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是怎么拉开的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昨天看到一则案例,说一位HR在面试应聘者时,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每天下班后的3小时,都拿来做什么?
我想起自己毕业时,应聘某个心仪单位,面试官也问过我:可不可以单拿出来你在大学的某个普通的一天,跟我们聊聊你是怎么过的?最好挑有代表性的一天。
可能有人觉得:挑好的说呗,一通胡编就蒙过去了。没错,如果人家只问这一个问题,胡编是上策,但这只是个开场,接下来,是要和你就着你所提供的答案,具体聊一聊的。
你应该能想象到,随手拿出一则新闻案例,一个每天打游戏和一个每天读一则时评文章的人,所做出的分析,会差十万八千里。
而这十万八千里的结果,不来自于天赋,甚至不来自于专业,它恰恰来自于,都不用多,十分二十分钟,一篇文章的功夫,最重要的是,乘以每一天。
时间的累积效应就是如此的公平且强大,这让我想起大学期间一位老师对我说过的话:想看清一个人的斤两,了解一下他日常是怎么过的就行了。
常会听到一些人面对结果的时候抱怨连连:凭什么人家就如何如何,我这么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歇会儿吧,平静且老实地反省一下:过去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你是怎么过的?
一想起我每天都懒得拿出10分钟正经洗把脸,再听到别人说我皮肤糙,瞬间就心平气和了。
2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最要命的差距,都是在最平淡的日常里拉开的。
几天前,一个做文案的朋友跟我说:参加工作时间越久,越后悔大学的时候没好好读书。
她说,办公室里的一位同事,能力很强,其实也没什么,说白了无非是阅读量大一些,肚子里墨水多一点儿,但就这一条,足以构成一种碾压级别的优势。人家说出的话、写出的东西,跟你一样,都是汉语,但就是比你有水平。你想缩小差距吧,还心知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有一种被欺负的感觉,却也心服口服,只能受着。
我对她说,在你所处的大行业里,挑一些最好的实战案例和一些最经典的好书好内容,每天下班安静专注地研究半个小时,有个两三年,就轮到你“欺负”别人了。
朋友惊讶:有这么容易吗?感觉很大的工程,怎么被你一说,这么简单了?
我说,是啊,你那个同事就是这么“欺负”你的。
为什么说世间的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呢?
任何不起眼的投入,乘以时间,都会变成只可感叹而不可亵玩焉的鸿沟;任何比天大的差距,除以时间,都会沦为一滴一滴足以把青蛙煮烂的温水。
3
多年来我发现:越是做一些短期内无法立竿见影的工作,见影的时候影子最大;越是沉得住气、坐得住板凳,把突击战转为持久战的人,收获最多。
大伙儿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能每天都做到的人却很少很少。
为什么,因为效果来得太慢了。人家发一天传单,立马可以在晚上9点前发出一条“今日有收获”的朋友圈,哪怕打一天游戏,咔嚓截个屏,晚上都有晒的。而你花了一整天,只弄清楚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不是同一个人,这可不方便拿出去说。
然而,一年、两年、五年后,最终需要揭老底、晒大单的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有生活,有的人只是活着。
我家来自农村,从小到大看见过无数次盖砖房的过程。你见过一座新屋,被一点一点一点再一点盖起来的过程吗?别好奇,真心挺无聊的。打个地基都需要个把月,你出去逛个街,工匠们在和泥;你出去喝个酒,工匠们在和泥;你游山玩水十日行,回来一看,还在和泥。
日复一日,等新房基本建成,你再走进去,摸摸那一块块砖头,看看那光滑的水泥地面,就知道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是什么。
好看的短期效果千篇一律;肯放长线钓大鱼的人,万里挑一。
4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多无非俩词:优势壁垒和劣势壁垒。
壁垒啊,想想都知道,又大又坚固的东西,一旦形成,很难破局。而在壁垒形成之前,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漫长日子,那些分摊到每天多做10分钟、微不足道的付出与努力,都在展示着一种冷酷,和一种公平。
你看到了别人拥有成千上万种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却看不到这背后统一的本质:可遇的方向,与同样可求的习惯加积累。
记得小时候考试,我几乎每次都拿第二名,蝉联榜首的那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不比任何人聪明,甚至,看不出她比谁勤奋。但每次成绩一下来,她总能不多不少,就是比我高个五分八分。有时候,差距就在那么一两道题,最可恨的是,还是老师讲过的题。
有次课间,实在憋闷的我找到老师,开口就问:您说吧,我想超过她的话,需要学到几点?让我拿次第一就行。
老师笑了:不需要学到几点呀。
我追问:那我跟她差什么啊,我愣是比不过她?
这时候正赶上那同学抱着作业走过来,跟老师说她在课上有个问题没听懂。老师扭头向我道:就差这么一点点。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正是你度过周末的方式 你与牛逼人士之间的差距,并不只在能力 你和牛人的差距,就是从下班之后拉开的实习一年,所有的收获都在这8句话里文/互联网的一些事去年7月到今年毕业前,几乎都在实习。现在也正式入职网易了,产品岗。来来回回去了几个单位。但是感觉成长最快的....
工作10年月薪7000元:没有见识的努力,都是瞎忙作者/阿秀鑫哥是一家行业报的资深记者,在北京奋斗了10年,去年终于提了副处。前几天鑫哥约我吃饭,刚坐下就说:我...
一眼看出谁是人物、人才、人手、人员、人渣1.【人物】就是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用灵魂去思考、做事,为单位发展鞠躬尽瘁、自己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2.【人才】就...
有种生活在河里的鱼叫河豚。 春天到了,小草随着河水的增多而变绿,一只河豚非常高兴,它尽情享受春天的舒适,在河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当游到桥下时,因自己陶醉地闭了眼,...
那些苟延残喘的梦想,早该放手了文/王宇坤01.我总能在电视上各种各样的歌手选秀节目上看到L,每次他都是弹着吉他唱着同一首歌,每次都会情到深处就听到评委的按铃声。...
送你10条职场的金玉良言1、跟对人站好队。新人无法判断就跟着自己的直属领导。2、人处在某个位置必定有他存在的道理。不去偏低任何人同样不去巴结任何人,打铁还需.....
一位企业家请罗振宇吃饭。羅振宇到了这家宾馆后,看到这么高档,挺兴奋的,见了这位企业家就说:“哎呀,这么破费啊?”“我听过你的演讲,受益匪浅。”“那我可是要收门票...
四个你应该尽早辞职的信号文/肥肥猫1个性和岗位风格差异太大大部分的工作从风格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奶妈型工作和DPS型工作。所谓奶妈型工作,一般来说是企业内偏...
为什么我们把在外地工作叫做奋斗1过年前几天,我去洗车行保养车,接待我的是一个小妹妹,特别热情,看到我第一眼就大喊:哎呀,你好高啊,好像明星!结果,我还没说话,就...
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020%,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业...
如何才能和优秀的人共事?文/有一只耳朵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大多数人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就已经感到满足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都是职场新人,不熟悉职场规则,也没什...
职场晋升的三多与三少许多企业正进行人事调整,无数在职场打拼的白领、金领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晋升加薪的机会。晋升意味着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建设个人职涯的一小步。...
1 艾米在讲演台上共享她个人的创业阅历,首要讲的是她怎样从一名一般的广告从业人员,到现在成为活动策划公司的CEO。公司现在在上海很火,承办各大活动,市里的高层领...
新中国成立前,曾有一个东亚公司,其创办人宋棐卿是天津工商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高涨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开始了抵制日货的运动。 在抵制日货...
至少湖北班办也是副经理,我们的领导。对直接领导的操作有疑问,要多沟通,说清楚!掉了嘴里的肥肉是小事,砸了还捅领导的领导是大事!星期一。下车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一片...
除了钱,你还想要什么?那个才最重要!文/林夏萨摩【一】今年5月,一个很久没有联络的人,更为准确地说是我一个朋友的弟弟,阿辉,忽然找到了我,说他最近失业了,求抱大...
三十岁了,那又怎么样?文/薜萝衣第一次见到苏婉的时候,她正准备去一家广告公司入职。苏婉大学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大型国企,地处偏远的开发区,几乎与世隔绝。她的职位虽...
毕业3年,5条职场经验让你工作不慌文/墨小虎【壹】前几天,学妹雨檬发来微信,向我询问一些工作中应该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经验。说是开始了毕业实习,马上也要开始离开象牙...
一年挣10W跟一年挣100W的人,都做了什么?文/月色里肆无忌惮的浅忆职场10年,为什么有人已经当上了董事总经理,而有的人还是资深销售经理?出道10年,为什么有...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到底有多厉害?文/哈叔1晚上几个朋友小聚,因为都已经有了孩子,就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教育这个话题。老陈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式,这几年,他几乎每个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