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谏饰非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22 00:44:36
  

拒谏饰非的故事

荀子(邯郸[hán dān]籍学都)经常探讨国家政体与管理的问题,他在《荀子·成相》这篇著作中写道:人世间的灾祸,往往就是愚昧无知而陷害忠良;而对于君主来说,没有贤臣辅佐,就像瞎子无人领路,不知走向何方。

拒谏饰非的成语故事

荀子接着写道:君主愚昧无知,却又要独断专行,荀子接着写道:君主愚昧无知,却又要独断专行,苟且胜过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谏诤,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如果说臣下的过失,那就是“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即是说,拒绝谏诤,掩饰过失,这就是作为臣下的愚昧和过失,而这样的臣下和主上苟同,国家必然会引起灾祸。

荀子说,什么是无能?那就是国家多弊,君主疏远贤能,接近邪僻,忠臣没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转移了。

荀子又写道,什么是贤能?那就是通达于君臣之礼,对上能尊敬君主,对下能顺从民意,君主真正能听贤臣之言,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说,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于谗臣当道,贤臣隐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这样,国家就必然要覆灭,君主必然要成为夏桀[jié]一类的贼子。

荀子这里所说的“拒谏饰非,愚而上同”,为后世许多政治家引为借鉴,汉唐时期还将此作为法律规范而列入法典之中。

【注音】jù jiàn shì fēi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解释】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文过饰非

【反义词】严于律己、从善如流

【年代】古代

故事中,荀子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无能,二是贤能。作为君主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思想,而且能够认真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有自己的思考。一个国家的大臣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天下的百姓才能幸福的生活。

俞敏洪、周鸿祎高考启示:大学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不肯帮助别人的白头翁曹操的家国仇恨,不“奸”能“雄”吗从前的感觉锁命小黑屋父亲和不让骑的阿鱼灵异故事之午夜婉啼父亲用一颗爱心牵着我黏糊子烧鬼一个属于母爱永恒的谜一发千钧的成语故事子罕不受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虚构成分么毛主席点评最多的古人三国时代的整容、毁容和自残事件为自己准备一把船桨小猴、小猫和小兔:幸福的新年晚餐高三一模的价值和意义赌徒和他的朋友比肩接踵的故事我想,从这个世界消失关于太阳神、月亮神、风神的故事主婚姻的和合二仙你知道我在爱你吗好玩有趣的小故事小兔子卖鲜花小象洗澡背道而驰一代天师张鲁投降被封高官正史上的赵云资料大全(三国志、云别传、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