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
文/清如
【人物名片】陈来茂,南孚电池创始人。
出身闽南农家的陈来茂有着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他的经营下,南孚电池从一个7人小厂成长为中国电池行业龙头企业,连续20多年稳居国内销量第一。
在夹缝中生存
从福建师范大学毕业后,陈来茂经历了“文革”十年的蹉跎岁月。1976年,他调入南平电池厂,凭借努力从技术股长一路做到厂长。
南平电池厂于1954年由7人创立,是一个位于偏僻山沟里的落后小电池厂。面对企业发展困境,陈来茂迎难而上,通过一系列策略让南平电池厂“走出去”。
他先是制定了“少批量、多品种、低价格”的方针,然后与北京、上海等电池厂联营,用他们的牌子生产电池,在上海、北京等地区销售,同时多次进行技改,提升技术水平。
尽管改革卓有成效,但是企业只能跟在知名大电池厂的背后,加上国有企业的“桎梏”,让陈来茂觉得“自己空有一股力量,就像缚在茧里的蚕,任凭自己怎么左冲右突,就是使不上劲。”
1986年,北京、上海两个联营厂不再与南平电池厂联营,企业濒临倒闭。陈来茂想把南平电池厂“嫁”出去,成为某大厂的一个车间,可是对方根本不屑一顾。
陈来茂深受刺激,他决心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将南平电池厂做强做大。
研发碱锰电池
陈来茂考察了国外先进企业,发现美国的碱锰电池已占干电池总量的70%,而国内碱锰电池还处在起步阶段,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他踌躇满志,“要干就干大的,上世界一流的产品,一步到位”,“以开发LR6碱锰电池为突破口,打一场企业的翻身仗。”
但是陈来茂深知,要想施展拳脚,就必须跳出原有体制的束缚,创建一个新的平台。于是他四处奔走、多方周旋,于1988年成立中外合资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有了这个创业平台,资金问题迎刃而解,陈来茂顺利引进LR6碱锰电池生产设备和技术。
“当时我们提出了‘抓住机遇求生存’的口号,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解决了南孚生死存亡的关建问题。”
之后,随着BP机风靡全国,七号、五号碱锰电池的需求大幅增长,他再次果断出击,大胆实施“负债经营”,引进全国第一条七号碱锰电池生产线关键设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除了对优质产品的迅速布局,南孚的成功还得益于陈来茂“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
抓两头带中间
当时,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结构都是“两头小中间大”,即研发和营销环节薄弱,中间的生产环节相对很大,陈来茂审时度势,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发展战略。
1999年,引进外资热潮兴起,经南平市政府撮合,股东以南孚69%的股份作为出资与摩根士丹利等投资公司合资组成中国电池有限公司。
南孚进入了新的阶段,陈来茂开始重点实施“抓两头”战略,全面强化研发和营销系统。
在研发方面,他建立南孚技术中心,投入巨额费用研发新产品,研发队伍涵盖教授、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等,先后开发出20多项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在营销方面,他在全国建立了立体营销网络。截至2015年6月,南孚电池在国内有数千个经销商、200万个零售商。
2015年,在鼎晖的运作下,南孚借壳亚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一跃成为市值超过100亿的巨无霸。根据AC尼尔森数据,南孚电池连续20多年国内销量第一。
如今,南孚已是家喻户晓的电池品牌,陈来茂用自己的努力书写了一段闽商传奇。
文章来源:南财专访
科大讯飞刘庆峰:坚守梦想的语音拓荒者,18年创造出1000亿市值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一个在半导体界屡败屡战的“偏执狂” 新光董事长周晓光:从村姑到亿万富姐陈欧:10个亿之前的故事25岁之前就淘得千万级别的第一桶金,但这并不保证他接下来的路一帆风顺刘莉莉的事情能不提吗?陈欧坐在办公室里,对《创业邦》的记者说。两个月...
李善友:人生如破茧成蝶我的经历算得上复杂:做了七年的HR,又转做互联网的总编辑,然后转行去创业,现在从创业回学校当教授。所学也复杂,大学学的是数学,后来读MBA...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刚一结束,等待索要签名的拥趸就排成了长龙。大厅里人头攒动,拿到签名的粉丝欣喜若狂,好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时,一对引人注意的父子...
永不屈服任正非文/景桥先生11978年3月,春江水暖。刚当选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公,迫不及待主持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场科学...
玖龙纸业张茵:靠收废纸赚到365亿身家,她的成功源于专注文/清如【人物名片】张茵,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中国第一位女首富,投身于废纸回收行业33年,历经...
瞧,任正非这个人中国企业界的几个神秘大佬,长虹的倪润峰像个老兵一样黯然隐去,伊利的郑俊怀在经历了牢狱之灾后销声匿迹,只有任正非还在前台,在四射的狼性中延续着他的...
相传,杭州城隍庙作坊弄有一对夫妇,男的叫袁金,女的叫瓶儿。袁金常年在外做蚕丝生意,每年只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一年,瓶儿生得一女。满月之日,恰是...
罗永浩式奋斗(二)逝去的牛博网黄斌是罗永浩创办牛博网时的合作伙伴,认识罗永浩前,他听过老罗语录,当时觉得很有趣,就问身边的朋友有没有人认识老罗。后来,他们经人介...
歌手朴树成长史:北大教授的孩子不考大学朴树要开演唱会了。前几天,他妻子收到一条短信,要她的银行账号。我们也不知道票多少钱,就想给她打五千块钱过去,买两张应该够了...
力帆集团尹明善: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文/清如尹明善的前半生在贫穷和劳改中度过,后半生从零开始,艰苦创业,成为大器晚成的百亿富豪。他告诉我们: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
在一个企业里,效率和快乐总是对立的,看你选择哪一个。而栾润峰偏不信这个邪,他的答案是两者都要。 从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国内第一批MBA...
奥康集团王振滔:每一次突破式创新背后是敢想敢做的坚持文/清如【人物名片】王振滔,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敢想敢做,锐意进取,他用创新思维带领奥康完....
杨绛先生百岁诞辰之际,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专门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现场嘉宾一共两位,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是其中一位。节目中,李昕谈到了杨绛夫妇的精神境界和高风亮...
马年的央视春晚已进入倒计时。春晚是多少演员梦想中的舞台,春晚节目审核是出了名的严格,没有点真本事,甭想上春晚,想想多少明星为了这个拥有亿万观众的舞台挤破了头,但...
1926年,还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学习的陆宗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 学习的第一天,陆宗达想象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没有出现,...
感动中国沈克泉、沈昌健事迹【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获奖名片】:梦想天开【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
不励志怎么混明星1、锅炉工孙楠学生时代的孙楠囊中羞涩,为了多攒一点零用钱,就到建筑工地帮人推砖,几天下来居然挣了两百多块钱。也算是勤工俭学的模范了。孙楠的第.....
名嘴崔永元从央视辞职,在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他提前三个多月就开始备课、泡图书馆、查阅资料、制定教案,可谓精益求精。开学前一天,他想在网上多搜...
林书豪光辉背后的眼泪1、林书豪的父母并不是体育世家出身,夫妇二人的身高皆是1.68米,林书豪在高一时身高仅仅只有160公分。2、即便在1.60米高的时候,杰里米...
2011经济年度人物:王雪红人物简介:1958年出生,1981年获加州柏克莱大学经济硕士,凭借HTC(台湾宏达国际电子公司)2011年成为台湾新首富。现任台湾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