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升职永远轮不到你?
文/初小轨
01
亲戚家的一个孩子,最近又嚷嚷着要辞职,原因就是她感觉“学不到东西”。
这已经是她因为“学不到东西”而要辞掉的第四份工作了。
她妈毛了,但却找不出毛病来,虽然女儿频频辞职让她操碎心,但毕竟女儿的出发点是有上进心的,渴望学到东西,只是平台“太烂”,带她的师父“太挫”。
为什么升职永远轮不到你?
小丫头这份工作做得是一个行业媒体的编辑,说是编辑,其实就是复制粘贴,公司给开的工资就2000,所以也不敢多要求,她也觉得这个钱只够雇她复制粘贴的,所以她没干几天就觉得没挑战性,又要换。
但去应聘了几个“有挑战性”的工作,人家用人单位却都看不上她。
来问我怎么办。
我问她,你行业内应该有其他同类媒体吧?
她点点头,两眼放光:“那当然,人家有些公司的编辑工资是我的10倍呢。”
“那你看一下人家头条标题编辑的时候是不是每条都重新起过?”我提醒。
“不知道,但我们公司就要求直接复制粘贴。”她悻悻道。
恩,问题大概就是出在这儿了。
同样是平台编辑,有人收入两千,有人收入两万,你公司对你的预期是两千水平的编辑,所以你就放弃了对标两万编辑工作水准的观察。
一个一流的编辑,会研究标题,会观察点击,会优化排版,会提高配图视觉,增加评论反馈,每个环节都在考验出类拔萃的技巧。
任何一个岗位,你没有观察,只是抱怨,就算换一万个工作,到头来肯定是狗屁没学到。
机械工作中,如果你只看到重复与枯燥,却观察不到重复过程的细微差异,那你的输出就永远无法超出预期。
这种状态无论持续多久,你都会深感徒劳无获,学不到东西。
02
跟我合租过的一个姑娘,是个部门经理,有段时间天天加班,到家后每次都耷拉着个脸,骂公司老板没人性,不下班不开会,变态!
我就问她,那大家都被留下来了啊?
她哼了一声:“没有,我老板都是分别给部门经理打电话单聊,问问部门经理这一天工作问题。想聊可以,你提前一个小时找我不行?非得踩着下班点找,太贼了。
我哈哈大笑,你明天去别的部门转转,既然是一个一个聊,总有个先后,不可能每次就故意把你一个人放在下班后开会。
这姑娘第二天按点回来的,没加班。
异常兴奋地跟我说,厉害啊,轨,你猜怎么着,其他部门的人更鸡贼啊,一大早就主动给老板打电话谈工作,就我傻呵呵地等老板打电话找,所以他们下班都踩点发射,就我被老板拖堂,还被各种不满。
我们身边的人,总会以各种细微而平淡的方式传递给我们一些值得学习的处事方式。
经常有人埋怨公司老板瞎了眼,自己干得昏天暗地,却不被看好,反而有些人看上去不怎么勤恳,凭啥却风生水起?
事实是,往往不是因为老板瞎,而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摆正心态去观察,去学习。
相较于等问题来找你才被动应付,主动沟通去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当然更受欢迎。
03
前不久跟一个作家聊起来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他说他发现,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特别渴望读书,这些人都在意念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爱读书的人,所以鼎盛了很多读书为名的大号,集结了一个又一个起初热闹随后落寞的读书群。
一年下来,他们又会惊讶地发现,卧槽今年其实又没长进啊。
人没有长进,就会慌。
因为时间在不停地玩着一种大浪淘沙的游戏,随着我们老去,我们会越来越需要沉淀在自身的见识与知识储备来确保我们不被抛弃。
而这恰恰,这是那些抱着读书的美好心愿却永远翻不过目录页的人无法拥有的。
那些流于表面的读书,往往带给人“读书没卵用”与“什么都学不到”的幻觉。
你读一本书,不是为了背诵全文,而是观察一种人生,品味一种视角;你老板谈项目把你带出去,不是为了看上去人多势众,而是给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观察谈判的技巧,品味其中的得失;你出去旅游散心,不是为了换一个地方拍照,而是观察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获得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之前看过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
里边有一个观点: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
而自我挖掘的第一步,就是要走心,要观察。
只有察觉到,才会有被启发的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东西,才会变成你知行合一的知识储备。
04
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是我们小区的业主。
前几天一块聚在一起吃火锅,饭桌上他突然要去拿电脑写邮件,他媳妇在一边白了他一眼,说,用微信回一下不就得了嘛,不就几个产品名意见嘛,用那么正式嘛。
他一脸严肃地说,当然不行。我要求每个员工每个修改版本都要邮件过一下,以防出了问题互相扯皮,我当然不能自己带头做反面教材。
啪啪啪,鼓掌,太对了。
一群人待在一起共事的氛围形成机制很简单,四个字:上行下效。
老板的一言一行,员工都看在眼里,越是偷懒的坏习惯,底下的人越是学得麻利。
就算是贴个发票,也大有门道,有人贴完一次过,有人贴完返八次工,不是因为谁真有多天生智慧。能不能学到东西,全看你平时的观察与用心。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说,一个人得多么鞠躬尽瘁地浪费时间,才能在如此漫长的人生中做到一事无成啊!
无论是多机械多简单的工作,都能在细节上分得出三六九等。大多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自己从未沉下去。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是久病成医,是大器晚成。
颜料持久的秘密,十四行诗的爱情,是巧夺天工,是莎士比亚的经典韵律。
就如梁实秋所说:你给生活意境,生活才能给你风景。
你的处境从未封杀过你感知世界的触角,只是因为你两眼一闭,愣是以为自己不住豪宅就喘不动气。
作者简介:初小轨,山东水瓶女一枚,小说、随笔作者,《很感谢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热销中。公众号:好姑娘(ID:moixiaogui),微博:@初小轨。
升职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升职,你准备好了吗 如何才能快速升职:要适当表现自己01 前段时间,朋友阿志觉得很丧。 再过两年,女儿就要读小学了,可是学区房还没准备好。 依照现有房子所在位置划片儿,女儿未来就读的小学很远。垂暮的母亲很难帮助接...
你所有的迷惑,都是因为没有好好工作文/汤小小做为一个写作培训讲师,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写什么类型怎么办?我不知道哪种文风适合我怎么办?...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文/Jenny乔1上个礼拜,公司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一天,老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来了个大项目,尽快组队。客户名气大,脾气也大,时...
三个房屋建筑商,他们现在正在盖房子。第一个工人在做的时候不耐烦了:“反正我不住在这里,何必呢?”于是他加快速度,草草完工,房子看起来摇摇欲坠。第二个工人干了一段...
每天都为森林里树木看病的啄木鸟停在了一棵有几个虫眼的老槐树上,对老槐树说:“槐树老哥,你身体表层有虫子了,我来帮你把他啄出来吧。” 老槐树笑呵呵地回答道:“啄木...
忙起来多好,因为闲下来更累文/李尚龙1我去过东北的一个地方看朋友,很久没有去那么偏僻的小山村,两个半小时的飞机后,又坐了两三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跟出租车师傅...
你能力出众,却又为何碌碌无为?文/康逊1跟一个姑娘聊天,姑娘将话题扯到了她的工作上,继而骂起了领导。很多人都会骂自己的领导。但那姑娘却骂的花样翻新,酣畅淋漓。天...
给毕业生的一些职场小贴士1、跟前辈搞好关系有很多好处,职场初期最紧要的地方在于当你犯错的时候他们肯给你指出来。对于新人而言,跟同事和前辈们搞好关系可以使你...
湖边长着一棵粗壮的大树,树的周围有很多细小的芦苇。大树根底深厚,枝繁叶茂,经常炫耀自己的强壮,嘲笑芦苇的瘦弱,说它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树荫下,永远无法体会自由舒展...
美国GE公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曾把许多事业部门关闭,原因是它们的业绩不佳,这是痛苦的决定,但这一切都是为了整体的利益。作为经营者,必须拿出勇气和魄力来作出果...
八句话,看透职场职场尽管复杂,但也有一些规律可言,下面这句话把职场就说的明明白白:1、职场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结果的地方你的理再多,没有结果,照样不会...
年轻时的稳定工作,都是高风险今年很多城市都在规划建设,让我想起了之前有个新闻。唐山撤销了一批不合理的收费站,这是有利于民生的好事,因为这些不合理的收费站不止莫....
认真生活的人不会输文/易小宛1建军先生是我特别敬重的一位前辈。他是一位对待生活和工作都特别认真的人。他会连续工作舍不得休息,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安排得很...
先谋生,后寻梦文/唤醒沉睡的猪最近有一位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和我聊天,她说她准备毕业了,正在到处投简历,但是投了好多简历出去,很多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好不容易...
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请耐心地给自己多一点点时间文/小璐籽《垫底辣妹》上映第一天,公司突然停电,于是就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去的时候只知道是部评价挺高的好电.....
毕业十年,有人月薪1W,有人月薪10W,差在哪里?文/菲凡作为HR我可以比其他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观察很多优秀的职场人,在人才发展项目中有更多机会和他们进行一对一...
写给年轻的职场人,不要停继续跑文/Sean我不同意很多人把职场比做丛林,推崇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但有一点是真实存在的: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们,学校的时间需要你珍惜...
20岁没钱正常;30岁没钱,可能家境不好;40岁没钱人生:二十岁没钱,那很正常;三十岁没钱,可能是没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岁没钱,只能自己找原因。不想...
蔡康永揭露职场真相:所有的工作,其实你都不会喜欢文/南川大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尤其是这几天,有无数的粉...
工作前几年,对自己狠一点文/方奕晗我突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好难啊。正在自主创业的老同学发来私信感叹。同学所在的公司正在招应届毕业生,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起薪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