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一个19岁的美籍犹太青年考入了加州大学长滩分校,攻读电影及电子艺术专业。大三时,这个狂热地做着导演梦的小伙子拍了一部24分钟的短片。讲的是一对在沙漠相遇的年轻恋人的故事。
那时,环球公司是每一个想进入好莱坞的电影人梦中的圣地。1968年,该公司的行政长官西德尼•乔•辛伯格偶然看到了这个青年拍的爱情短片。影片刚一放完,辛伯格便激动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对他的助手说:“我认为它棒极了!我喜欢这个导演挑选的演员,以及影片通过演员所表现出来的风格,请你尽快安排这个导演来见我。”
第二天,助手向他报告:查遍资料,原来这个青年并不是导演,只是个大三学生,但不知他是哪所大学的。辛伯格回答:我不管他是什么,也不管他在哪儿,我要见他!
一个星期后,助手费尽周折终于在长滩找到了这个尚在读书的青年。
“我喜欢你的电影。我们签个合同吧。”辛伯格见到这个青年时,开门见山地发出邀请。
青年犹豫地说:“可我才读大三,还有一年才毕业呢。”不过,青年知道,以他这个年龄想当上大公司的电影导演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明白眼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你是想上大学还是想当导演?”辛伯格问。
一分钟,仅仅一分钟,青年头上开始冒汗了。他艰难但坚定地开口了:“我父亲永远不会原谅我现在离开大学的。”他停顿了一下,站起身,补充道:“我是犹太人!”
辛伯格当然明白,犹太人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大学未毕业就出来工作,这是他们不可想象的事情。
当天下午,青年便与辛伯格所在的环球公司签了一份标准的“自愿服务”7年的合同。在合同的限制下,青年等于是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卖给了环球公司。好莱坞把这叫做“死亡条约”,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或者有着疯狂野心的人才会签这种合同。
当然,这份合同对辛伯格来说也是一场豪赌: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大学尚未毕业的人做导演,这可是公司从未有过的事,说其同样疯狂一点也不过分。
事实上,不论是这个青年还是辛伯格,都是“精神不正常的人”或“有着疯狂野心的人”,因为这个青年陆续拍出了《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等传世杰作。
青年名叫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一个电影史因之而更加辉煌的名字。
斯皮尔伯格选择当导演,他付出了辍学,来自父亲的怨恨以及长达7年的自由身。然而,没有这些代价,没有疯狂追逐梦想的勇气,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因为成功总是青睐狂者。
(摘自《时代青年•上半月》)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
他生气极了,说:你歧视我,我可以现在画给你看。老师说,你只是在模仿,却不是你的设计。老师拿出一位女同学的画作,那是她
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或化学史里,都有关于格林尼
300多年前的一天,伽利略到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悬挂在教堂半空的一盏吊灯被门洞里刮来的风吹得来回摆动。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奇怪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
世界上有一位著名的盲人路易斯布赖勒。他于1809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3岁时,有一天他在父亲的店铺里玩儿,当他捡起一个
1973年,他出生于台南小镇一个普通的家庭。高中时,他似一匹脱缰的野马,逃课、逃家、飙车样样来,每天在游乐场和撞球间混,他是
一个1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
葛优和妻子贺聪婚后一直很幸福。贺聪教书每天要上班,家务事葛优就多做些。贺聪换下羽绒衣顾不上洗,葛优也能帮着洗,收拾屋子就
1967年5月16日中午,越南中部广义省美莱村越共的一个重要据点,处于美军严密的包围中。午时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休汤普森和几
屠格涅夫(1818-1883)的创作在俄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早期写过诗歌,在四五十年代写过剧本、随笔等体
在19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农场里,有一位牧羊人辛苦地帮别人放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牧羊人虽然很辛苦,可是
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以诚实守信的品德而受到国人的尊重,他一生做人的原则就是两个字:诚实。正是这样的人格品质,使他从一个普
我的人生理念的形成深受个人经历影响。我的个性成长期是在1944年德国占领匈牙利时。那时我还不到14岁,突然之间,只因是犹太
25岁时,他由于学历低,没技术,在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公司里做装卸工,月工资只有600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了成功大师陈安
胡雪岩的第一次机会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胡雪岩像往常一样到野外放牛,他把牛赶到草地上吃草,自己便想去不远处路边的凉亭里休息
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冬日早晨,刺骨的寒气悄悄地渗进候车人的骨髓,他们都是黑人。他们时而翘首远方,时而抬头望着哭丧着脸的
2001年7月,《机会》杂志在意大利的米兰创刊。为了能一炮打响,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提议,让比尔盖茨写发刊词。主意已定,接下来的
巴斯德出生于士兵之家,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骑兵,这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是颇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可是巴斯德很羡慕那些读书
1862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他欣喜地发现,这届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