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神”王永庆:用心做小事就能成大事
文/杨洁凤
越有钱的人越“抠门”,王永庆有一个原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台湾企业界有一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精神领袖,早在1984年,他的全部资本就达45亿多美元。最高时身家达到113亿美元。他是台塑集团的创办人——王永庆。
也许是那个时代的极度贫穷所致,金银满贯的他习惯了勤俭节约。以致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这句话被台塑集团员工奉为经典,并为国内外管理者称为“王永庆法则”。
事事讲究“合理化”
天才商人盖茨认为:花钱就像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经营之神”王永庆也有这样一条准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事事讲究“合理化”。
王永庆的生活相当简单,吃饭原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卤肉饭;穿着十分“整洁”,一双运动鞋要穿上好几年;每回坐飞机一定是经济舱。
王永庆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但他每天都会通过健身,保持自己身体状况良好和精力充沛。而他每天做健身操使用的毛巾,用了27年。
在一次媒体专访中,记者发现他一个有趣的“小动作”:泡咖啡时,用小勺舀一些咖啡将奶精球的容器洗一洗,再倒回咖啡杯中,一点都不浪费。
据说,他在麦寮用餐时,当问到一颗卤蛋竟卖新台币10元时,他直觉认为卖得太贵了。
王永庆生活细节处处显示了他对“合理化”的执着。
在台塑规模不断扩张时期,他创造了一套科学用人之道,其中最为精辟的是“压力管理”和“奖励管理”。
按照惯例,他每天中午都会在公司吃便餐,用餐后召集各部门主管,听他们汇报,然后提出很多犀利而细微的问题,并要求主管人员对自己所管辖部门大小事必须了然于胸。因此,主管人员每周不得不工作至少70小时,很多都患有胃病。
王永庆一方面靠这样的压力管理方式来推动企业经营,同时又施以极为慷慨的奖励。
台塑的奖励方式有两种: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包括年终奖与改善奖,还有王永庆私下发给干部的奖金,称为“另一包”。
对一般职员,则采取“创造利润,分享员工”的做法。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终究会有回报,因此都愿意加大投入。
王永庆一番“合理化”的经营和管理,让台塑的员工忠心耿耿,让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经营之神”的名头也由此而来。但王永庆说:“这个我不敢当,很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很普通。”
在他看来,自己的经营之道很普通,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都要打好基础,那么一层一层才会稳定。
“一勤天下无难事”
王永庆在创立台塑之前,已有过多次创业经历。9岁那年,他的父亲卧病在床,便开始用自己小肩膀帮母亲分担生活的负担。
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台湾南部嘉义县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第二年,他做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己开米店当老板。
那时,稻谷加工是非常粗糙的,大米里有不少糠壳、沙粒、小石头,买家卖家都习以为常。但王永庆却从这里找到了突破口。每次卖米前他都会把杂物拣干净,买主得到了实惠,一来二往便成了回头客。
然而,米店的生意并没有因此红火起来。原因是其他老米店已经积累了很多老顾客,截断了大部分客流。
为此,王永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管理制度。“我卖米的时候都要有服务,第一点价钱不能比人家高,第二点的话我要用心。”
每一个客户他都要记下来送米的日期,然后打听这家有多少人口,每个人的饭量如何,据此估计他们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就主动将米送过去。
不仅如此,王永庆还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洗米,筛米。由于王永庆处处替顾客设想周到,大家一传十,十传百,生意就越来越好。直到后来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创立了自己的碾米厂。
从碾米厂到台塑,王永庆对细节问题的重视习惯仍然没变。本来董事长只有关心一些大决定就好了,但他很多小事仍然亲力亲为,报表还是会看,大部分台塑的制度都是他自己写的。
王永庆每天晚上10点睡觉,2点半起床办公,每周工作100多个小时。很多大项目大计划都是在这样无数个寂静的深夜里思索出来的。
王永庆常说:“要常常警惕自己,稍一松懈就导致衰退,经常要有富不三代的警觉。”几十年来,王永庆始终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从未在公事上松懈过。
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王永庆名言 从放牛娃到上市公司CEO的创业故事 扎克伯格:从“校园CEO”到“最年轻富翁”李朝旺:小产品做出大产业小产品做出大产业,是很多人对维达国际主席李朝旺的评价。李朝旺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985年出任新会日用工业品厂(维达前身)总经理,...
品尝人生之苦:褚时健与他的褚橙人生由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交织而成,我们很多人只觉得人生应该是喜和甜的,一旦追求不到就觉得人生暗淡无光。其实,我们更应该知道,我们需...
做自己的靠山文/王秀梅2013年底,因为参加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让中国首席男模张亮的成名之路为更多人所熟知。20世纪80年代出生在北京的张亮,幼时家境殷实...
最二的人最成功近期,当当网再次爆发了价格大战。当当网的价格一降再降,降得让人心跳,以至于2012年第二季度亏损净人民币7340万元。网友们说,当当网疯了,当当网...
陈欧:10个亿之前的故事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保证他接下来的路一帆风顺刘莉莉的事情能不提吗?陈欧坐在办公室里,对《创业邦》的记者说。两个月...
每年的春节晚会现场,有一个人一出场总是那句口头禅: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来宾,Ladies and乡亲们,我想死你们了! 知道他是谁了吗? 对!他就是冯...
命运开了个玩笑,而我不能翻脸文/刘伟刘伟,男,1987年10月7日生,出生于中国北京,钢琴师、音乐人。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十大...
开心网CEO程炳皓:开心不开心,上市已遥不可及2011年的夏天,终于有记者见到了程炳皓。这是个已经销声匿迹了一整年的创始人。他像个走出洞穴的科学怪人,回答一个问...
当年,马云还是屌丝时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在成为首富前,马云实打实的是一个屌丝:出生于普通人家,教育背景相当一般,在第三次参加高考之后,才被杭州师范学院录取,首份工...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
君乐宝魏立华:从0疯涨到102亿,他是中国奶粉业破局者文/清如【人物名片】魏立华,君乐宝乳业集团创始人、总裁。2008年,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产奶业信任大...
58同城姚劲波:成功比你想象的慢编者按:这是新新创业达人高校巡讲北京大学站的大讲堂,台上的人叫姚劲波,如果你不知道他那么你一定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没错,他就...
李敖大师的犀利是出名的,善于找证据、乐于打官司也是举世皆知。很多人都怕李敖,因为一旦惹了他,绝无好果子吃。 近来,热播的谍战剧《黎明之前》不小心走火,竟然惹到了...
张果喜:从小木匠到亿万富翁,常胜将军是怎样炼成的文/清如【人物名片】张果喜,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屹立在中国商界45年不倒的常青树,张果喜是无数创业者...
超越比亚迪成为动力电池独角兽,解密宁德时代之父曾毓群文/清如【人物名片】曾毓群,宁德时代创始人。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曾毓群成为媒体关...
校内网创始人王兴:纵情向前王兴,校内网创始人。2010年3月4日,他创建的美团网正式上线。三好学生陷入情网1997年,王兴从福建龙岩一中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
王雪红:从小到大没觉得自己富有过即便是小蚂蚁的时候,她也敢跟苹果、英特尔这样的大象斗一斗。最终,她斗成了台湾首富,甚至超过了她老爸王永庆创下的产业。而她在创业....
不流泪的树文/张军霞1980年7月,她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这个有着一双碧蓝色眼睛的女婴,并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一段非常悲惨的童年。记忆里,她从来没看到过父亲...
李连杰:一切困难都是为了帮自己变得更强大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是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这位记者,...
立白创始人陈凯旋:不懈奋斗,一包洗衣粉干出200亿大生意文/清如【人物名片】陈凯旋,立白集团董事长。起点:借鸡生蛋陈凯旋出生于商业气息浓厚的潮汕普宁,耳濡目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