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曾做过东郡(今山东郓城)的太守。他善于听取部下的劝告,积极采纳好的主意。他在东郡当官三年,号令严明,办案果断迅速,结果,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使东郡成为当时全国治理得最好的一个郡县。后来,韩延寿又当上了左冯翊(今陕西大荔)的太守。在任的前几年,他从不到地方巡视。
有一次,有一个部下劝他到下面走一走,视察一下各地县官的政绩。韩延寿说:“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督邮也能明辨善恶,我下去巡视恐怕用处不大反而增加麻烦。”
部下说:“现在正值春忙时节,下去也好看看农民的耕种之事。”韩延寿只好出行。
他刚走到高陵县(今陕西高陵),就有兄弟俩因争田之事直接找他告状。这件事使他感到非常难过,他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却不能救化百姓,结果导致民众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辱,责任全都在我身上,我还是自己退职让贤吧。”
第二天,他就推辞称病,闭门思过。地方官员见他这样,也都深感自己失职。
韩延寿的举动也深深感化了争田地的那兄弟俩,他们两人由互争变为互让,并且主动前来请罪。韩延寿非常高兴,亲自接见,并以酒肉热情地款待,勉励他们知错能改。
这件事让当地老百姓和官员都对韩延寿更加敬重。
从此,在冯翊再也没有争讼之事发生,韩延寿颇受吏民爱戴。可惜,树大招风。
身居要职的韩延寿在朝中受到了御史大夫萧望之的嫉妒与陷害,被盖上“狡猾不道”的罪名,遭斩首的刑法。行刑那一天,官吏和老百姓几千人送到刑场,扶老携幼,攀住囚车,进奉酒肉,痛哭流涕。由此足见他的名望和声誉。
【注音】bì mén sī guò
【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解释】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近义词】反躬自省
【反义词】不思悔改
【年代】古代
【例句】与其怨天尤人,不如~。
故事里的韩延寿推行礼义,注意礼教感化。他择善行施、公正清廉。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将“治民犯错”归结到“治者”之过而闭门反省,那些推过揽功的官吏应汗颜。也许,他是吹起“问责之风”的第一人。当班干部的小朋友可要多向他学习学习哟~
晋惠闻蛙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
避实击虚的故事 古代齐国著名的辩论家田巴,在徂丘、稷下一带跟人辩论。这个人能说会道,可以把历史的三皇五帝、春秋五霸统统骂倒。把截然不同的东西说成一模一样。他擅长...
龙凤呈祥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来爱玉,秦穆公便给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烂漫,喜欢品笛弄笙,穆公疼爱她,便命工匠把西域进贡来的玉雕成笙...
【读音】 hu shēng kě wi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
疾风劲草的故事 西汉末年,颍[Yǐng]阳(今河南省许昌附近)有个人名叫王霸,刘秀起兵反王莽路过颍阳时,王霸带领一帮朋友去拜见刘秀,请求入伍,刘秀表示欢迎。王霸...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
大智若愚的成语故事 英国的温莎公爵曾经主持了一个招待印度当地居民首领的宴会。在宴会结束的时候,侍者为每个客人端来了洗手盆。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
民不聊生的故事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连年征战,都想多占土地,增加实力。秦国将韩、魏两国军队打得大败,杀死二十四万人。被杀士兵的家属非常难过,痛不欲生。从此以后,秦...
出淤泥而不染的故事 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
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则...
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
杯弓蛇影的故事 晋朝有一个叫乐广的人,非常喜欢结交朋友,并经常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天,乐广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请宾客,大厅中觥筹交错,异常热闹,大家猜拳行令...
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
扪虱而谈的故事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
滔滔不竭的成语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宰相叫张九龄,以善于言谈而出名。他见唐玄宗疏于朝政,就多次进言劝谏。张九龄主张任人唯贤,广揽人才,并设置了选拔人才的专门机构...
不辨菽麦的故事 公元573年周历正月初五,晋国的栾书、中行偃派程滑杀死了晋厉公,葬在翼地的东门外边。随后,士鲂等人在京师迎接年仅14岁的周子为国君。当时,晋国的...
不贪为宝的故事 “不贪为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
兵贵神速的成语故事 “捕风捉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或无事生非。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