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能买断你的时间,但不能买断你的人生
周末在球场遇到一个朋友,整个人比之前胖了好几圈,第一眼差点儿没认出来。
他来北京已经有小半年了,可以说生活全部都被工作填满。每天清早收拾妥当之后就直奔公司,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之后,也总是最后一个走,手里好像有干不完的活。
我问他:身材都这样了,怎么没去锻炼呢?
他回答说:忙嘛,工作需要。
他大概是那种工作起来就会拼命的那一类人,不但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还会挤时间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用他的话讲,虽然痛却快乐着。
我们都在拼命努力,希望在未来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可是万一把命拼光了,之后的事情怎么办呢?
最近,越来越少听到有人说:我还年轻再让我浪几年、我还小玩一玩没关系、还有时间明天做也来得及。
取而代之的是: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努力将来只能痛恨自己的无能!
是的,我们需要努力,也可以拼搏,但是可不可以,请你不要拼命呢?
说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早睡早起。
我也不例外。
前段时间在《摔跤吧!爸爸》中,看到父亲带着两个女儿每天5点起床加训,不禁有些动容,也想试试早起的滋味。
很多人在尝试早起时,都会先问起别人是如何做到的。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别人的方法其实并不一定适合你。
▲
想到这儿,我忍不住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做事之前会执着于“怎么做”呢?
有一种可能是,这种习惯会替你迟迟不肯行动找一个借口:我还不知道怎么去做呢,等我学会了再开始吧。
巧的是,当下火爆的知识付费也是基于这一原理,教你“怎么做”,给你一把钥匙。但我们却很难意识到,真正能改变自己的,不是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付出了多少行动。
《道德经》有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有了想法,管那么多作甚?直接去做就是了!
我早起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床的位置调整到阳光刚好可以照进来的地方。于是,每天早上先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阳光,接着听到窗外不知道什么鸟叽里咕噜说着些我听不懂的话,通常不需要闹铃都能自动醒来。
起床后,我会去跑跑步,这一块我没有定下太高的标准。因为我一直坚信,让自己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定下一个小目标,比如先绕着小区跑一圈。
毕竟,完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反复打磨,不断精进。
也只有开始跑了,你才会发现:也许自己还可以多跑一圈、还有力气能再跑半圈。结果是,目标定了一圈,你却跑了两圈半。
慢跑是一件不那么容易获得成就感的事儿,可是一旦你坚持下来了,这种成就感会帮你在很多事情上坚持到底。
我们常说做事之前要先找一个让你坚定不移的理由,但如果还没找到,那就直接去做吧,至于理由、方法什么的都留给过程吧。
惊喜的是,当我跑完步、洗完澡、写完文章大纲,也才7点钟而已。继续看看书,吃早餐,骑车去上班,感觉整个人都棒棒哒!
如果你也试过早起,并且用这段时间做了不少事儿,一定也会有这样的感慨:过去的这么多年,我到底浪费了多少生命?
▲
事实上,很多事情,我们不是做不到,只是因为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罢了。
就像工作与生活,原本就是可以完美平衡的事,有的人不但硬要把它们割裂开,还打着努力的旗号牺牲着自己的健康。
有人说,很多伟人为了留下传世的作品不都是在拼命么?比如巴尔扎克凌晨1点就开始创作、福楼拜凌晨3点才睡觉。
可是,你知不知道巴尔扎克会在8点后打个盹,在下午6点就入睡呢?你又知不知道福楼拜每天上午10点才起床呢?
虽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保持健康的睡眠时间基本都是7—8小时左右。
早起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光照、静谧的思考环境、健康的身体状况。最重要的是,充足的睡眠时间加早起的习惯会让你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而你需要付出的,不过是前一天早睡一会儿罢了。
你可能会问了:那如果时间不够用了怎么办呢?
别忙,先听我说个知乎上的段子:
问:为什么很多程序员、Geek都喜欢熬夜,而且在后半夜工作效率异常高?
答:一个姑娘问我,搞学术的为什么都睡得那么晚,难道只有到晚上才有灵感?不是,姑娘,搞学术不靠灵感,靠的是碌碌无为的白天引发的愧疚心。
事实上,一个人醒着的时间并不能决定TA所创作的价值。如果你能做到记下每一件事花费的时间,等到晚上复盘的时候就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大部分时间其实都被浪费了。
而且,大部分人连这一点都很难注意到。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下定决心做一件什么事,总会不知不觉就拿起了手机……
所以啊,一味地强调努力、早起,很容易忽略掉最重要的东西——睡眠质量、注意力和执行力。而这三者其实又是相辅相成的,因而并没有必要减少睡眠时间去做事。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紧急的工作是需要熬夜完成的。
▲
事实上,幸福生活的秘诀是:学会把控自己的生活节奏。
大多数人都喜欢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才肯去做一件事的,比如:身体出问题了才想起疯狂健身、要考试了才想起熬夜复习、遭遇危机才想起拼命工作。
这种习惯从短期来看效率挺高的,但是其副作用在于:将自己置于恐惧的支配下,为了换取效率而不断交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比方说健康、亲情。
有这样一句话:
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每个人的命运都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总有一天,你的努力一定会换来相应的回报。
是的,你的努力一定会带来回报,但这个回报是不是你想要的就很难讲了。而且,拼命是个很可怕的词,很容易让你产生“我正在努力”的幻觉。
更可怕的是,懒惰久了,稍微努力一下就以为自己在拼命了,效率呢?成果呢?
再深究一些,其实是渴望“速成”的想法在作祟。很多人过去屯书,现在屯课,试图通过“购买”产生“习得”的幻觉。听起来很奇怪,不是么?
那么,这个问题有解吗?
其实是有的,而且很简单,六字足矣:阅读、思考、行动。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断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此时,你就可以通过积累时获得的知识找出那件对你最重要的事,制定长期计划,接着把它拆分成小目标逐步完成。
年轻时最好的投资,才不是疯狂提升自己,而是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如果你这样做了,在某一天就会突然发现,原本期望的未来就这样到了。
一家公司要了你后,凭什么给你开高工资? 你工资这么低,为什么还不离开? 按部就班拿工资,那不叫稳定! 姑娘,活该你33岁了还拿两千块的工资让你职场无忧的六个情商小贴士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些技能在未来都会派上用场的。2/3的美国人认为,在未来50年里,机器人和电脑将会比今天的人类所做的工作还...
精湛,是世上最铁的饭碗文/游骑兵1周末去参加朋友婚礼,发现司仪是本地电台一位知名主持人,年轻帅气风度翩翩。我到婚宴大厅时还早,主持人一直在和几名认出他的粉丝聊天...
北京鼠族:我很急,我真的很急文/缓缓君有一位读者对我说:我是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就职于一家大型国企。3个月了,很闲,很浪费时间,我确定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我不...
年轻人,你凭什么不加班文/Spenser你在未来某一天成功后,一定会感谢当年苦逼加班的自己。我自己公司的加班文化是出了名的,我们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下班时间是不固...
【科技创新成就梦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是从企业出来的,所以我想从企业的案例、产品来论述一下创新的意义,分享我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有一些经验,...
华为离职副总徐家骏给任正非的辞职信,振聋发聩提起华为,人们自然会想到任正非,而行内人都知道,华为曾经有个徐家骏。他离职前曾是华为的副总裁,技术超级大神,年薪超过...
面试中5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答对了你就赢了文/虎喵君首先,鸡汤文里的小故事,比如:椅子上的钉子翘起来了,不显眼的位置还摆了个小锤子。或者,一进门地上有一团废纸就看...
对职业发展茫然?毕业七年,给你五条职场建议职业发展建议1、不要后悔每一段经历,重要的是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几个月前与前一家公司的老大见面,我们聊起职场,她对我的评价...
为什么升职永远轮不到你?文/初小轨01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最近又嚷嚷着要辞职,原因就是她感觉学不到东西。这已经是她因为学不到东西而要辞掉的第四份工作了。她妈毛了,...
人在职场最常犯的3种错误,引以为戒职场复杂,入职需谨慎。人们在职场中最经常犯哪些错误?错误观点一:我对领导忠心耿耿,总有出头之日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你的直接上...
他外貌清秀俊朗,却是一名视障人士;他看不见屏幕,却在电脑前敲字飞快;他学会了按摩,却成了一名IT工程师。他叫蔡勇斌,中国第一批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小时候,蔡勇...
一个楚国人,他拥有一颗珍珠,他希望可以卖出这颗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认为珍珠有一个较为高贵的包装那么它的价格自然会升高。 这个...
济水南面有一个商人,渡河时他乘的船翻了,抓着一块枯木拼命地呼救。有个打渔的人听到了,立刻驶船去营救他。 船还未开到,这个商人就大声呼叫:“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
俞敏洪:工作瓶颈期想明白这些再出发文/俞敏洪提问:俞老师,我工作了四年,感觉遇到瓶颈期了,每天很焦虑,感觉自身还有许多问题,但没有所谓的进步,可是求指点摆脱这种...
现在不让自己增值,难道要坐等着贬值吗文/夏苏末好友东东去了新公司。我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很忙,稍微松懈一点工作就完不成,不过这样也好,刚好锻炼一下。字里行间里都...
对今日多一分敬畏,就会在明日少一分后悔文/小鱼叔1今年的考研,刚考没几科,就接到朋友小宛的电话,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周围人都在埋头苦写的时候,她却感觉无从下笔,很...
同学已经年薪百万,你还在抢两块钱的红包文/王耳朵先生01毕业十年后,我建议你去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因为一次偶然的聚会,不久前,我获悉了部分高中同学的现状。一个同学...
为什么我喜欢的工作总看不上我?文/巨云鹏假期回家探亲,家人中间又有了刚开始读小学的孩子,问他长大了做什么,他声音稚嫩,但气魄很大:长大我要当宇航员!一如多少年前...
这些道理,为什么我踏入社会才明白(成长篇)文/沉潜Nicole(简书作者)最近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回想自己的2016,果真是又成功地在这个热闹又冰冷的城...
经过一些时间,住持发现香客越来越少了。 住持派人到外面一打听,找到了事情的原因,原来周围几座寺庙也采用了同样的推销方式,很大一部分香客去了那几家寺院。 住持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