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公元前313年,燕王把燕国的政权交给了相国子之,然而,将军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气,想杀掉子之。于是,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个时候,齐国军队趁机取得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只用了短短五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
齐宣王非常得意,想借这个机会完全占领燕国,便对孟子说:“有人劝我占领燕国,而有人不同意我占领燕国。我想,燕国并不比我们弱小,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胜利,光靠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这恐怕是天意吧!看来,天意是要我们吞并燕国,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上天恐怕要降下灾祸惩罚我们。我想,我们还是彻底占领燕国吧。你认为怎么样呢?”
孟子听完齐宣王的一番话,说:“占领不占领燕国,要看燕国老百姓是否欢迎我们。如果他们欢迎我们,那么可以占领。古人也有这么做的。比如武王灭商就是如此。如果燕国老百姓不欢迎我们,就坚决不能占领。古人也有这样做的。比如文王不灭商就是这道理。现在,燕国老百姓用箪盛着吃的,用壶装着喝的,来欢迎齐国的军队,这还能有别的原因吗?无非是想结束原先那种水深火热的沉重生活。如果您占领了燕国,使水更深,火更热,老百姓就会避开这更为痛苦的日子,离您远远的,那么即使您占领了燕国,统治时间也不会太长的。”
“箪食壶浆”即从孟子的言辞中引申而来。此外,还引申出成语“水深火热”。
【注音】dān shí hú jiāng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解释】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用法】作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形声字】箪,单加竹字头为箪
【年代】古代
【例句】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往往~来欢迎。
故事中孟子把是否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作为占领燕国的衡量标准,这是十分聪明的判定。因为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才是国家政权的生存的根本。正如果一个国家民心一致,即使是有敌人入侵,也会坚不可摧。反之,要是统治暴虐,人心就像是一盘散沙,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样的国家政权就好比树上的鸟窝,随时都有可能被风雨摧毁。
不得要领的成语故事 “不得要领”这则成语的“要”,即腰,指衣腰;“领”指衣领。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时拿着衣领,提下裳时拿着贴腰部份。“要领”是比喻人的意旨,这里...
不拘一格的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是我国清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1792年,他出生于浙江仁和(在今抗州...
取而代之的故事 项羽名籍,他是秦末下相县(今江苏宿迁县西)人。他从小死了父亲,全靠叔父项梁把他养大成人。 项羽少年时,就很聪明,项梁便亲自教他念书、写字,但项羽...
破镜重圆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
闭门思过的故事 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曾做过东郡(今山东郓城)的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主意。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果断迅速,结果,社...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
人人自危的故事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得了重
关于蛇的成语故事:画蛇添足 从前,楚国有一户人家,祭完祖宗以后,把一壶祭祀时用过的酒,赏给帮助办事的人喝。 办事的人很多,可是酒只有一壶,到底给谁喝呢?有人提议...
笑里藏刀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孙、刘联合抗曹的蜜月已经结束。 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
吴越同舟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 船离北岸后,一...
【注音】:fng wēi d jin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
直言不讳的故事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淝水之战。在战争中,前秦军表现出外强中干的特点,节节败退。晋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到北方镇守,统率...
【拼音】kāi jun yǒu y 【解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
为渊驱鱼的成语故事 某一日,孟子的几个学生针对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展开了激烈地辩论。天命派认为桀和纣的灭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没法与天意抗衡。 有人立即反驳说:“明...
依样葫芦的成语故事 陶谷是个学问渊博的人,他发现宋太祖对于一些办文告和写文章的臣子,包括他这个翰林学士在内,都不太重视,他就向太祖请求调离翰林院。 太祖听了,笑...
人自为战的成语故事 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这条路很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必定拉得很长。请拨给他三万人马,拦截敌军的粮草,再截...
先入为主的故事 汉哀帝的时候,宫里有一个宠臣,名字叫息夫躬,他为争取更大的权势,极力想除掉和他关系紧张的大司马董贤。他想出了一个毒计。 那时匈奴每年都要到汉朝进...
首鼠两端的故事 西汉武帝时,王太后有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叫田蚡[fén]。他靠着王太后的势力做了丞相,掌握大权。田蚡是个卑鄙阴险、骄横自私的人物,因为有王太后这座靠...
墨守成规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
敝帚自珍的故事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明君主。他待人敦厚,诚恳尚信,在军事上有谋略,禁止虏掠,争取民心。“敝帚自珍”这个成语,就出自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