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有一天,一个年轻的樵夫在森林里的河边砍树。
忽然:“扑通”一声,哎呀!糟了,他一不小心,斧头竟然掉进河里去了。
这条河的水流很急,又很深,想要捞到斧头,那可真伤脑筋呢!
“斧头是我吃饭的家伙,现在丢了叫我怎么办?”樵夫坐在河边伤心着。
这时,刚好有一位神仙路过,他很慈祥得问樵夫说:“你怎么了?”
“没关系,我帮你找。”说完便跳入河里。过了不久,他拿着一把金斧头浮出水面,问到:“是这把吗?”
“不,没有那么好。”樵夫回答。于是,神仙又跳入河不久,他拿着银斧浮上水面。
“一定是这把吧!”“不,我的已经很旧了。”
既然不是银斧,神仙只好在下水找了。
当他再度出现时,手里拿着一把铁斧。
“嘿,这把才是我的斧头,谢谢。真谢谢您。”樵夫高兴的一直道谢。
神仙看他年纪轻轻,就有一颗正直、诚实的心,觉得非常难得可贵。
于是,就把金斧和银斧送给樵夫,并称赞他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少年啊!希望你以后永远保有这可诚实善良的心。”
樵夫得到金斧和银斧后,兴奋地跑回村里,村民看到便好奇的问他。于是他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大家。
这时,一个贪心的樵夫听到后,也想得到金斧和银斧,结果,他不但没得到。还被神仙惩罚了呢。
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注音】shàn yǒushàn bào,è yǒu èbào
【解释】做好事终究有好的回报,做坏事终究会有坏的报应。就是说因果报应,规劝人要做好事。
【出处】《缨络经·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樵夫只要了自己的斧头,神仙看他年纪轻轻,就有一颗正直、诚实的心,觉得非常难得可贵。就送了金斧头给樵夫,这是樵夫的善报,两外一个贪心的樵夫贪心,最后没有得到金斧头,还被神仙教训了一顿,这就是恶报。
疲于奔命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想娶美丽的夏姬...
平步青云的故事 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多金钱和礼物给他,这让...
出尔反尔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次邹国和鲁国之间发生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人民群众并不相救。结果,邹国被打败,并被鲁...
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进行谏阻。在...
反求诸己的故事 相传四千多年前,正是历史上的夏朝;当时的皇帝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 有一次,诸侯有扈[hù]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启前去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部下们...
结草衔环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
首鼠两端的故事 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fén]。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这座靠...
守株待兔简介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传在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他整日在地里偷懒,...
柳暗花明的故事 公元1167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气候爽人。陆游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外出游览,沿着镜湖,踏上了去西山游览的道路。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曲起...
无功受禄的成语故事 无功受禄 释义:“无功受禄”是指没有功劳而得到优厚的待遇。 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
孙康映雪的故事 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但家境贫穷,为了维持生计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孙康年纪虽小,但是也不例外。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家里没有灯所以不能读书。小...
闭门思过的故事 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曾做过东郡(今山东郓城)的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主意。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果断迅速,结果,社...
胶漆相投的成语故事 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雷义,另外一个叫陈重。雷义和陈重的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有一次,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参加考试,雷义考上了,陈...
模棱两可的故事 苏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
扑朔迷离的故事 北魏时,有一户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
声东击西的故事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
古
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1125年冬,北方的...
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耻笑,所以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