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15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哲让中国人认识了他。这位中国年轻的高级执行官,如同坐火箭一般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升迁,其职场生涯如同一部将白领染成金领的“卫氏职场史”。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称赞卫哲富有远见,将帮助阿里巴巴企业间(B2B)公司成为世界顶级企业。
如同一个游方僧,到任何一座庙,都是半路出家,不同的是,这个半路和尚,在漂泊江湖中一路悟道,每一次职场转换,都是他克服职场短板后的一次螺旋式跃升。
A 小秘书脑袋装着总经理思维
或许在一般人眼里,他从小就是神童,数学天才。但卫哲自认普通——像其他年轻人那样敏感,面对职业选择也摇摆不定。那时,一部电影可能改变他的追求。看到一部刘德华主演的关于律师的电影,他决定去做一个律师。他还想过做作家,或者外交家……
可能是他的中学教育改变了他。那是一家英文教学的寄宿学校——后来证明,这是他职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将他定位在中国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群中。1993年从上海外国语学校毕业后,他第一份职业是做“小秘书”——在曾被称为“中国证券之父”的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身边做秘书,做一些翻译工作。
管金生的秘书很少能做满一年,所以公司上下对他也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作为秘书,老板的生活琐事都要打理好。在端茶送水这样的小事上,卫哲揣摩出很多技巧:老板喝一杯水要多长时间,讲话多就得勤倒,但是讲话很有激情的时候不要上前打断:什么时候又得带茶进去:老板的打火机什么时候没油了,该换个新的,这都得把握。
一件极普通的事,卫哲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为老板作口译。卫哲说,如果逐字逐句翻译,其中一些信息对老板并没有用处,尤其是在商业谈判中,对方言语中流露出来的倾向性远比表面意思重,但是一些翻译却在翻译过程中把有用的信息给剔除掉了。
刚开始管金生只是让卫哲翻译年报,剪剪报纸。这种小事,卫哲当成大事,做足了功夫。卫哲注意观察,在那么多的剪报中,哪些是老板看过的,以引导自己下一步工作。到后来,管金生不看剪报就吃不下午饭。
翻译工作获得肯定之后,老板开始把一些报告、演讲稿的撰写工作也交给他。开始他会出很多错误,“起初80%都会被老板批评要求重写,但是我每次都仔细研究老板不满意的地方,半年后基本不改一字。”
秘书的工作很烦琐,但是卫哲却从中学到了管理知识。比如文件的传阅,一般秘书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卫哲却会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来排序,并且把内容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
“不这么做,并没有人认为不对,但是如果能为老板的工作提高效率,那就是你分内的事。”卫哲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以老板的视角,而不是老板秘书的视角来看那些文件,你也就学到了一些管理的经验。”
在乎的是细节,因为当你是小人物的时候,能做的只有细节。当这些细节都做好的时候,老板知道,让卫哲再做复印、倒水、剪报等工作,那是屈才了。管金生开始带着他,从政府要员到企业家,认识了很多当时显赫的人物。卫哲学到了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视野开阔。紧接着,24岁的卫哲,出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副总。
B 不断寻找职业规划短板
“你真的有这个能力吗?”当上副总经理的卫哲这样问自己。那时他感觉到:“杠杆最大,负债也最大。如果能力没有达到那个位置的要求,总有一天要还债。”
果然在1995年震惊业界的“3。27”事件中,万国证券因为财务管理问题而元气大伤。从这里,卫哲看到了自己在职场的第一块短板,决定去真正的百年老店补课。
1995年,卫哲进入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工作,连降N级学习财务管理。最初,永道的合伙人对于卫哲的职位颇为伤神,卫哲主动提出:“要一个尽可能低的职位,就当财务顾问吧。”
从前,卫哲是有专车、有秘书的副总经理,现在公司却有了将近30个职位比他高的人。但是卫哲并没有感到委屈,在他看来“这也就相当于有将近30个老师可以教我。”
果然,卫哲以其天分和努力,以及在万国证券锻炼出来的良好沟通能力和开阔视野,很快就在新公司脱颖而出。当时永道规定每年升迁不得超过一次,而卫哲一年升了两次。在那里,卫哲学习到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养成了理性精神。
2000年,漫漫熊市开始,卫哲又发现了自己职场规划中的第二块短板。他辞职去了百安居,“从资本市场走向零售行业是弥补执行力的短板。有些短板不能等到发生的那天再去弥补。”
在一个全新的行业中,卫哲再一次发挥领导才能,仅仅1年时间,就升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在任的7年时间,他将公司从原有的5家分店、1300名员工,发展为在中国23个城市拥有55家分店和超过1万名员工的大型建材零售超市,使百安居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零售企业。年营业额达到近10亿美金。卫哲本人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零售连锁十大风云人物”。
对于自己每一次职业跨越的成功,卫哲都归结于他对“时代”的正确分析:“我以发展的眼光去衡量职业、衡量得失。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是减薪减酬,但我很有自信,基本进去六个月,薪酬就比原来要高。我选择的职业在当时都是冷门的,但我对它的发展充满信心。事实同样证明,我所投身过的事业都已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在出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之前的十年职业经历中,他有过四家公司的工作经历。平均每个公司工作两年半,卫哲却能保障每次跳槽都得到新的机遇。他透露自己的跳槽秘诀是:“经理人在跳槽的时候,不能全部放弃自己以前的经历,如果冲销掉自己的全部资产,从零做起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从证券行业到咨询公司,到首席财务官,再到总裁,并没有重复老路,但彼此都有关联,跨度并不很大,否则也很难成功。”“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这是他的十字箴言,也是跳槽时的最低成本。
C 经典的卫氏跳槽学
光环笼罩下的百安居风云突变,2006年7月28日,卫哲突然宣布辞职。
当时,他向百安居中国区的高管作了离职宣布,然后把向公司的通告发到了全国各地。瞬间,卫哲就收到了无数的电话和短消息,有的电话带着哭腔从很远的城市打来,卫哲难过地流下了眼泪。但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我问自己,我该补哪块短板了?”
三个月后的11月20日,卫哲“空降”至阿里巴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阿里巴巴企业间(B2B)电子商务总裁。
“今天我来阿里巴巴是弥补电子商务短板的。”卫哲很清楚,“21世纪任何一家企业要成功都离不开互联网。”
2007年初,履新不久的卫哲很谨慎。他给阿里巴巴所有国际会员发出英文拜年信,很快,8600多封贺信塞满了他的邮箱。卫哲记得非常清楚,第一封回信来自阿根廷,那位零售商非常感谢阿里巴巴。不是因为他在中国采购了什么,而是因为他通过阿里巴巴,在墨西哥采购到了需要的商品。
纯属巧合,11月5日中石油A股上市,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一天之后,阿里巴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市值近200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成为中小企业的代表。
从万国证券到永道会计顾问,再从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到阿里巴巴企业间(B2B)电子商务总裁,卫哲的跳槽可谓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这种跳槽路线,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职业范围,另一方面又很有效地利用了原来职业的经验和资本,成功地抓住了金融、咨询、零售、互联网等一个个在中国新兴的行业浪潮。每一次跳槽都是那么的经典、成功,“卫氏跳槽学”颇值得职场“跳蚤”们借鉴。
《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卫哲用四大名著概括一个成功企业要走的四个阶段。这,同样也适用于他个人。
人生的第一阶段首先要从《水浒传》开始,人要想成功,就要“脱颖而出,打破常规”。第二阶段已然形成《三国演义》之势,企业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了强劲的对手:第三阶段就像《红楼梦》,需要管理一个复杂的大家庭;第四阶段就是《西游记》,凡间已无事可做,企业和企业家都进入了一个取经、传经的阶段。
卫哲计划45岁退休,然后要学《西游记》里的唐僧取经、送经——将自己的管理心得和商海经验,传递给更多的职业经理人,传递给下一代,弥补下一个短板。
盘点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能决定个人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命运,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看看这些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是如何面对失....
都说他很幸运,出生在演艺世家,父母都是响当当的明星。但人们并不知道,他16岁成为英皇的签约艺人,并不是什么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为了替生意失败的父亲还债而签下卖身...
中国前首富刘永好的财富人生食品安全隐患、猪肉价格高居不下、鸡蛋价格上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此类报道背后,中国农牧产业隐藏的深层次困境正露出冰山一角。作为中国...
迟子建:生活并不会对你格外宠爱文/阿红44岁的迟子建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11月2日,颁奖典礼在茅盾故乡浙江桐乡乌镇举行,迟子建...
全球收入最高的CEO的传奇故事近日,雅虎董事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曝光。这份文件显示,雅虎CEO卡罗尔巴茨2010年的薪酬总额比前一年减少了75%,...
盘点那些成功的坏老板史玉柱新书最近很火。他在新书中提到,和马云在飞机上讨论企业家一定要是坏人,两人谈的很投机。事实上,不光史玉柱和马云,坏老板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盘点富豪们的第一份工作界顶级富豪如何从不起眼的小人物走向成功的巅峰,这个过程中,他们到底要付出了多少。也许,我们看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大卫默....
张亚勤:我眼中的盖茨作者张亚勤,现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曾是比尔盖茨在微软全职工作时的...
任正非,44岁两万一千元创下华为1988年,深圳。同样是从国营单位离职的王石,已经靠倒卖玉米,科教仪器发了大财。1988年,王石把自己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更名...
田中耕一: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逆袭故事田中耕一(KoichiTanaka),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一个供职于一家日本本土仪器制造会社的电气工程师,...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励志故事我为什么要请求赦免 1862年6月,车尔尼雪夫斯基主编的《现代人》杂志被沙俄反动当局勒令停刊。一个月之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住宅被搜查,尽...
隐者任正非:遭遇华为第二个冬天导语:没有人,包括任正非自己,能预料到公司今日的成就: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2011年营收2039亿元人民币。一些昔...
独行侠李一男:跳来跳去的人生电信业传奇人物李一男宣布将于近期辞去无限讯奇CEO职务。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李辞职并非缘于移动反腐案,而是未达董事会要....
那年夏天,正在美国念大学的他刚放暑假回到香港,恰好一个电影剧组正急需一名翻译,于是他便被从事影视创作的父亲推荐到了剧组里。 年纪轻轻却性格温和、勤奋踏实的他很快...
俞敏洪的励志人生俞敏洪的办公室里,一幅放大的、挂在墙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在一片长着荒草的田地上,立着两间已无人居住、摇摇欲坠的破瓦房。那是俞敏洪在江苏江阴.....
老父的孤独是儿子心中的痛 1996年冬天,是巩汉林生命中最悲痛最黑暗的时光。这年12月,他的母亲肺部癌细胞扩散到全身,住进了沈阳市人民医院,而他刚从沈阳曲艺团调...
李嘉诚:想成功要先花90%时间想失败11月21日,《全球商业》和《商业周刊》采访团队一行六人,抵达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警卫团的森严戒备下,我们踏入直抵...
蓝思科技周群飞:从流水线女工到湖南首富文/清如【人物名片】周群飞,蓝思科技创始人。从流水线女工到手机玻璃大王,周群飞身上有着一股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全....
罗永浩式奋斗(二)逝去的牛博网黄斌是罗永浩创办牛博网时的合作伙伴,认识罗永浩前,他听过老罗语录,当时觉得很有趣,就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人认识老罗。后来,他们经人介...
王建宙:一个通信老兵的谢幕生活和工作中的王建宙痴迷于电信行业,同时还是一个手机达人,随身携带5个手机是他的习惯之一无论多么跌宕起伏的戏剧都有谢幕的时候,职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