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20 00:08:17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小时了了的成语故事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篡位自立或抄家灭族:中国古代权臣们的结局有钱人的第三层楼房养虎为患回眸三国:曹魏被遗忘的名将李典绝命尸钱蛊大城市凭什么鄙视小城市?运货车队河鱼腹疾校园怪谈之诡局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 病危时托孤诸葛亮极度悔恨从善如流的故事道士捉狐妖椿树称王的传说刘晓庆:人要学会像草一样坚韧持之以恒的故事换脸婚纱照旁观者清的成语故事张飞:气吞万里势如虎曹丕为何吹嘘自己的武功了得“她”回来了……小鱼和小羊的故事小白兔和狐狸铿锵高三路,风雨见彩虹智除山魈不要忙着挤进别人的圈子是神话故事的成语大全百两纹银抢个爹熊猫学艺的故事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孙权其实是个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