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duàn zhī quàn xué
【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典故】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
【释义】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启示】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时不用功,不能温故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坚壁清野的成语故事 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因耳。 释义:“坚壁”,坚守壁垒,加强防御工事;“清...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夠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
危如累卵的故事 晋灵公为了个人的享乐,竟动用了大批的百姓和钱财,来建设九层琼台。他怕臣子们反对,就下令不准任何人来规劝。荀息知道以后,跑去见灵公。灵公为了防止他...
刻舟求剑的故事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
秦琼卖马的成语故事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 秦琼卖马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
所向无前的成语故事 后来,因为汉兵攻打数月,城中粮尽,岑彭不得已开城投降。汉将想杀岑彭,大司徒伯升劝解说:岑彭是一郡之长官,坚心为其主守城,那是忠节。现在他归附...
百丈竿头的成语故事 “百丈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尺竿头”。比喻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要继续努力,不断攀登高峰。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
焚膏继晷的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
拔山扛鼎的故事 项羽是楚国下相人,他从小跟随叔父项梁生活。项家世代为楚将,项羽的祖父就是楚国名将项燕。 项羽年少时曾读过书,但没什么进展,后又去学剑,仍然不行。...
五色无主的成语故事 传说在尧治理天下的时候,出现了滔滔的洪水,使世上成了浩浩渺渺的汪洋一片,连高山和丘陵的顶颠都快要淹没了。 舜在巡视中发现,禹的治水本领比他父...
寒酸落魄的成语故事 范雎随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须贾怀疑他通齐,回国后报告魏相。范雎含冤被打伤,改名张禄逃到秦国当上宰相。须贾出使秦国,范雎扮作寒酸落魄的穷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 释义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啬自私。 故事: 墨子,名翟,是站国...
注音:hu qǐ zhī xi 成语出处: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逸望,真后来之秀。 成语释义:秀,优秀的意思,表示后辈中的优秀者。这则成...
应对如流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徐勉做中书侍郎,梁武帝萧衍即位后,他提升为尚书右丞,掌管国家的行政与军政大权,他经常是早晚都不能休息,一两月才回一次家,他熟悉文...
不觉技痒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的击筑高手高渐离与荆轲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击筑唱歌。荆轲前往秦国时,他曾亲自到易水边为荆轲送行。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下令追...
有眼不识泰山的故事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
公而忘私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 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
子产,即公孙侨,是春秋时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执掌郑国政权。 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当时,正遇上鲁襄公逝世,晋平公借口为...
桀犬吠尧的故事 西汉景帝时,有个名叫邹阳的文士,“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起初,他和文学家枚乘等人都在吴王刘濞手下做事。因他们不但有文才,而且也有口才,所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