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自己做了皇帝(即光武帝)。
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和东汉抗争。有的虽然表示臣服东汉,实际上都仍旧保留地盘,并不甘服。而部分比较强大的农民军也相当活跃。刘秀花了5年多时间,才算打下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表示归顺。公孙述自称蜀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因交通困难,刘秀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战,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据《后汉书·隗嚣传》载,当时刘秀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姑且把这两人丢在一边,暂不考虑吧!)后来,刘秀终于发兵,先消灭了隗嚣,接着又把公孙述的独立王国攻破。
【发音】 zhì zhī dù wài
【出处】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解释】不去考虑。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近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
【反义词】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成语举例】他为了抢救落水的儿童,把生死置之度外。
【用法】含褒义,多用来表示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得失放在心上。一般作谓语。也含贬义,多用在一个人把团队的利益,国家利益置之度外而为了个人利益。结构 偏正式。
不得要领的成语故事 “不得要领”这则成语的“要”,即腰,指衣腰;“领”指衣领。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衣领,提下裳时拿着贴腰部份。“要领”是比喻人的意旨,这里...
画龙点睛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yóu],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
巧夺天工的故事 东汉时期,出身于四世三公大官僚家庭的袁绍,担任冀州(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牧,他的第二个儿子袁熙尚未成亲。袁熙听说甄氏才学出众,貌若天仙,而且...
【注音】yī sī b gǒu 【解释】苟:苟且,马虎。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好细。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做事认真。 【结构】主谓式 ...
不贪为宝的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
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洪州阎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阁大宴宾客,当地知名人士都应邀出席。 王勃正好路过这里,也应邀参加。因为他才十四岁,所以被安排在不显眼的座位...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婆,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尊过生日的那天...
百发百中的故事 养由基是春秋时的楚国名将,他的箭术高超。 一次晋国和楚国在鄢陵交战,楚共王亲自监督。晋将魏琪瞄准了楚共王射了一箭,箭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负...
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
公元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调继位,史称鲁昭公。当时,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手里,其中以季孙宿的权力最大,昭公不过是个傀儡。昭公这个...
因人成事的成语故事 平原君一行到楚国后,平原君马上求见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军,和赵国联合抗秦。可是楚王惧怕秦国,不肯答允。两个人从清早谈判到中午,也没谈出结...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
关于猴的成语故事:沐猴而冠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纷纷起兵反秦。他们在全国各地和秦军作战,没有统一的指挥,于是约定:如果谁能够先打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暴政...
空前绝后的成语故事 晋朝顾恺之,才华出众,学识渊博,他的绘画才能更是出色,闻名于世。顾恺之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与众不同的是,他画人物,从来不先点眼珠。有...
厉兵秣马的故事 春秋时代,秦国和晋国联合攻打郑国。后来,秦穆公却暗中与郑国单独媾(ɡòu)和,并派杞子带领军队以帮助郑国保卫边疆为名进驻郑国,企图吞并它。杞子的...
对牛弹琴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
夸父追日的故事简介 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
左右逢源的成语故事 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语出《孟子·离娄下》。 逢:遇到。源:水源,中性词,。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
宾至如归的故事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