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16 14:52:24
  

    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屡建功勋。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一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孝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不久以后,孝文帝采取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表示轻视。

分道扬镳的成语故事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车从对面飞快地驶来。照理,元志官职比李彪小,应该给李彪让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职比你大多了,你为什么不给我让路?”元志并不买李彪的帐,说:“我是洛阳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过是洛阳的一个住户,哪里有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道理呢?”他们两个互不相让,争吵起来了。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的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么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孝文帝听他们的争论,觉得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训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便笑着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成语出处:《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成语释义:“扬镳”,举鞭驱马前进。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

相信自己最优秀两个好朋友:星星上的萤火虫愤青祢衡之死最美“继父”她就是我亲闺女忒修斯和淮德拉的故事狼恩人的故事大水冲走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五日京兆徐州之失当是刘备战略大撤退有趣的故事大灰狼和扁家伙哑巴郎中海燕的故事冬天里的两片树叶张辽八百勇士打残孙权十万大军狮子和狐狸小老虎问路白沙王的由来孔融让梨是谦让还是伪善销魂重瞳女商鞅和孙膑,谁更是左右战国走势的英雄朽木难雕城下之盟给吝啬鬼抬棺材贪婪的代价温馨有爱的童话故事小蜗牛请客小鸡球球和小刺猬月亮掉进烟囱里三个真实鬼故事寂寞单人床曹操与诸葛亮的别样交情:曾经送他“口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