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发难数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15 12:31:05
  

擢发难数的故事

战国中期,魏国有个很有才学的人,名叫范睢(jū)。尽管他学就匡世治国之才,却得不到重用。一次,魏国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也叫范睢加入随员队伍,以壮声势。

谁知到了齐国后,齐襄王久慕范睢的大名,就派人赐他十斤黄金,还有牛酒,但被范睢委婉地拒绝了;而齐襄王对须贾等人则迟迟不予接见。为此,须贾妒而生疑,以为范雎与齐国有私通。回国后,就在国相魏齐面前,说了范睢的坏话。魏齐信以为真,便以里通外国罪,将范睢打得奄奄一息,范雎惨遭一顿毒打后装死,结果被扔进厕所里。范雎央求看守使计得以逃脱,更名为张禄,逃往秦国。

不久,范雎的才能便得到秦昭王的重用,秦昭王四十一年被封应侯,任相国。

后来,魏王听闻秦国将东伐韩国、魏国,惶恐不安,便派须贾出使秦国,向秦昭王求和。范睢获悉消息后,便约须贾私下见面,须贾见到范雎大惊失色,他以为范雎早已死去,没想到他在秦国活得有模有样的,便送东西给范睢,希望在范睢的引荐下,见秦相张禄一面。

范雎为使须贾弄清真相,爽快地答应了。须贾来到秦相府后,才发现范睢就是张禄。于是,惊恐万状,敞开衣服,爬行到范雎面前,一个劲儿地磕头谢罪说:“擢(zhuó)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意思是说,将我的头发都拔下来计算我的罪过,都还不够数的。

范睢当面历数须贾三大罪状,然后报告给秦昭王,秦昭王下令将须贾赶走了。

【注音】 zhuó fà nán shǔ

【出处】《史记·范雎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解释】 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 罄竹难书,擢发数罪;擢发不胜

【反义词】微不足道、屈指可数、微乎其微

【年代】古代

【例句】秦桧陷害忠良等罪状,真是擢发难数啊!

故事中魏国高层统治者只听信一面之辞,便放弃了这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成语是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你不了解别人经历过什么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听信旁人的一面之辞,更不要在别人背后说坏话。要不然不会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擢发难数的成语故事3

任正非,一个文化传播者提莱西阿斯塔比莎拔牙:一颗超级顽固的牙梦回高三只成功“一点”鲁拜集拾珠赫拉克勒斯杀死九头蛇许德拉胆小的路灯的故事东吴袭击荆州——精准的狙击式闪电战舍我其谁的故事古代之背尸人故事 如何解释“鬼”被七厘米疼哭了两兄弟的故事李安:上帝最爱这样的笨小孩弄虚作假的看门狗校园怪谈之诅咒见卵求鸡的故事作茧自缚:怪谁呢快睡吧小田鼠故事山野奇谈 第一百个恶人无处藏身的狼小鲤鱼跳龙门白血病姐妹订一份无血缘的生死约定悬疑故事之牙医寄居蟹的目标的故事蚕食鲸吞的故事北欧神话中的瓦尔哈尔宫一年挣10W跟一年挣100W的人,都做了什么?朽木不可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