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邯郸[hán dān]籍学都)经常探讨国家政体与管理的问题,他在《荀子·成相》这篇著作中写道:人世间的灾祸,往往就是愚昧无知而陷害忠良;而对于君主来说,没有贤臣辅佐,就像瞎子无人领路,不知走向何方。

荀子接着写道:君主愚昧无知,却又要独断专行,荀子接着写道:君主愚昧无知,却又要独断专行,苟且胜过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谏诤,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如果说臣下的过失,那就是“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即是说,拒绝谏诤,掩饰过失,这就是作为臣下的愚昧和过失,而这样的臣下和主上苟同,国家必然会引起灾祸。
荀子说,什么是无能?那就是国家多弊,君主疏远贤能,接近邪僻,忠臣没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转移了。
荀子又写道,什么是贤能?那就是通达于君臣之礼,对上能尊敬君主,对下能顺从民意,君主真正能听贤臣之言,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说,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于谗臣当道,贤臣隐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这样,国家就必然要覆灭,君主必然要成为夏桀[jié]一类的贼子。
荀子这里所说的“拒谏饰非,愚而上同”,为后世许多政治家引为借鉴,汉唐时期还将此作为法律规范而列入法典之中。
【注音】jù jiàn shì fēi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解释】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文过饰非
【反义词】严于律己、从善如流
【年代】古代
在故事中,荀子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无能,二是贤能。作为君主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思想,而且能够认真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国家的大臣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天下的百姓才能幸福的生活。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文学、军事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著名的《岳阳楼记》就是出自他手,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发蒙振落的故事 西汉时,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

身无长物的故事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当俭朴。 有一次,王恭跟随父亲到了会稽...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 出处:《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子市朝,闯寡人之开者,...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分配领地,心里却...

终南捷径的成语故事 唐朝进士卢藏用没有官职,他来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隐居以扩大影响,后来朝廷终于让他出来做官。司马承祯想退隐天台山,卢藏用建议他隐居终南山。司...

味如鸡肋的成语故事 公元217年,刘备派兵进攻汉中。经过激战,终于杀死守将夏侯渊,拿下了汉中。 夏侯渊被杀,汉中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曹操立即率领大军前往汉中。但...

声东击西的故事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

【拼音】jiāng lng ci jn 【解释】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用法...

【拼音】kāi jun yǒu y 【解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

【读音】 gun mǎn yng 【解释】贯:穿钱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恶极多,已到末日。 【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

随遇而安的成语故事 俗话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人生遭际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而在诡谲多变、不如意事常存的...

大智若愚的成语故事 英国的温莎公爵曾经主持了一个招待印度当地居民首领的宴会。在宴会结束的时候,侍者为每个客人端来了洗手盆。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

出处《欧冠子天则》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释义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 故事: 从前,楚...

龙凤呈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

言人人殊的成语故事 曹参,沛县(今江苏徐州西北)人,秦始皇时曾主管沛县监狱,是萧何的同事,与刘邦是同乡。萧何是文职人员,曹参既能冲锋陷阵,又善于指挥作战,是个文...

出淤泥而不染的故事 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

偷梁换柱的故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此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

刻舟求剑的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