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ú tián wèn shě
【出处】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解释】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没有大志
【押韵词】援溺振渴、忍饥受渴、漫天遍野、非通小可、横尸遍野、青鸟使者、龙战于野、是事可可、笼山络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时期。许汜说只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只是简单招待他,让他睡下床。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刘备说:“要是我就会让你睡地上。”
【成语举例】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附庸风雅 ( fyōng fēng yǎ )[解 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风雅:原指《诗
【成语】: 糟糠之妻 【拼音】: zāo kāng zhī qī 【解释】: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
名落孙山:汉语成语,出自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
成语故事柳暗花明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 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
【注音】mng zhū tn qu 【成语故事】鲁哀公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他出山。贫穷的颜阖不受。庄子就此事发
【拼音】tng tū xī shī 【成语故事】东晋初年,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周顗为人特别谦虚。人们总喜欢把他与当时同样有名望
【拼音】qu jīn m y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太守杨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
【成语】:不翼而飞 【注音】:b y r fēi 【释义】: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
【拼音】chǒu ti b l 【成语故事】贾琏的女儿生病,他离开王熙凤独居寂寞难奈,突然想起酒头厨子多官的媳妇美貌无比、生
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则来源于民间故事的成语,后人用“此地无银三百两”来比喻本想掩盖事实,反而暴露了真相。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
【成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拼音】: zh zhě qiān lǜ,b yǒu yī shī 【解释】: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
弘治十二年(1499年)皇帝朱见深的第五子就藩青州,称衡王。 当年,衡王过寿,发出告示:寿礼最珍者,请首席首座。届时,青
伯乐是战国时期的养马专家,最擅长辨别马匹的品质。 他写了一本关于识别马的方法的书,叫做《马经》。 书上说:千里马有一个丰满的前额,闪闪发光的眼睛,还有四个又大又...
不寒而栗(bùhánérlì):指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成语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西汉武...
成语故事彼一时,此一时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燕王哙把政权交给宰相子之,从而发生内乱,齐国趁机出兵燕国抢占土地。孟子极力主张出兵,要燕王给齐...
宋玉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人。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先生的行为恐怕有些不检点的地方吧!为什么许
【成语】:徐市求仙 【拼音】:x sh qi xiān 【解释】:比喻和讽刺某些人长生不老的妄想,也有的用来比喻事情根本不
成语故事狼子野心春秋时,若敖氏的后代子文做了楚国令尹。当时,楚国不设相国,令尹是最高的长官。他为人公正,执法严明,楚国的属官和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叫子...
【拼音】xi mǎ fng f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晋国勇士冯妇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后来他宣布再也不打老虎从此专心读书。一天
成语故事不敢越雷池一步东晋时期,世族权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其中,晋明帝皇后的哥哥庾亮,在晋成帝即位后担任中书令,职掌中央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凡是朝廷大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