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她如田野里一朵白菊花,浅淡而美丽。
那年冬天,八抬大轿,吹吹打打,把她抬到了他家,她做了他的新娘。烛光摇曳,月光透窗,在烛光下,他揭开她的盖头。她的脸,在那一刻赛过了红红的盖头,如五月的荷花瓣儿一般艳丽。
那一年,他刚满二十岁。
结发为君妇,执手长相思。她总以为,这是古诗词中的句子,不会出现在她和他的生活中,他们一生一世,花正好,月正圆,花柳正春风。
做了新娘以后,她把长发绾起,盘成一个髻,清清淡淡,下了厨房,不能说和他举案齐眉,但至少是相敬如宾。
可是,一切美好的梦,都在婚后不久的一个夜晚,碎了,如波光荡漾下的湖水,揉碎了所有的梦幻和所有的美好。那夜,他出去了一下,上厕所,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她没想到,抓壮丁,竟然连一个教书先生也不放过。第二天,她赶到邻村,看见了他,可一切都是徒劳。那支部队的军官一脸肃然,一脸冰冷,任她跪下,也不放人。原因很简单,如果都放了,他就成了光杆司令。
就这样,她眼睁睁地看着他走了,走向炮火连天的地方。
他走时,没有说别的,一下子跪在地上,说:“家里老人托付你了,如果战争结束,我还没有死,就一定会回来。”那一刻,她无声抽泣,梨花一枝春带雨。
二
仗没完没了地打,一场接着一场,他一直没有回来。他是军人,军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这期间,婆婆病了,躺倒在床上,一时糊涂,一时清醒。糊涂了,就一声声喊“更生”,仿佛一喊,儿子就回来了,就站在床边。清醒了,就不说什么,大睁着眼,望着虚空,老泪横流。
到最后时刻,回光返照,婆婆清醒了,拉着她的手,连声叹息:“蛛儿,苦了你了。”
她抹泪,为自己,也为婆婆,更为这个社会。
婆婆延挨着,最后终于延挨不下去了,临闭眼的时候,泪水不断,望着她和孙儿,说:“把你和孩子留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界,我死不瞑目啊。更生可能已经不在了。我死了,你就嫁人吧。”
然后,老人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眼睛也不闭。
那一刻,她扑倒在婆婆身上,哭得昏天黑地,哭得铁石人听了也流泪。哭罢,送婆婆上山,然后,粗衣荆钗,独立门户,苦苦度日。没事时,她总会走到村口,向远处望去,一望,就是半天。
三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音信变得逐渐稀少,最后没有了。有人说他已战死沙场,也有人说他已有了爱人。她不信,不时地站在村口,望着远方,等着他回来。
她相信,她在,他就一定会回来。
其间,也有人对她示好。她的一个远房的表哥,也是同村的人,诚实厚道,他给她挑水,也给她帮忙种地。一次,是批斗会,作为“反革命分子”的家属,她被带到会场,接受批斗。
一群人围着她,让她交代反革命行为,她没什么可交代的,他们就打她。他站起来,说:“她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是反革命?这不是乌鸦啄柿子,拣软的来吗?”
结果,没有救下她,他反而也被拉到了台上,陪斗,挨打。
事后,她找到他,没有别的报答,只是做了一碗荷包蛋。他没接荷包蛋,而是紧握着她的手。她低敛着眉眼,轻轻抽出手,说:“表哥,我们还是做兄妹吧。一切,都晚了。”然后,她转身忍住眼里的泪,快步离开。
是啊,一切都晚了,在那个十八岁的冬天,当他掀开她的盖头时,她的心就永远地属于了他一个人。
四
孩子,慢慢长大。她,在煎熬中褪尽红颜。孩子上小学、中学、大学。一晃,又大学毕业,进了城。
她,仍然住在农村老家。
儿子接她,让她去城里住,她笑道:“一辈子在村里住惯了,城里虽好,可我住不惯。”儿子强求,和儿媳妇一次一次去接,说让她去照顾小孙孙。
她无奈,去了,临走时,把钥匙放在了灶房的门槛下,儿子不解,问她咋不带在身上,她笑笑,没说话。
多少年前,每次她离开时,都会把钥匙放在那儿,而他一找一个准。她怕她进城了,有一天,他回来了,会寻不见钥匙,进不了门。
在城里,她知道,儿子是骗她,让她来城里住。照顾孙子,有保姆呢。
她住了十多天,无论如何也要回去。她怕在她离开后,有一天,他会突然回来,没有她,他会无所适从的。
儿子无奈,任她回去。从此,每天,她总会站在村口,遥望着,遥望着远方的白云和天尽头的远山。当年,他就是从那儿离开的。
这样的日子,一过又是二十年。
终于有了他的消息,他随军去了那个孤岛。她听了,替他难受,不知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是如何熬过来的。同时,一颗飘摇了几十年的心,也终于找到了落脚的地方。每天,她仍然去村口望,风雨无阻,一如几十年中的每一天一样。
在她八十岁那年,她等回了他,一个骨灰盒。
她站在村口,看着捧着骨灰盒的儿子一步步走近,她用手抿了抿头发,庄重而微带羞涩,不自觉地说:“钥匙放在门槛下,知道吗?”说完,醒悟过来,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再找钥匙了,老泪纵横。
她在前面一步一步走,拿出钥匙,打开门,接过儿子手里的骨灰盒,走进卧室内,把他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轻轻地抚摸着。
这样呆呆地,一直到晚上,又到天亮。第二天,不见她出来,儿子打开房门,她趴在骨灰盒上,一动不动。喊她不应,拉她也不动。
她停止了呼吸,脸上,却有一抹安详的笑。
换寿衣时,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掰开,里面有一张泛黄的字条,上面写道:你在,我不敢离开。
大家不知道,那是新婚不久,他写给她的。长长的,她保存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的岁月,他们分开了,可分开的是身体,没分开的是心,是感情。
她长得一点也不好看,眼睛小小的,皮肤黑黑的,脸上满是痘痘。她在这个城市已经生活3年了。她只是一所小医院的护士,每月收入只有1500元,这些钱,在这个城市里只够吃...
男人和女人吃完晚饭,然后男人搭上车直奔机场。他要去一个遥远的城市出差,飞机是不等人的。可是他们的晚饭精致且丰富,一点儿也没有马虎,全是女人的拿手好菜,全是男人喜...
初次相见时,他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她是活泼俏皮的时髦女子。他回家探亲,父母着急他的终身大事,便“押”着他去相亲。远远地,看见一个年轻女子站在窗前对镜梳妆,...
她的身体记得那些习惯,她成了婴儿。 病作弄她,她忘记了有几个儿子,但能说出三个儿子的名氏。早上他守着她吃了药,说好中午、晚上再吃,转身,她将一天的药都吃了。于是...
☆嘉嘉 今天和老白吵架了,他让我滚,我就滚了。 外面下着雨,我没有带伞,雨水顺着脸淌下来,滴在脖子上,有点冷。我没哭,真的,我只是有些心酸。 其实不该怪老白的,...
东海镇濒临大海,镇子内的人世世代代以大海为生,日子过得富足安详。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一下打破了宁静:离镇子不远的一片海域内发现一艘装满金银瓷器的宋代沉船! 由政府...
为了实现阿桑的梦想,才有了英格这次“搏命”之旅。 8月上午的阳光明丽温馨。拉萨波密镇的一家电器商店,一位瘦削的年轻人显然是相中了一台高大豪华的洗衣机,他轻轻地抚...
我因为工作上的原因,需要在每天下午五点钟的时候,搭乘571路公共汽车在两个酒店之间往返。来回三十个站点,往往要折腾一个多小时。这个时段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期,人流量...
那次回家,母亲闲聊时给我讲起她和父亲的陈年旧事。那年刚过上寅吃寅粮的日子,父亲偏又染上了赌瘾:母亲就耐心地劝他,白天还要做工啦,身体要紧啦。父亲不听,有时赢了钱...
丽莎现在几乎整天都不出门,她大多数时候都趴在窗口往外看。丽莎之所以不愿意接触外面的世界,是因为她不幸遭遇车祸,双腿残疾,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然而,同情让丽莎变得...
亲爱的小白,因为你是你,所以我才是我。你是我脑海中缺少的那根弦,你是我的偏心眼偏向的方向。你是白色的绵羊,每晚只有数着你的名字我才能安然入睡。你是紫色的茄子,只...
那一年前往深圳。列车在黑夜中奔驰,我的邻座是一对穿着旧得已看不出本色衣服的中年男女,女人吃着馒头,男人嗑着瓜子。吃完一个馒头以后,女人趴在桌子上打起盹来,男人静...
在那里,两个人有了永生难忘的两个月,日夜相随、如胶似漆。然后,钱用完了,只好回家。 在南希不大却充满艺术氛围的家里,我暗自揣摩南希和她逝去的先生鲍勃,曾经共同经...
城市的繁华,在他的眼里,始终距离自己很遥远。四年前,因为生活所迫,他毅然放弃了梦圆大学的机会,独自来到城里打工。他在一家搬运公司做搬运工,那是一项又脏又累的体力...
女人下岗后没有告诉男人,而是在广场边摆了一个地摊,像人们经常在路边见到的许许多多小摊一样,卖些不值钱的小饰品。男人有病在身,这两年一直在家休养,她不想让男人知道...
8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觉得头晕头痛得厉害。当他急匆匆地把她送到医院时,她已陷入重度昏迷。医生在她的脑袋里发现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瘤。“给她开刀吧,我...
他原本梦想做一名导游,可命运却阴差阳错地让他当上了邮差。几年后,年轻人很快厌倦了这份工作。因为,他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于枯燥乏味的城乡线上。日子一天抄袭一...
一十八岁,她如田野里一朵白菊花,浅淡而美丽。那年冬天,八抬大轿,吹吹打打,把她抬到了他家,她做了他的新娘。烛光摇曳,月光透窗,在烛光下,他揭开她的盖头。她的脸,...
张儒星是个孤苦伶仃命运多舛的男人,从小就没了母亲。可他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他身患肝硬化时,女友对他不离不弃,多年如一日地照料他;在他病入膏肓山穷水尽时,是社会的...
谁能说她不优秀呢?漂亮、有文凭,还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她二十九岁了,婚姻问题却还没解决。要知道,早些年总是她在挑选别人,包括因她而骄傲的母亲也常常为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