还是咣当一声,根本就铲不下去。兄弟两个听到响声,立刻振奋起来,抓紧铁锨用力往下挖。不久,挖出来一个精致的罐。王二兴奋的喊道:“终于挖到了,终于挖到了,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
王二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陶罐,脸上的兴奋之色顿时散了个干净。王三边伸头看边激动的问:“里面有什么,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王二倒出来给他看,只有一张纸条和一截很特殊的藕,纸条上有字。王三赶忙找村里的教书先生问字的意思,纸条一面只有一个“铲”字,另一面意指一定要继续挖。
兄弟两个挖出宝罐的事很快传遍了村子,村里人都议论纷纷,有人只是凑热闹跟着高兴,可有人已经看红了眼。住在不远处的李大江和李大河兄弟便看的有些眼红,他们倚仗自己膀大腰圆,在村里横行多年,唯有同样身高力壮的王三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听说老二和老三挖到了陶罐,王大可坐不住了,他跑去一看竟是这些没用的东西,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他又回去继续睡大觉,做美梦去了。
过了两天,王二和王三又挖到一个陶罐,打开一看,王二傻了眼,还是一张纸和一截藕。
王二气愤的把铁锨一摔,“这都是些什么玩意,挖了半个月了,就挖几个破罐子,唉,不挖了,不挖了。”
王三想要叫住他,跟他解释一下,但他知道老二的脾气,解释也没用。于是就一个人挖起来,他坚信祖先这样做一定有道理,只是还没到时候显现出来。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王三自己不停的挖,刨出了一个又一个陶罐,里面的字都不同,但还都是一个字,每个罐里还都有一截藕。有时王三也感觉累的快不行了,想要放弃,但最后他都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他每天还要接受村里人的嘲笑和误解,这些他都不去理会,只顾挖坑。
等挖到第十六个罐时,终于有了新发现,陶罐里多了一张纸条。他又拿给教书的先生看,纸条上说,浅坑里总共有二十二个陶罐,二十二个字,二十二截藕。这次王三知道了有多少个罐,有了目标,干活就又有劲了,坑挖的越来越快。
又挖了几天,这浅坑只挖了三分之二,竟把二十二个陶罐都挖到了。
“哈哈,终于挖完了”,王三兴奋的边说边长舒了一口气。
王大和王二早已不管这挖坑的事了,各自忙活自己的事去了。王三拿着藕,再敲敲这些陶罐,究竟还是对这些东西很迷惑。他拿着所有的纸条找那教书先生,让他给解解谜团。教书先生把这些纸条放在一起,又挪来挪去,无意之中拼出了一句话“以此泥养此藕”,他赶紧继续拼,不久就拼完了所有的字。
教书先生于是把几句话的意思说给王三,是让把浅坑里的泥铲入旁边的深坑,在此坑里种下挖出的藕,然后往已经挖深的浅坑里引水,在里面养鱼。王三突然明白了祖先的苦心,先让你挖浅坑是在锻炼你的体力与意志,然后在给后代指明谋生之路,这是让后代明白勤劳致富的道理。王三想到这些,脸上突然阵阵发热,心里真的有些羞愧。
王三让教书先生一定保密这件事,要是传开了,特别要是让两个不争气的哥哥知道了,他肯定什么也干不成。其实,教书先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也不是多嘴的人,就是王三不让他保密,他也不会说的。
王三一想,要养鱼和种藕,还得把坑挖完才行。王三来回踱着步,忽然脑筋一转,他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情不自禁的呵呵笑出声来。
王三故意在村里散布谣言,说坑底下还有一箱
当天晚上,李氏兄弟就带着家伙奔向了那浅坑。他们打着手电筒一锨一锨的挖着,手还不停的抖,生怕被谁看见了。其实,大半夜的,天又黑,只有禁不住诱惑的人才会上当。此时,王三正在家里呼呼大睡,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他睡的很甜,因为他放心的很,他早就料到会有人替他干活的。
第二天一早,王三一看,果然有一大片已被挖空了。王三脸上不笑,其实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故意装作不知,还像以前一样挖着,只是速度越来越慢。王三就这样挖了三天,还不及以前一天挖的多,但是在别人的暗中帮助下还是比以前快多了。
又到了晚上,李氏兄弟又来到工作现场马不停蹄的干了起来。李大江不停的催道:“再挖快点,要不然明天就被那个笨蛋挖走了。”于是两人挖的越来越快,李大河铁锨下突然传来“当”地一声,兄弟俩欣喜若狂,忙用手电筒一照,原来是块砖头,哥俩是空欢喜了一场。
这样挖了不久,整个浅坑就被挖成深坑了。李氏兄弟出了不少力,什么也没挖到,还挖坏了两个铁锨,他们认为财宝肯定被王三给挖走了。
不久,王三就把从浅坑里挖出的泥全部填入了旁边的深坑。然后,王三去祭拜了祖先,给爹也烧了纸。接下来,王三就挖好的坑里引入水,撒上鱼苗,又把祖先留下的特殊的藕种入旁边填了泥的坑。
王大和王二都认为老三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也不可能去帮他,甚至有时还会嘲讽他几句。
李大江、李大河兄弟却因晚上挖坑
三年后,王三挣到了钱,盖了新房,成了村里的榜样。
五代遗书指引后代走上了致富路。
1995年,我作为援藏干部,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羊绒加工厂保卫科工作。厂址远离县城,周围就是广大牧区。多年来,职工们与牧区同胞唇齿相依,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们...
情人生日那天,他带着买好的钻戒提前来到他们的秘密爱巢,想给她一个惊喜。可没想到她外出了,他给她打了个电话,问她在哪?她支支吾吾地说:“我在家。” 他心中因此不快...
王大壮住在乡镇里的街道上,他在这里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栋房屋,虽然只 喜看鬼故事或恐怖的心理 有一层,但是占地面积很大,王大壮把前一部分装修成门面,用来经营生意,...
恐怖鬼故事个有声小说大全 初风 我的脸色不太好,但那具女尸的脸色更糟。 她蜷缩在墙角,乍看上去像是冻僵了,用手一推便像根烂木头似地倒地不起。 她大约二十岁出头,...
从前,有一个书生,年轻的时候去参加郡县的考试。当时正好是春节,按照惯例,在考试的前一天,各种各样的商人,搭起彩楼、组织鼓吹手到藩司庆祝,这个仪式叫做演春。 书生...
这几天工地上活紧,加班加点的,可施工钻头却坏了。工头就让麻三赶紧去买,麻三于是黑灯瞎火的一个人走在城市的街道上。 麻三从骨子里不喜欢城市。城市一天到晚人来人往、...
开门,开门!是我,玲子! 不不,我不能开门。玲子陷入了极度恐惧中。那明明是我的声音,它们在外面等着我,它们要杀死我 故事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前 玲子的好友奈美是一名...
母亲围着锅台忙碌,父亲来回打着下手,而我却坐在门槛上晒太阳、玩手机,偶尔与父母 青雪有声恐怖鬼故事 唠句家常。邻家大嫂进院,冲正炒肉的母亲喊了一句:家里来客了?...
那天我洗完澡回到卧室,看到达南正在玩电脑游戏,于是我躺在他身后软软的席梦思床上,嘴里不停地唤着他:小猪小猪猪小小猪坏蛋猪……达南于是放下电脑,故作恶狼状扑向我,...
相传很久以前,土王杨格鲁带领族人沿辰水迁徙至梵净山脚下,见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平坝遍布,下地可种阳春,上山可捕禽兽,下河可捉鱼虾,于是就带着族人在这里定居下...
过去,在安福乡赵庄有一个赵三爹,他长年在财主赵富贵家扛活。有一天,赵富贵对长工短工们吹嘘:“我在安福这地界有名得很,要是我走到安福集上,起码有一半的人认得我赵财...
宋知秋是山东青州人氏,从小聪明异常,读书过目成诵,方圆百里。尽知他的名声。后来,一位高人路过,替他相了一面,说他腋下有七痣呈北斗状排列,将来必能位至相国,是安邦...
2011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断颈山下解家村的解老八,肩挎一张祖传的牛角胎硬铁弓,腰悬一壶钢尖竹杆雁翎箭,又钻进了断颈山。 自从十几年前禁猎后,断颈山上再难听见猎枪...
杜雪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进厂做了一名车工。 一次,局里的段处长下厂检查工作,在车间看到一个把长缏盘在头顶上,在哪操作车床的姑娘,他很是生气:这缏子要是落下来...
外婆1913年出生于汉川县田二河镇一个中等人家。几岁时生母就病逝了。外婆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受过私塾启蒙,放足较早,但脚弓仍然是折断而弯曲的。外婆在23岁左右时,由...
江苏南 老头现实中讲鬼故事太恐怖 京南边不远的那个村子,有个女人名叫郭莉。 她腼腆憨厚,从10多岁到23岁,这个世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朦胧而美好的,别人眼中的她...
一 今年大四的毕业作品展为期五天,所有优秀毕业作品将会被挂在展览厅里,风姿绰约地燃尽五天的魅力。随即,就会被各自的主人亲手摘下来,用报纸包一包带回家。 从此,毕...
摔饭缸的女鬼 凌晨三点半,男生宿舍504寝室突然响起金属物落地的声音,十分尖锐、刺耳。周灿从梦中惊醒,翻身坐起,四下张望,发现声音来自后面的阳台。 民间超级恐怖...
鬼故事大全恐怖鬼故事短篇超吓人 乡镇 灵异事 玩起泡胶讲特别恐怖的鬼故事 件 两则:第一篇 那是我外公讲给我妈 我妈又讲给我的,是否真实,无从考证。 据说在旧社...
我以前不会这个样子的,我以前遇鬼杀鬼,遇妖杀妖。可是自从遇见你之后,我每杀妖的时候都在想这妖是不是和你一样,是只好妖,还是作恶多端的妖。师傅知道后,天天罚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