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以壮声势。
谁知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久慕范睢的大名,就派人赐他十斤黄金,还有牛酒,但被范睢委婉地拒绝了;而齐襄王对须贾等人则迟迟不予接见。为此,须贾妒而生疑,以为范雎与齐国有私通。回国后,就在国相魏齐面前,说了范睢的坏话。魏齐信以为真,便以里通外国罪,将范睢打得奄奄一息,范雎惨遭一顿毒打后装死,结果被扔进厕所里。范雎央求看守使计得以逃脱,更名为张禄,逃往秦国。
不久,范雎的才能便得到秦昭王的重用,秦昭王四十一年被封应侯,任相国。
后来,魏王听闻秦国将东伐韩国、魏国,惶恐不安,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向秦昭王求和。范睢获悉消息后,便约须贾私下见面,须贾见到范雎大惊失色,他以为范雎早已死去,没想到他在秦国活得有模有样的,便送东西给范睢,希望在范睢的引荐下,见秦相张禄一面。
范雎为使须贾弄清真相,爽快地答应了。须贾来到秦相府后,才发现范睢就是张禄。于是,惊恐万状,敞开衣服,爬行到范雎面前,一个劲儿地磕头谢罪说:“擢(zhuó)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意思是说,将我的头发都拔下来计算我的罪过,都还不够数的。
范睢当面历数须贾三大罪状,然后报告给秦昭王,秦昭王下令将须贾赶走了。
【注音】 zhuó fà nán shǔ
【出处】《史记·范雎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解释】 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罄竹难书,擢发数罪;擢发不胜
【反义词】微不足道、屈指可数、微乎其微
【年代】古代
【例句】秦桧陷害忠良等罪状,真是擢发难数啊!
故事中魏国高层统治者只听信一面之辞,便放弃了这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成语是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你不了解别人经历过什么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听信旁人的一面之辞,更不要在别人背后说坏话。要不然不会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枕戈待旦的故事 晋朝时期,出了一位名叫刘琨的英雄。他喜欢与一些有志气的年轻人结交,讨论天下大事,要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博得个青史留名。 一天,他得知朋友祖逖[...
彩笔生花的成语故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做过不少诗篇,相传他年轻时文笔并不十分流畅,做一首诗有时要花一个月时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毛笔笔头上生...
天壤王郎的成语故事 晋代时期,有名的女中豪杰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由于她的才学比王凝之高,十分不称心。叔父谢安经常安慰她,希望她不要轻视他,夫妻要和睦相...
日不暇给的成语故事 为此,刘邦命丞相萧何制订一个国家根本大法,使举国上下有法可循。萧何从县吏一直当到大臣,对民情比较熟悉。早在起义军进入秦都咸阳的时候,他就收取...
一丘之貉的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
目光如炬的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身出寒门,从军二十多年,从士兵做到大将军。晋朝末期,从刘裕攻后秦战争中屡立战功,升职到太尉参军。宋文帝刘...
模棱两可的故事 苏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
贪小失大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
借刀杀人的成语故事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挡,进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十...
不寒而栗的成语故事 “不寒而栗”这则成语的栗是发抖。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
分庭抗礼的故事 一天,孔子和弟子门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
焚膏继晷的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释义: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现在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企发展极其迅速。 故事: 战...
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
怙恶不悛的故事 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 前赵的国君刘濯[zhuó],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夺取了汉刘渊...
飞将数奇的故事 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他没有口才,不大说话除了射箭,几乎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喜欢和人比赛射箭。每到一处,打听得有虎,他就...
优孟衣冠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楚庄王宫廷有位艺人优孟,《史记·滑稽列传》形容他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优孟滑稽多智,常以调笑戏谑讽谏,他曾经劝谏楚庄王以大...
一鞭先著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年轻有为的刘琨胸怀大志,想为国家出力,好友祖逖被选拔为官。他发誓要像祖逖那样为国分忧。后来他当官从司隶一直做到尚书郎。他曾经对亲友...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