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临是宋代黄州的一位诗人,他写过不少好诗。有一年秋天快到了,他的一位好友写信来问他:“你最近有新的作品吗?”潘大临回信说:“关于秋天的景色,每一件都能够写出好诗来。昨天我靠在床上休息,听到窗外风吹打着树林的声音,我便起来在墙壁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可是这时收租金的人却突然来了,这让我完全失去了兴致而无法再写下去了。因此我现在只有这一句寄给你了。”
附原文: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黄州潘大临工诗,有佳句,然贫甚……临川谢无逸以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幽默故事满城尽是报料人
张三和李四下了岗。张三在家靠码字混稿费生活。李四就不同了,没啥特长,还有糖尿病,人瘦得似乎见风就倒,李四听说散步对治病有奇效,便天天在城里遛起弯来。
张三对着电脑写呀写,天长日久颈椎就坏了,还得了肩周炎,由原来一个力比武松的壮汉,变成一个弱不禁风的“黛玉”。李四呢,坚持遛弯后脸色日渐红润,人也开始发福,连血糖都正常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四遛弯时靠一部破手机,居然收入不菲,不出三个月,破手机换成了“苹果”,还是3G的。
张三看在眼里纳闷在心里:李四一不善文二不会武,除了酒量好没啥特长呀,天天遛弯咋能挣这么多钱呢?
张三媳妇一般是不发火的,只是这次孩子的学费一直交不上,她才指着张三的鼻子说:“写写写,那点稿费还不够水电费,你不会跟人家李四学学?”张三委屈地说:“人家能告诉我呀?”媳妇就把指张三鼻子的手稍稍抬高五公分,用力点了一下:“不去试试,咋知道人家不说呢?”
张三只好厚着脸皮去找李四讨教,哪想到李四一点不保留:“咱俩一样,都是靠报社稿费吃饭。”张三打个激灵: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李四也写起文章来了?李四见张三一副不解状,呵呵笑了:“我可没你那水平,不过你是用脑子写,我是用眼。”张三彻底糊涂了:用眼也能写稿子?李四就把刚买回来的报纸递给张三,张三一看大吃一惊,一篇署名李四的报料新闻,线索费200元。李四一天的收入就赶上张三费心劳神一个礼拜的了!李四似乎看透了张三的心思:“要不现在随我出去转转。”
李四带着张三来到街上,没走多远,就见前面路口围了一群人,原来是一辆QQ车把人家的一条狗给压了,狗主人扛着大锤堵在车前要赔偿呢,张三便催李四赶紧打电话报料,李四却摇着头说:“这样的不行。”张三问为什么,李四说:“看来你是真没经验,这狗咬人的事不是新闻,人咬狗的事才是新闻。”
张三随李四继续往前走,突然,李四边跑边开始打手机,原来是耍猴的人没看好猴子,有只猴子跑到路上,把一个吃香蕉的孩子推倒了,孩子的一只手血淋淋的,不但手里的香蕉被猴子抢了去,嘴里含着的半截香蕉也被猴子掏了出来,把孩子的脸上挠得呀,一道道净是血口子。
李四赶忙对着手机大喊:“高记者,快来花鸟市场,猴子咬人了。”张三则忙着救人,等张三把骑在孩子身上的猴子撵走后,耍猴的人才赶过来把猴子牵走。
李四打完报料电话,跑过来喜滋滋地对张三说:“这条新闻至少50元。”说罢,歪头看了一眼地上的孩子,突然惊叫起来:“巍巍,怎么是你呀?”那孩子冲李四喊了一声“舅舅”,哭得更凶了。“这还了得?”李四火冒三丈,跺着脚说,“奶奶的,这耍猴的人呢,跑了?”李四撒开脚丫子去追耍猴的人,边追边喊:“站住,别跑!”耍猴的人才不信他的呢:不跑?不跑等着挨揍呀?得赶紧跑!
李四的身体素质怎么赶得上耍猴的人呢?眼看越追离得越远,李四急中生智,从路边修车的摊前拖过一辆自行车翻身骑了上去,正好是段下坡路,李四使劲地蹬着自行车,很快就撵上了耍猴的人。奇怪的是,李四不但没停车,那车子反而借着下坡的惯性,飞快地继续向前驶去。张三见状赶紧喊道:“停车!快停车呀。”这时,修自行车的老头说:“这车子,车闸我还没按上呢,前轮也没上螺丝。”修车人边说边打手机:“晚报刘记者吗,花鸟市场有人抢车……”
李四骑着没有车闸的自行车,瞬间超越了一辆电动车,随后又超过了一辆摩托车,看那速度,大有超越前面那辆正在疾驶中宝马车的样子……此时,倘若再不停车,后果不堪设想。幸好李四急中生智,让两只脚着地,虽然脚上的皮鞋很快就磨掉了后跟,可总算让车子慢了下来。就在此时,自行车却突然散了架,李四连人带车摔在了马路上,只有一只自行车前轮借着惯性继续往前滚,冲着路边一家炸油条的摊点而去,赶巧油锅前有个板凳,车轮碰到板凳后一弹,直接落进了热气腾腾的油锅里。幸亏此时油锅前没人,那车轮滚进油锅后,立时砰砰炸响,把店主吓得没命地跑,边跑边打手机,估计是打110求救吧?谁知那店主冲着接通的手机喊道:“电视台王记者吗,花鸟市场这边出大新闻了,油炸车轮子……”
摔倒在路上的李四听到了店主打的报料电话,立时后悔万分:刚才自己被摔晕了,忘了打电话报料,这条新闻……可惜呀!
成语故事大笔如椽成语故事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桓温为了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都吓得惊慌失指,四处躲避,唯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桓温感叹他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的人!”桓温为了试王殉的才学,趁幕僚们在议事的时候,派人偷偷取走了王殉准备发言的文稿。王殉发言时,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桓温拿出他的文稿对照,发现他说的内容与文稿上的相同,但文字没有一句相同,不由对他十分钦佩。
一天晚上,王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将一支像椽(chuan)子那样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他对家里人说:“我梦见有人送我如同椽子那样的大笔,看来有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了。”王殉的预言马上成为事实。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由于王殉文笔出众,朝廷要发出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溢议等,全交给他起草。这种殊荣是历史上少见的。
成语故事按兵不动成语故事【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结构】兼语式
【近义词】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相反词】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同韵词】诳时惑众、兴戎动众、省吃细用、言必有中、一心两用、厚栋任重、恩威并重、行师动众、调词架讼、欺世惑众、......
【邂逅语】下象棋不走卒
【年代】古代
【灯谜】休战
【造句】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
【故事】: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成语故事人人自危的故事 秦始皇带自己小儿子胡亥去会稽游玩途中病故,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赐死公子扶苏,让胡亥继位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他鼓动秦...
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1. 成语来源与含义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故事,也是一则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通过不懈努力,就算任务艰巨似乎不可能完成,也能够...
【拼音】sh b liǎng l 【典故】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战国策楚策一》
成语: 近水楼台 拼音: jn shuǐ lu ti 解释: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成语故事柳暗花明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 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成语故事如火如荼的故事 出处徐谓《路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
成语故事齐大非偶的故事 春秋时期,强大的齐国国君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国的公子忽,郑国比较弱小,担心其中有诈,公子忽就婉言谢绝了这门亲事。别人奇怪问他...
郑人乘凉的成语故事讲的是郑国有个人躺在一棵大树底下乘凉。太阳在运行,树影在移动,他也在不断地挪动凉席,免得被太阳晒着。到了晚上,月亮从东边升起来,慢慢地向西边运...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
【拼音】qun w xīn gān 【典故】叔宝全无心肝。《南史陈后主纪》 【释义】比喻不知羞耻。 【用法】作谓语、定语
【注音】lin xiāng xī y 【成语故事】元代歌妓顺时秀天资聪敏,色艺超群,翰林学士王元鼎十分喜欢她。中书参政阿鲁温也
【成语】:徐市求仙 【拼音】:x sh qi xiān 【解释】:比喻和讽刺某些人长生不老的妄想,也有的用来比喻事情根本不
残杯冷炙这则成语中炙的意思是烤。原意是吃剩的酒食,现指权贵的施舍。 这个成语来源于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
中国有哪些神话故事?1、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牛郎织女、天仙配、嫦蛾奔月、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雷泽华...
【拼音】q xīn l l 【成语故事】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
孟子说: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营造的尺寸的标准统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鲁班就发
拼音yǎng hǔ y hun 成语故事秦朝被推翻后,楚军与汉军订立和约,以鸿沟为界,西边归汉,东边归楚,宣布停战。项羽领兵
【注音】shn cǎi yīng b 【成语故事】南朝梁武帝时期,江总以他的述怀诗而出名,他与尚书仆射张瓒等人结为忘年交。梁武
拼音qiān yn wn h 出处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况
成语故事郢书燕说的故事 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