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寻章摘句
【拼音】:xún zhāng zhāi jù
【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成语故事】:
赵咨是吴王孙权手下有名的官员。他去魏国办事,见到了魏文帝曹丕。曹丕很有才能,他用轻蔑的口气问赵咨说:“你们吴王有学问吗?”赵咨回答说:“我们吴王胸中有雄才大略。空闲时,他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历史经验,可不像那些书生只知抄抄写写、摘记一些词句(原文是‘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又问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们东吴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进攻的力量,小国也有防御的装备啊!”曹丕接着问道:“你们东吴害怕我们魏国吗?”赵咨又答道:“我们有雄兵百万,又有长江、汉水的天险作屏障,有什么可怕的呢!”。曹丕心想:这人真是能言善辩、对答如流。于是又问道:“你们东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有几个呀?”赵咨说:“特别聪明、很有才能的大约有八九十人。至于像我这样的人,那真要用车子来装,要用斗来量,简直是数不清啊!
贪小失大[tānxiǎoshīdà],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
【成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拼音】: jīn y q wi,bi x q zhōng 【解释】: 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
成语故事痛饮黄龙的故事 成语出处:北宋末年,北方金国(女真族)大举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奋勇抵抗,他们连连取胜,收复了大片...
【拼音】sh b liǎng l 【典故】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战国策楚策一》
【成语】不知深浅 【注音】b zhī shēn qiǎn 【解释】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
【注音】l hung pn mǔ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穆公让孙阳(伯乐)挑选出很多千里马。伯乐老了,秦穆公问他有没有继承人
成语故事不觉技痒的故事 用法:作谓语;用于人急于表现自己的特长 故事:战国时期,燕国击筑高手高渐离与荆轲是好朋友。他亲自到易水边为荆...
【成语】: 作舍道边 【拼音】: zu shě do biān 【解释】: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
拼音mǐ zhū xīn gu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擅长辩论,凭一张嘴到处游说。他去楚国要求见楚王,把守宫门的谒者索
公元710年,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参与后来当皇帝的李隆基发动的宫廷政变,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皇帝,这就是唐睿宗。太平
按部就班,成语。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
物极必反[wùjíbìfǎn],成语,道家哲学。指事物发展到极端,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武曌[zhào]是唐高宗时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临朝听政,不久,她废了中宗...
【拼音】jiāng yān mng bǐ 【成语故事】南朝梁时期,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文思敏捷,作品深得众人喜爱。官至光
成语故事得意洋洋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政绩卓著。专门为他驾车的车夫,也倍觉荣耀。晏婴每次出行,马壮车美,那车夫高坐在华丽的车蓬前赶马驾车,...
成语故事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西晋末年发生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晋朝渡江来到南方,胡人就霸占了北方,...
毛遂自荐什么意思;毛遂自荐;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意思就是自己推荐自己。但是,这个成语的出处——典故来自何处呢?这是一个战国时代的故事。毛遂是一个人名,他是...
成语故事作奸犯科的故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积极准备两次北...
成语故事改过自新的故事 汉朝初期,有位非常著名的医学家,名叫淳于意。因为他曾经当过主掌齐国国家仓库的太仓长,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仓公。 ...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 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
千载难逢[qiānzǎinánféng],意指一千年也难得遇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形容机遇十分难得与宝贵。唐朝时期,宪宗皇帝非常信佛。有一次,他准备把一个寺院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