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是一列永远让人感觉寂寞的列车,却是唯一一列可以将我从工作的城市郑州带回家的列车。2150,古老的绿色车皮,陈旧的设施,没有空调和暖气,停靠任何小站。也会在没有站点的中途停许久,等待那种红色或者蓝色快速列车通过后再缓慢前行。
就是在那列充满寂寞味道的列车上,我遇见姗姗。
当然,每次都会遇见许多陌生人,姗姗,不过是其中一个同我年岁相近、相貌平凡的女子。有点瘦,眼神有些羞涩。
是一年前临近春节的一个夜晚,一如既往,我坐那列火车回家过年。卧铺车厢满满当当,她跟在一个个子高高的帅气军官身后,四下张望后,停留在我对面的铺位上。
放下行李,她和那个年轻军官低声告别。
话不多,依然听得出是一对情侣。而我留意她,完全是因为她的口音——一种让我在回家过年的途中感觉到无比亲切的口音,那是我出生后听到的第一种口音,来自我的父母,我的外婆。我最亲的人。
那女子,她是我的同乡。毫无疑问,她来自我父母的家乡。
她的声音,那一刻,让我在拥挤的寂寞中,心底莫名温暖。
随后,年轻的军官下了车,她转到车窗处,隔着窗子,同他挥手告别。
列车启动,她贴在车窗许久,直到列车完全驶出站台,她才依依不舍地转回身来。坐在铺位上,靠着隔板,沉思,沉默。
直到列车进入城市外的黑暗,车厢里渐渐安静。
没有暖气的车厢带着些许冷意。她依然沉默地坐在那里,心思停留在渐离渐远的站台。
我看着她,好半天,我说,他很帅——一直在想怎样开口。偶尔会同陌生人寒暄,路途太过寂寞,而她的口音又那么亲切,在这特别的回家过年的路途中。
她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我是同她打招呼,应一声,噢。脸忽然红了。想了想,又低低地说:是我哥。三个字,换了普通话。
呵,这个年代,当真有如此羞涩的女子,他们当然是恋人,但自然,我不会追究,不过是为了开口。于是接下来说,刚才听你口音,咱们是老乡呢。
是吗?你家也是沂南的?换回了家乡口音,有些欢快。
沂南,一个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县区,没错,那是我父母的家。
每次填写履历表格,在籍贯一栏,我会填上那两个字。
是啊,我说。不过是老家,我们家现在住在——我说了另外一个小城的名字。
她已经很喜悦,话多了起来,问我是来出差还是怎么?我告诉她我在刚刚离开的那个城市工作。又问我是否经常回家——她问的,是家乡。
以前是,我笑笑回答,现在外婆和奶奶都不在了,我又在外地。已经很久不回去了。
她是热情的,说:还是应该常回去看看的,家乡变化很大。
她开始跟我说起这些年家乡的旅游,说到了沂蒙八姐妹,红嫂——那些我略知一二的沂蒙往事。
后来,灯熄后,在微微的黑暗中,我们低下声来继续说话。她终于承认那个帅气的军官是男友,她的高中同学,现在在我工作的城市的某个部队,她是来看他的。
相隔两地,我说,干脆过来算了。
她说不,喜欢在家里待着。也在外地读了大学的,毕业后,回到家乡县城的银行上班。她笑笑,就是觉得家里好。
已经很晚了,我们都没有睡。我不知她是否知道,在这个古老的列车上,我从来都是无法入睡的。所以,她的言语于我而言。是对寂寞的温暖驱逐。
所以一直小声地同她说着。直到后来,她意识到晚了,暗示我说话影响别人休息。
我们住了口。后来她睡了,我坐在边座上,看列车停靠的小站外的寂寞灯火,等待天亮。
2
列车一如既往地晚点,天亮后,她起来看到我,很亲近地笑。
我们一起坐了一会儿,说这个车的慢和陈旧。后来,她忽然说,我们交换电话吧?
我有些意外,在外面的许多年,不管以怎样的方式与陌生人交往,心里都是有所防备的。是习惯的防备。所有的萍水相逢,不会留任何痕迹。其他人,大多也是如此。
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可是,我不知该怎么拒绝,犹豫了一下,说好啊。
她便问我号码,拿出手机认真记下,还有我的名字。然后,回拨过来。
因她认真的注视,我也只好存下她的号。她的名字,岳姗姗。
她说,以后你要是回家,一定来找我,我带你去转转。
是很客套的话。我应着,说一定。
这段旅途已快过去,我听出自己的回应中,已有敷衍的成分。
我们开始收拾行李。
列车到站,我直接回家,而她,还要去转大巴回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分开的时候,她对我说:一定记得回来啊!
我笑笑,其实她不知道,那个家乡,那么多年对我来说根本是陌生的,回去的次数数得过来。我已是异乡人。于是在心里对她说:再见,姗姗。
我知道这再见,其实是永不再见。
3
春节,没想到收到她的祝福短信。并不是那种群发的,上面有我的名字,有说起列车上的相遇,还说到缘分。
我笑笑,这样平常的邂逅,其实是无须记挂的,我回了短信,只祝她快乐。
再回去郑州上班,日子回复到习惯的忙碌中,也自然地忘记了她。只是号码存在电话中,并没有刻意删去。
城市里短暂的春天很快过去,夏日炎热的周末,一个人躲在住处看下载的电影。
有短信提示,摸过手机来看,是这样的话:我过来了,和他一起,想请你吃顿饭。
名称显示是岳姗姗。
我怔了半天,在记忆里搜索这个名字,毫不夸张,足足几分钟后,我才想起她,那个半年前列车上邂逅的同乡女子。
她竟然那么当真地记得,可是这样相识后的相见,会有什么意义呢?我已是懒惰女子,这些年,早已不想为人情所累。
所以犹豫片刻,回短信给她:对不起啊姗姗,真不巧,我在外地出差呢,下次吧。
因为不想见,我撒了谎。
她又回过来:这样啊,真是不凑巧,下次我来,提前告诉你,真想见你呢。
我再回,已是明显客套的敷衍:好的。玩得开心。
她没有再说什么。我把电话丢到一旁,继续在小小的电脑屏幕上看电影。对我来说,这样的谎言是生活的一种习惯。甚至,我已经不再记得她的容颜。是她,对这样的相逢过于认真了。
我想我同她,此生,除了那次的同行,是不会也无须再有交集的了。
4
但人生真是处处巧合。
半年后,入冬不久,外婆去世十周年,我同家人一起回去给外婆立碑。
从小,外婆跟在父母身边照顾我,对她,我有极深的感情。
事情处理完毕,离开舅舅家已是黄昏。没想车子在经过县城快到高速路口时忽然出现故障,只会开车的哥哥修理半天无果。
天快要黑下来。
虽是家乡的县城,父母因为离开多年,也已没有联系的相熟的人,舅舅家在几十里外的农村,找他也是无用的。情急之下,我忽然想起她,那个火车上邂逅的同乡女子岳姗姗。
还好,因为懒惰,她的电话我还保留在手机的通讯录中。
可是拨了几个号,我又停下来,我不知道这样的时候找她是否妥当,更不知即使找到了,结果会如何。因为如果换做是我,我知道找了亦是无用的。这样的相识,她没有必要来承担这一场麻烦,我自己,也是因为怕出门麻烦而拒绝过去见千里迢迢跑到郑州的她。
拒绝也实在无可厚非。
可是天已经黑了,又冷,看着坐在车里焦急的父母,我还是把电话拨了过去。
不曾开口,她立刻叫出我的名字。显然,我的号码,一直驻扎在她的存储中。
她的声音明朗欢快,甚至有些兴奋。问我怎么想起来打电话给她,是不是回来了……
简短寒暄两句,我讲出事情原委,口气有些小心翼翼,姗姗,真是很麻烦你,看能否帮我们找个修理工过来,真是麻烦你……
看你说什么呢。她问清楚地点后,让我们别着急,她现在就去修理厂。
竟然很快,她开着车带了一个修理工过来,还提了几盒避风塘的奶茶让父母喝了暖一暖。
她依然穿着那日在火车上穿的那件粉红色的羽绒服,依然有些瘦削,依然是略带羞涩的眼神,同我说话,似乎我们是很亲近的朋友,毫无芥蒂。
因为心虚,我再度用谎言解释那次她去郑州没有见的原因。
她说:没什么啊,就是挺遗憾的。她指指自己开的小车,那次,其实是我们订婚,他买了这辆车送我,我告诉他我在郑州有个好朋友,可惜你不在……
是啊是啊,挺可惜的,你们订婚了啊,祝福你——说那些话的时候,夜色掩盖下,我还是感觉到自己的脸微微发烫。
车子故障并不大,半个小时后修好了。我万分感激,她却坚持要留我们在县城吃晚饭。她说:你们难得回来的。我婉言谢绝,父母也坚持不再麻烦她。
见我们是真的不留,她便打开后备箱拿出准备好的家乡特产塞给我,她说:你一直在外地,不太容易吃到家乡的东西,一定要带着。她说:回趟家不容易呢。
我的心,就被一种叫做温暖的感觉噎住了,没有再推拒,我收下了她给的东西。
回去的路上,给她发了信息:下次和他一起来玩,等你。按发送键,看着显示屏上她的名字:岳姗姗。缓缓流下泪来。
5
去年,一部叫做《沂蒙》的连续剧在各个电视台热播,我看到里面那些面容略显瘦削、眼神羞涩却又坚定、生性善良淳朴的沂蒙女子,总会下意识地想起姗姗。
是的,她是沂蒙女子,是喝着沂河水长大的,她的善良淳朴,是那一方水土养育。这些年,在外面,说起家乡,也常常会有人说,呵,沂蒙女子。但我知道,我这个出生在西北高原,又从来不曾在家乡生活过的沂蒙女子,只是穿着一件“沂蒙”的外衣,却缺少了一个真正的沂蒙女子纯善的本质。
2008年3月的一天上午,纽约某豪华私人公寓式健身房,世界流行天后麦当娜正在全神贯注地锻炼着她的肌肉线条。这位主宰全球流行文化的喜怒哀乐超过四分之一世纪的音乐女...
那段时间,雨水缠绵滴答,天空是阴霾的,心情也是。从冬到春,我以蛰伏的姿态存在,一直延续至盛夏。 有一天,我决定冒雨出逃,当22路公交车穿过那段匍匐前行的路段以难...
甘共苦自以为不是个特别怀旧的人,却总是会在某种特别的氛围中,想起某些特别的人,以及与其有关的一些深刻或是已经忘却了的事 想起阿杜,是在我应邀去台湾省电台主持一档...
胡宗南曾是陈赓的同班同学。本来两人私交不错,都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只是后来胡宗南一心一意地投靠蒋介石,思想日趋反动,才使二人关系逐渐疏远,并最终分道扬镳。 后来...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能把这三者串成一捧精美珠链的东西,那么毫无疑问,篮球是其中之一。 不知是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不喜欢篮球的男孩就不是百分之一百的男孩。话语虽...
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小梅时的模样。 乌黑的中长发梳成一绺马尾,两道浓浓的眉毛几乎连在一起,纹着眼线的眼睛惊恐地看着我。我可以清楚地看见,很红的口红不均匀地涂...
秀秀是我高中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同在一个班里度过了高三的辛苦时光。她学习努力,成绩很棒,后来考上了北京的名校,现在读研究生,同时在一家500强公司里做实习生。秀秀...
搭档,并不完全等同于朋友。 长于以寓言说理的庄子,无疑也懂得怎样用一个形象而又易懂的故事,贴切地向人们叙述他的心情,这便有了《运斤成风》: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
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像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昨天刚...
北宋时期,巢谷和苏轼、苏辙的交往堪称典范。 他们小时候就是好朋友。长大后,巢谷虽然学得一身好武艺,但功名不就。那时苏轼、苏辙已经在朝中做官,如果去找他俩帮忙,谋...
我在北京已经住了近两年了,虽说可以称得上是白领女性,但也要为几百块钱斤斤计较,毕竟每一分钱都是没日没夜工作换来的血汗钱。我觉得自己住一个设备齐全的二居室虽然不算...
闺密十八 认识李春香那年,她18岁,我25岁。虽然有人说,25岁正是女人最灿烂的年华,可我在18岁的李春香面前,总感觉自己很老。我租住的楼区是旧式筒子楼,里面租...
《聊斋志异》书中“田七郎”的故事,乍一看是个穷富结交的悲剧,读罢细想,颇觉意味深长。 田七郎二十多岁,以打猎为生,住着露椽的破屋,穿着有补丁的衣服,过着穷苦的日...
人与人(同学、朋友、同事或邻居等)之间的一种相互亲近、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依恋的关系,称之为友谊。 飞鸟要筑巢,蜘蛛要织网。而人呢?则需要朋友,需...
男人有红粉知己,女人也同样有蓝颜知己,蓝颜知己是甘心情愿的为你分担苦恼,但没有性别意识的男朋友,是欣赏和尊重你理想的男人,如果真的拥有了这样的蓝颜知己,不仅是女...
她和他搭头搭尾加起来认识足有九年半。开始是朋友,当中是好朋友,后来只有他们自己还死撑着说是好朋友,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不认为他们还是普通意义上的朋友。 有人问她,...
先是股指大幅下挫,短短几周,华生手里的500万一下变为200万。不甘心的他以为股票跌到了最底部,他拿房子、车子做抵押,从银行贷了100万,还找亲朋好友借了300...
男人们总爱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为手足可以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而对心爱的女人纵使百般浓情蜜意,却难如待知己般仗义豪侠。 很多人对朋友忠肝义胆,能为对方做任何...
大顶子山水利枢纽工程已破土动工。5年后,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坝将矗立在松花江上。看到这个消息,马上联想起10年前我在大顶子山上一段难忘的离奇经历。 10年前,作...
真正的朋友带给你的快乐,没有爱情炽热,却比爱情长久和宁静。一座城市的温度就是一个朋友的热度。没有朋友了,城市便空了。 城市很大,从城北到城南,要马不停蹄地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