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孙正义:医生曾诊断我只能活5年(一) 10月1日消息,最近,软银CEO孙正义回顾了自己创业历程,并透露了自己当的如何战胜病魔的事: 初期软银的成长是令人瞩目的。在创业8个月后的1982年5月,还开始了出版业务。相当于在原有的软件(SW)流通业之后又涉足了另一个基础商业领域。开始做这项事业是有原因的。当时我们想在一个著名的PC杂志上做广告,但是遭到了拒绝。那个杂志是一个也搞软件流通事业、名叫“ASCII”旗下的,简单地说,就是“不能给竞争公司做广告”。 我决定亲自制作杂志,创刊了名为《Oh!PC》和《Oh!MZ》的信息技术(IT)专门杂志。结果却很失败。创刊号的80%左右被退货了。每本杂志每月会出现1000万日元的赤字。在主营业务中竟然出现了这么大规模的赤字,必须要当机决断。于是我对职员们这样说。 “从现在开始,我将担任出版部部长。我要大胆投资1亿日元,让杂志焕然一新。如果3个月后还不赢利,我就放手。无论是一次性投资1亿日元赔光,或是每月都出现2000万日元的赤字,然后慢慢拖到半年后放弃,所受到的损失不都是一样的么?” 首先要准确地了解读者的要求。将数万张读者卡一一分析后反映在版面上。每周我都亲自主持编辑会议。定价从680日元降到了580日元。我们甚至做了TV广告。其效果不久就显现出来了。杂志从5万份增印到了10万份,只用了3天就卖光了。之后出版事业持续成长,3年后9种杂志每月都能发行60万份。 1、“龙马和我都是剩五年” 就在我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我又遇到了意外的灾殃。1983年春天,在公司健康检查中,我被诊断为慢性肝炎,情况很严重。医疗人员说:“最多也只能活五年了。之后很难保证能否生存下去。”我感觉天一下子就塌下来了。 过去我疯狂地学习。那时距离我用满腔热情创建公司已经一年半了。我女儿还是个婴儿。需要我做的事情堆积如山。债务也有一堆。最重要的是,一直信任我的客户、同事、职员该怎么办呢? 在被确诊的第二天我就住院了。我在病床上哭了。我真的很想活下去。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只要能稍微多点时间看着我的女儿……我担心事实被知道后,银行会当场撤回贷款,所以从医院偷偷跑出去参加了会议。在那种情况下我还担心公司,真是让人寒心。 那时我再一次见到了龙马。我仔细阅读了司马辽太郎的小说《龙马奔走[竜馬がゆく]》。在我十六岁的时候让我立下大志向的便是这本书。当时感觉好惭愧。龙马在33岁的时候死去了。在他人生的最后5年里,他做了相当多的事情。这让我重新提起了精神。 “好,我也剩5年时间可活了。在这段时间,我一定可以做出一些事情,那就献出我的生命好好干吧!” 多活多长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多少激情。我回顾了自己开创事业的初衷,以及自己想做的是什么。结果是“因为想看到大家的笑脸”。女儿的笑脸、家人的笑脸、职工们的笑脸,最想看到的是顾客们的笑脸。在我所不了解的某个偏僻地方,脸上沾满灰尘的小孩正笑着仰望天空,自言自语地说着“谢谢!”,虽然不知道是对谁说。如果我能做成这样的事情,那该有多好啊。结论还是“自我满足”。(创业 www.23lz.com)华丽的语言,难懂的口号都不需要。可以让我变得幸福的路就一条,那就是掀起数字信息革命,让更多的人分享智慧和知识。就像今天的推特(Twitter)一样。 2、资金紧张和职员背叛,这些困难我都靠读书战胜了强烈的生存意志让我重获新生。 第一,战胜病魔。第二,守住我的事业。 这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在之后的3年半左右的时间里,我反复地住院和出院。因为我不能尽到最高经营者(CEO)的日常职责,所以就从别处请来了新的社长。他就是曾任日本警备保障[现在的西科姆(secom)]副社长的大森康彦。我就以会长身份退居二线了。即使这样,我也从没有想过从公司事情上罢手不管。我在病房内设置了PC和传真机及电话。在被医生骂的状况下,我开始了远程管理。还积极构思了新事业。 危机接着来了。1984年我们通过子公司开始的商品价格数据库化业务失败了。这对我们的打击很大。那段日子靠通过银行贷款解救燃眉之急。1986年所谓的“软银事件”爆发了。我一直很信赖的20名能力出色的高管和员工一起提交了辞职信。他们说是要独立出去,自己开办公司。这是背叛。但是我压制住自己的屈辱感,一直挽留他们。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他们开的公司最后还是没坚持多久就失败了。就如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背叛别人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几名员工跳到了竞争公司。客户们对此也很不满。大家纷纷反映称:“最近怎么看不到那个人了呢,真是个不讲义气的人啊!”。 3、用休克疗法战胜疾病,回归一线。软银创业初期发刊的杂志。 每当感觉自己深陷泥潭的时候,我都会打开书。这样下来,我读的书共有4000多本。这样获得了足够我受益一生的知识。软银特有的经营战略“二次方兵法”也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这是我深度阅读孙子兵法,并将其消化成自己的想法之后带来的。核心很简单。“不打败仗”。在肯定会取胜的战争中赢取胜利。战争不是赌博,而是科学和理论。还有一点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收购合并(M&A)便是这样的。大部分的日本管理者或者媒体人士们好像都不能理解我的那种战略,因为他们大都用“冒险”或者“差额利润”的来形容我。未来我将慢慢提到,每个交易(Deal)是根据多大的规划、在什么样的科学分析之下,通过前瞻多远的未来之后做出的。 那时,我的病情时好时坏。1984年,我得知了一种新的疗法。这就是Toranom虎的门医院的熊田博光博士创造的“类固醇脱离疗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通过把慢性肝炎转换为急性肝炎来提高人体内部的抵抗力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休克疗法。虽然现在可能有了更好的治疗方法,但在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很幸运的是,治疗结果是成功的。随着病毒数值大幅降低,我终于可以在1986年5月重归一线了。但是等待着我的是公司10亿日元的债务,还有与主要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


那年夏天,正在美国念大学的他刚放暑假回到香港,恰好一个电影剧组正急需一名翻译,于是他便被从事影视创作的父亲推荐到了剧组里。 年纪轻轻却性格温和、勤奋踏实的他很快...

乔布斯逝世,享年56岁忘记他给苹果带来的改变,忘记imac,忘记ipod,忘记苹果所有的一切东西。无论苹果未来的路在何方。关于苹果前CEO乔布斯的一生必然是一个...

姚奎章:从濒临破产到年营收近百亿,六个核桃如何逆袭?文/清如【人物名片】姚奎章,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六个核桃植物蛋白饮品横空出世。2...

5月3日的北京草莓音乐节,狂风一阵接一阵,可这并不妨碍张曼玉要演唱的热情。开嗓前,她边捋着乱发边自嘲:我在百度上搜,怎么在草莓节上唱歌不跑调,但是我没有搜到,所...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立平,他创立的公牛电器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端开关插座和转换器专业供应商,占据国内半壁江山,年营业额超过6.75亿元。 正如阮丽萍所说,公...

好像是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 这位记者采访我之前肯定没做过认真的准备。首先...

从俞敏洪点评牛根生看创业真谛5月15日,在杭州举行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论坛上,见到了三位大名鼎鼎的创业人物:李开复,牛根生,俞敏洪。在我看来,李是海归创业的代表,牛...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创业发家成功之路这是隆重推荐《第一家族》的大背景,作者刘亚洲老师不是用以前的文章组成这部作品,是他句斟字酌写完了这本研究专著。刘亚洲是资...

孙红雷:改变命运的第三次请求文/苇子早在几年前,当孙红雷还没有成名时,他大多数时候还都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话剧演员。有一次,他得到机会出演赵宝刚导演的一场话剧。在....

雄鹰小时候也叫菜鸟文/王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激发了灵感的导演保罗安德森决定拍摄一部全新风格的科幻电影。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和充满张力的剧情在他的脑海中一...

杜鹃:黄光裕背后的女人,救国美从亏损8亿到年入700亿文/清如【人物名片】杜鹃,国美控股集团CEO。黄光裕入狱之后,原本是弱女子的杜鹃代夫出征,凭借坚韧不拔的毅...

盛名不会缺席,执著终有回报文/禾默2005年,薛之谦通过《我型我秀》节目出道。2006年,薛之谦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专辑,他一个人包揽了6首曲、5首词的创作。...

郭广昌的复星金融帝国梦:一顿早餐开始的生意2011年9月15日,上海金茂君悦酒店内。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和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董事长MarkGrier宣布,双方合...

杨澜成功的背景揭密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她美丽、聪慧、优雅、知性,才不过30多岁,就已经实现了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的人生梦想:考上了好大学,...

2012年1月,娜仁花参演了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杨善洲事迹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不曾见过你》。在剧中,她饰演忍辱负重、平实无华的杨夫人。其中有一场戏是杨夫人的房子被...

说真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如果你知道书豪在大学时经历过的那些困难遭遇,你也不会奇怪。当世界都被林书豪震撼时。NR(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中国公司活动协调员何凯...

李善友:创业不仅仅是致富手段人心很奇怪:一个坏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觉得这个人其实也不错,很率真,仿佛忘掉了他做过的恁多坏事;一个好人,偶然做了一件坏事,...

崔万志:从残疾人到千万富翁,他不抱怨,靠自己文/清如【人物名片】崔万志,蝶恋服饰、雀之恋旗袍CEO。正常人创业都是九死一生,困难重重,那一个残疾人呢?必定是难如...

赵普:安全感先于幸福感文/陈敏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赵普少时就开始颠沛流浪,从安徽黄山到池州,转合肥,客居北京,始终在走。他从小就爱挑战个高体壮的男生,对方在沙...

罗永浩式奋斗(一)罗永浩坐在办公室里,房间拥挤而凌乱,一台跑步机摆放在角落,落地窗外是中关村最繁忙的一条街道。他创立的老罗英语几个月前刚换了办公地点,总面积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