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18471931)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可是爱迪生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特斯拉(18561943)一生中获得了112项美国专利,也是科学发明的佼佼者,可他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令人感到奇怪。
原来,在爱迪生与特斯拉之间进行着一场“战争”。爱迪生为了使自己心爱的直流电占领市场,不惜妖魔化交流电。他甚至于1903年亲自电死过一头大象,还雇人把这一过程拍了下来,广为播放,向人们宣传交流电的危害。而特斯拉则为了给自己的交流电争得更多的用户,毫不示弱地来了个“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1912年,诺贝尔奖委员会评选出爱迪生和特斯拉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时,两人已经成了死对头。特斯拉公开表示拒绝共同领奖,爱迪生也拒绝领奖。最终,19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明家达伦。
但是,交流电的好处并不因为爱迪生的诋毁而被忽视。不久之后,甚至连爱迪生自己的电器公司都决定改用交流电,并去掉了公司名称前面的“爱迪生”,最终变成了著名的“通用电气”。
爱迪生为什么如此固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数学不行。爱迪生只上过3个月的学,他所做的发明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勤奋。但是,交流电和直流电非常不同,要想真正理解交流电的工作原理,必须精通高等数学,这恰恰是爱迪生的弱项,于是他始终都未能真正理解交流电的好处究竟在哪里。
据说在爱迪生死后,美国媒体都不吝笔墨赞美他的功绩,只有他的对手特斯拉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爱迪生)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特斯拉说,“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气。他无视初等教育和数学知识,完全信任发明家的直觉和建立在经验上的感觉。”
聪明的特斯拉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性格怪僻,不善经营,特斯拉没有从自己的发明中赚到什么钱,最后死于贫困潦倒之中。
现在看来,他们争什么呢?无论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17岁就出道了。那个时候年纪小,连新闻里说一句我不好的话,我都会难过很久,更何况是编一些我完全没干过的事情,就更崩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他自幼兴趣广泛,爱好体育和音乐。童年时期袁隆平随着家庭的屡次迁居辗转于武汉南京等大城市。由于一直生活在大城市,他对农业毫不了...
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国家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宣告正式启动。来自中国
达芬奇自幼喜欢画画,由于画得好,大家都叫他小画家。十四岁那年,父亲决定把他送到佛罗伦萨一位画家兼雕刻家————弗罗基俄那里画画,他是一位很负责任的教师。老师见了...
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
世界上有许多着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
1960年一个黄昏,在弥漫着淡淡香水味道的巴黎街头,人们正在悠闲地散步。忽然,一个形色匆匆的年轻人像一阵风一样从人群中
1。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自动过滤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
行家们说,钢琴大师克迪是最权威的莫扎特诠释者之一。他在上海的演奏是排在一个美妙的晚上。他的那份专注神情,就像在精心挑选珠
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龙头博弈;在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时,如
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农场里,有一位牧羊人辛苦地帮别人放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牧羊人虽然很辛苦,可是
二萧关系中,萧红一开始便处于劣势。萧军去世,其妻撰文,总结萧军爱她的三大理由,之一便是她是处女。这段话显然是针对萧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场内战。对于这场战争,后世史学家大多给予了正面、积极的评价。而作为胜利者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登上皇位后疑心很重,任意曲解和胡乱剖析字词。原来这个词在明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
2010年9月21日,美国纽约州曼利厄斯市市长保罗·塞拉芬收到一张传票,原因是市民麦金斯指控其偷垃圾。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确是事实。 详情是这样的:8...
人去瑶池竟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生难得相依侣,百岁原无永聚筵这是数学家苏步青在步入百岁之际,为他仙逝的妻子苏(松本)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考了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按照身体条件,她真的不是很优越。但是体校教练总是鼓励她:下次肯定能
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
我故乡有位姓李的书生,世世代代都以读书为业。眼下已是家道衰微。有一日,我前去探望他,见墙角破筐中有古书数册,其中有《赵后别传》这本书,虽然编次已经脱落,依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