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萧红,总会想到《红楼梦》里的香菱,有生之日孤苦伶仃历尽人世间的苦难,最后,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
萧红是那个时代文坛中异常夺目的女子,一部《生死场》为她打开了通往文学的道路,《呼兰河传》使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一度被称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如今,萧红离开这个世界已有68年之久,她的名字,早已被岁月的长河涤荡成民国时期才女的符号,乱世之中一抹无尽的苍凉。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也许从1911年萧红来到世上,她就注定了要开始一场凄凉、艰难的人生之旅。
她的出场是苦涩的、孤单的。
由于是女儿身,持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母亲对她总是恶语相向,父亲更是给她的一生带来了心寒齿冷的回忆,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她。13岁时,父亲把她作为结交权贵的礼物,许配给了大军阀的儿子汪恩甲,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童年不幸的境遇,造成了萧红自卑、压抑的性格,她的眼神里透露出的都是对未来的茫然无力。
1927年,在祖父的帮助下,萧红来到哈尔滨读中学。在这里,她沉浸在了诗文之中,快乐地编织着自己的文学之梦。
初中毕业时,19岁的萧红已经长成了一个妙龄少女,父亲出面催促她尽快完婚。面对可想而知的日后凄苦的生活,她动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在表哥的帮助下,她毅然踏上了开往北平的列车,逃离了这桩包办婚姻。
在北平求学期间,终因学费不足而返回家乡。走投无路之时,萧红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出现了,他就是萧红拼命想逃离的汪恩甲。
也许真的是命吧,命中注定她在劫难逃。
汪恩甲以陪同萧红去北平读书为诱饵,诱惑萧红和自己在一起。为圆自己的读书梦,萧红和他在哈尔滨的一家旅馆开始同居生活。
半年过去了,他们欠下旅馆一笔食宿费。汪恩甲借口回家取钱,把身怀六甲的萧红独自留在旅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旅馆老板放下狠话,如果不能还钱,就把萧红卖到妓院。那一年,她刚21岁。
绝望中的萧红,偷偷地给当地的进步报纸《国际协报》写信,寻求一线生机。
这一次,她邂逅了生命中的第二个男子—前来营救她的萧军,让她在日后念念难忘的三郎。
在旅馆见到狼狈不堪的萧红,她的脸上满是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沧桑,萧军顿生怜悯之情。萧红向他倾诉自己从小到大的不幸遭遇,眼前的女子,柔弱无依,那么多悲伤的往事蕴藏在眼睛里,绝望而忧伤,让人心疼不已。
这之后,萧军几乎天天来看望萧红,希望能够寻到机会将她救出来。接触的多了,她的话渐渐地多了起来,和他谈文学、谈诗歌。他发现,眼前的女子有着非凡的才情,聪明伶俐,他们之间总有着谈不完的话题。从萧军热烈的眼神里,萧红感受到了他对她的爱慕之情,感觉着来自那个敦厚男人的温暖,一颗心不再感到漂泊无依。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到生活变得无限温暖和美好。
两颗孤寂的心灵,开始在无边的黑暗中熠熠发光。爱情,在不经意间产生了。
也许是上天对两位有情人的眷顾。8月,哈尔滨下了一场大雨,松花江全线决堤,萧军趁乱带着萧红逃离了旅馆。
一个多月以后,萧红在医院产下了她和汪恩甲的孩子,用作费用抵押给了医院。二人开始了新的生活。于是,一段故事在那个多雨的夏日开端了。
婚后,他们的生活贫寒却也幸福。二人暂时在一家旅馆安顿下来,白天萧军外出工作,萧红在家帮他抄写稿件。闲暇的时候,两人一起探讨文学,会见共同的朋友。萧红在萧军的鼓励下,开始给一些文学刊物投稿。看着刊载着自己文章的报刊,萧红仿佛看到了希望,苍白的脸上日益有了鲜活的色彩。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可以让你对生活重新抱有信心,可以引领着你看到更为广阔的天空。不可否认,是萧军引领萧红走向了文学创作之路。
1935年,在萧军的帮助下,萧红的小说《生死场》横空出世,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萧红的名字,开始为大众所熟知。
然而,像所有的蹩脚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他们的感情却在这一刻出现了变故。
随着生活的安稳,萧军开始不断地外出应酬,很晚才回家,这令缺乏安全感的萧红不安。有一段时间,他和一个陈姓女子来往神秘,这引起了萧红的怀疑。萧红无休止的盘问令萧军很是不耐烦,争吵不断在两个人之间爆发,有一次,萧军对萧红大打出手。
爱情的飘忽不定使萧红不时有幻灭感,她不知道该如何去相信眼前这个让她深爱的男人,经常在黑夜里暗自哭泣。萧红开始用烟酒麻痹自己,甚至一度离家出走。
1938年,在短暂的和好之后,“两萧”决定分手。萧红怀着萧军的孩子与他告别。
不是不爱,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爱。在困境中能够相濡以沫的夫妻,却经受不住安稳岁月的打磨,曾是神仙眷侣,到头来却成了陌路人。也许,只有自己清楚,那些难言的遗憾,那些留下的痛楚,那些心上划下的深深浅浅的伤痕。
这时,一个叫端木蕻良的东北作家进入了萧红的生活。1938年5月,萧红怀着萧军的骨肉,和端木蕻良完婚。
在婚礼上,主婚人让萧红谈二人的恋爱经过时,萧红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我对端木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她想要的仅仅是一份细水长流的幸福吧。
然而,他们的婚姻并不被世俗所包容。端木的母亲认定曾和两个男人有过孩子的萧红是个不祥之人,昔日的好友对她刚和萧军分手就结婚的做法不理解,纷纷排斥和疏远她。她和萧军的孩子生下三天后便夭折了。
这些萧红虽然没有说什么,心中一定会多少有些无人能知的伤感。
很难说萧红与端木是否相爱。也许,更多的是想找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婚后,他们的生活很平静,没有家庭暴力的出现,也很少争吵。萧红在文坛奠定基础的《呼兰河传》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至少和端木在一起时,萧红能够有一颗安宁的心。
可是,在她最需要一双男人有力的手为她支撑起一片天时,端木从来都不在她身边。
1938年日军轰炸武汉,只有一张船票,萧红让端木先走,他果真丢下大着肚子的萧红先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端木抛下重病的萧红,加入了香港方面的抗日组织,日夜忙个不停。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端木都不曾陪在她身边。
有些人,如果在你需要的时候他总不在,那么最后,他也不会再留在你心里了吧。
萧红在弥留之际,心心念念的是萧军:“如果这个时候我给三郎发电报,不知道他是否还像当初那样奋力把我从水中救起。”
生命在一秒一秒地倒计时,她还在幻想她的三郎能够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刻将她救起。她真心爱过的男人或许只有他。
爱情永远没有真相。
萧红去世时,年仅31岁,匆忙得就像做了一场梦。离开了,梦散了,她和他也走散了。
卓尔控股阎志:从诗人到湖北首富,这是他缔造的传奇文/清如【人物名片】阎志,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曾说,我就是一个写诗的。诗人的浪漫情怀,让他总是有许多天马...
杜鹃:黄光裕背后的女人,救国美从亏损8亿到年入700亿文/清如【人物名片】杜鹃,国美控股集团CEO。黄光裕入狱之后,原本是弱女子的杜鹃代夫出征,凭借坚韧不拔的毅...
皇明掌门人黄鸣:追逐太阳的现代狂人黄鸣,太阳能,二者几乎可以划等号。在发展太阳能产业方面,黄鸣就像古代传说中的夸父一样执着而不知疲倦。不同的是,黄鸣拥抱了火热的...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一生前前后后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
饥民.不食嗟来之食 《礼记?檀弓下》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闹饥荒,粮食颗粒不收,许多百姓离乡背井逃往他乡。当时有个叫黔敖的富人在饥民来往密集的地方施舍...
土豆号船长王微:荣耀归来再度起航爱文学,爱旅行,爱云淡风轻,爱导演自己的生活。土豆网CEO王微像一个航海旅行家,在网络视频的蓝海里,历经6年多的惊涛骇浪,终于将...
一个易拉罐卖出75.99亿,55岁退休老人缘何成为红牛背后的巨头【人物名片】关玉香,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55岁,本该安享晚年,却毅然创业,一路过五...
做一条没有鳍的鱼文/孙建勇当年,26岁的菲利普克罗松在搬动屋顶天线时,触到高压线,两万伏电流瞬间将他的双臂和双腿烧成了焦炭。一个没有四肢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躺...
菲利普·科特勒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教授,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有一次,菲利普·科特勒受邀到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做有关销售方面的演讲。了解到菲利普·科特勒...
扎克伯格:从校园CEO到最年轻富翁脸谱(Facebook)申请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硅谷领军者,Facebook在投资人眼中的火爆程度...
2011经济年度人物:刘强东人物简介:1974年生,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从大学时代开始,刘强东就一直穿越在市场的波涛里,编过程序,开过饭馆,闯...
把梦想贴在右上方文/笑意飞花他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12岁开始远离父母,随亲戚到美国读书。为了生活,他边上学边打工,先后做过餐3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
那个年代的汪国真到底有多火昨天凌晨,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他的诗歌在上世纪90年代,曾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
做一头啃草的牛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科学领域,能够和他比肩的,恐怕只有牛顿和达尔文了。然而,...
褚时健:80多岁了,心还是不甘文/田朴珺因为好奇,我问了褚时健先生一个问题,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老先生的答案是:别人认为我最快乐的时候,...
尹明善:47岁创业的亿万富翁(二)坎坷人生,艰难困苦,是否反而玉其晚成?在尹明善于47岁起步创业之前,在他掘到了事业的第一桶金之前,他的人生轨迹中,又有些什么与...
励志人物:尼克胡哲,相信自己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尼克胡哲他天生没有四肢,但是,通...
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什么一、定义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陈年:我的1984或许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有关,对于1984年,陈年印象深刻。那一年的好多事陈年都记得:自己于1984年上高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陈一舟:创业成功三要素2011年5月4日,陈一舟终于站在了纽交所的敲钟台前,这一天他等了太久太久。敲完上市钟后,他花了88美元,在纽约的一家二手商店给自己买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