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2-12 00:45:14
  

打草惊蛇的典故成语故事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王鲁属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见上司贪赃枉法,便也一个个明目张胆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敲诈勒索、贪污受贿,巧立名目搜刮民财,这样的大小贪官竟占了当涂县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当涂县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个个从心里恨透了这批官,总希望能有个机会好好惩治他们,出出心中怨气。

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地方官员情况,当涂县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大家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里的主簿等人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种种不法行为。

状子首先递送到了县令王鲁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这一看不打紧,却把这个王鲁县令吓得心惊肉跳,浑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

原来,老百姓在状子中所列举的种种犯罪事实,全都和王鲁自己曾经干过的坏事相类似,而且其中还有许多坏事都和自己有牵连。状子虽是告主簿几个人的,但王鲁觉得就跟告自己一样。他越想越感到事态严重,越想越觉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继续控告下去,马上就会控告到自己头上了,这样一来,朝廷知道了实情,查清了自己在当涂县的胡作非为,自己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王鲁想着想着,惊恐的心怎么也安静不下来,他不由自主地用颤抖的手拿笔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1

打草惊蛇的典故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 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打草蛇惊 因小失大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2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寓意

王鲁发现百姓控告的状子和自己的胡作非为一模一样,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常常是做贼心虚,当真正的惩罚还未到来之前,只要有一点什么声响,他们也会闻风丧胆。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3

朱元璋贬城隍见利反目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松鼠和风曹操祖父堪称中国绝无仅有的“三好太监”躺在棺材里的女尸3000工资与8000工资的差距,不仅仅是钱!傻儿子的“卧倒”时间的光线在潮湿的日子里美丽张婷:“中国首善”陈光标 背后的贤内助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厕所里的绿色人头伟大的母爱桃花之死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蛙神显灵狡猾的狐狸骗肉小田鼠的背带裤小鸭子出游记黑心赶尸人幽谷惊魂看三国之曹操的大棒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到底有多厉害?铅笔与橡皮鹅哥哥找朋友|扁扁嘴和尖尖嘴和大象搏斗的人:固执的巴德利尔聪明的狐狸爸爸:列那狐偷鱼曹操刘备孙权三人酒量谁最好不怕虎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