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6月26日,在俄国科特林岛一个军事工程师的家庭里,一个名叫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察的孩子降生了。这个孩子的父亲博学多才,而母亲也是位很有学问的女性。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卡皮察自幼便勤奋好学,爱好广泛。不过,最让他钟情的,还是物理学。
1912年,卡皮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圣彼得堡工学院。1916年,应苏联著名物理学家阿勃拉姆·费多罗维奇·约飞教授的邀请,卡皮察开始进入物理实验室工作。他第一次参加的科研工作是把石英拉成细丝。他放弃用拉线模拉丝,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拉丝方法:用从弓中射出的箭拉丝。
这种方法简直不可思议,甚至让人有一种儿戏的感觉:把箭在熔化开的石英中浸蘸一下,然后拉紧弓弦,“嗖”的一声,箭沿着走廊射了出去,最后落到铺在地上的丝绒布上,被箭拉走的丝在飞行中凝结了——试验成功!
1921年,卡皮察进入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在他着手测定α-粒子磁矩工作时,又别出心裁地用自己设计的高功率发电机取代了蓄电池。这套奇怪的装置不仅给他的同事,而且给访问剑桥的其他科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数学家诺贝特·维纳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卡皮察)制造了一台专用大型发电机,能短时间短路,通过又重又大的电线,输出强电流;电线就像条发怒的大蛇,发出咝咝的声音,吱吱地响个不停……”
卡皮察在英国期间,还流传过这样一则趣闻:
一家工厂请卡皮察去检修一部发动机,许诺修好后付酬金1000英镑。他先检查了一下机器,然后叫人拿来一把榔头,拿起榔头对准主轴承敲了一下,机器就能运转了。这时,厂家后悔了:敲一下,就值1000英镑?卡皮察风趣地说:“敲一下,付1英镑就行了,另外999英镑,是因为要知道应该敲在哪个部位上。”
就是这位弓箭手,这位把发电机变得像条发怒的大蛇、一榔头敲出1000英镑的人,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低温物理学之父”,并两次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5次获得列宁勋章。1978年,在他84岁高龄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卡皮察看来,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有着魔术般的魅力。虽然在他的一生中物理学一直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但这并不妨碍他去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而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知识,对他的物理学研究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水云间摘自《新华日报》
编辑/静眉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杰克大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大叔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后
鲁豫采访白岩松,问: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你如何应对?白岩松道出了他的秘诀:学会关门。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白岩松,不苟言笑
《狐狸和葡萄》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它说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自我解嘲说:这葡萄是酸的,还没有成熟。 一天,柏拉图
亿万身家的起源,不过是为了让3个孩子有口饭吃。她出生在贵州湄潭县的大山里,农村妇女,嫁给一个从辽宁来支边的下乡知青,30
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
扮演超人的克克斯多弗里夫,在一九九五年的一次坠马中,伤势严重,导致颈部以下全部瘫痪。三年来,他凭着坚强的意志,与死神作着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在画同样的东西。背景是阳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
40岁那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托马斯卡莱尔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稿,这本书稿穷尽了他前半生的全部心血,他迫不及待地将书
公元105年,中常侍(侍从皇帝的官员)、尚方令(负责朝政的官员)蔡伦奏请东汉和帝准予将他的造纸术向民间推广,他还挑选出挺括良好的纸,进献给汉和帝。汉和帝试用...
查字典故事会故事:露易沙梅亚寇德的故事世界一流的少女小说家,但却不喜欢这一类的作品。自基督诞生的500年前,古希腊剧作
东汉末年,有位郡守得了不进饮食的重病,久治不愈,专程请名医华佗来治病。华佗认真切脉后,既没开药方,也没给针炙,一言不
时至今日,成龙不光是功夫巨星,也是慈善明星。有人问他,艺人做慈善是不是为了作秀,有没有假的?很尖锐的问题,成龙答得更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第一次登陆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壮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当时阿姆斯壮
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早晨起来他发现,爸爸没有在桌上留下一分钱,连坐公车的钱都没留下。他走了三个小时去上课,迟到被老师骂
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或化学史里,都有关于格林尼
托德库伯曼是波士顿大学药学院的一位硕博连读生。在读博期间,库伯曼要经常去一些药物技术转换所实习。在这里,他见证了许多医药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