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少:“中国好舌头”的野蛮生长
文/华少
做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之后,有一次我去青岛参加一个活动,《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师对我说:“真没想到,在《中国好声音》里面,你居然可以野蛮生长到现在这个样子!”说实话,我也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
一开始接手《中国好声音》,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个节目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导师选学员,第二个阶段是学员对战。在第一阶段,主持人无非是客串而已,只有熬到了第二阶段,才会正式登上舞台,表现机会很少不说,我甚至连个“主场”的机会都没有。上海,可不比杭州的温和熟悉,里里外外充满洋气,自然是精致挑剔。放下大上海不说,人也不熟。这个节目是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联合做的,我的团队中的那帮兄弟都没机会参与其中,就我一个!
李白在《侠客行》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在直奔上海的路上,忽然有了点儿这样的感怀。可到了现场,我就傻眼了,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么潇洒浪漫,我倒有点儿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意思。
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可是专业主持人,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不能给浙江卫视丢脸。那时候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都不顺手,连麦克风好像都没有我们浙江卫视的好用,更别说什么舞台和灯光了。
不仅如此,一个主持人,只能留在台后,没有搭档,没有串词,不需要更多的展示,只是负责采访,调动学员情绪,鼓舞他们上场好好发挥,然后就和亲友团一起,分享从台上传达出来的情绪。
既然节目形式如此,我自当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但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的表现一开始就引起了那么多人的质疑。
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浙江卫视上上下下沉浸在高收视率的欢愉中,人人脸上都带着笑,谈话都离不开《中国好声音》;所有导师都被媒体追捧,他们成了这个节目最出彩的元素之一;所有学员的演出也都成为微博及视频网站的宠儿,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只有我,只有那个“戏份儿”不多、形影相吊的我,被大家挑了出来,“千夫所指”,集体否定,而且,事态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替我说一句话。
虽然我事先有些心理准备,料到可能会有不同的声音,但当事情发生时,还是抑郁到了极点。毫不夸张,我连看微博的勇气都没有,我怕看见别人评价我的词句,怕在任何地方看到我的名字。
坦白说,我在录制第一集和第二集时工作量是最大的,不仅要适应制作团队,尽快跟节目融合,还要把学员们的资料牢记于心,去和他们聊天,一起见他们的亲朋好友,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捕捉到手……
这可不是唠家常,所有这些过程都是有摄像机在拍摄的。换句话说,我一直在录节目,导师们说话的时候我在录,学员唱歌的时候我也在录,就差吃饭睡觉没被录下来了。
在第一阶段的节目中,不少人看到我和歌手的亲友团站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看着演出现场视频,偶尔我会出现一下,还是沾了亲友团的光。可怜我每集节目要出镜几个小时,到头来却只有二十几个镜头,每个镜头不超过20秒!
最令人心有不甘的是,那么多功课,那么多努力,非但没有得到肯定,反而得到了一句“不应该存在”的评价!
我当时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恨不得节目赶紧结束收工回家。唯一支撑我继续走下去的,是我一直和自己说的话:不管别人多么小看我、嘲讽我,自己不能小看自己。哪怕被公众指责得体无完肤,至少也要得到业内的承认——华少是一个专业的主持人。
我硬着头皮撑!
转折在第三集出现了。前两集播出后,节目整体反响出乎意料的好,到第三集时,节目组决定增加广告的环节。于是,就有了上一节说到的那段经历。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但我如果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这一切,是不是也算贴切?
那集节目过后,我念的那段广告被很多人模仿传播,从策划本身而言,我们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的效果,的确值得高兴。节目组似乎也认准了这个模式,希望在以后的每一集里都穿插这样的广告。
从那以后,我的工作赫然多出了一项内容,那就是念广告。以前我参加各种活动,怎么可能会有这个环节?而现在,不论我走到哪里,都必然会让我念上一段。活动主办方常常会啪地给我一个广告说:“你就照着这个,快点儿念出来就行!”
刚开始,我还会客气地提醒一下:“确定吗?念快了现场可没人听得清楚的!”
“无所谓,大家不就图个乐呵嘛!”的确,主办方图的就是乐呵。
记得有一次,因为太过疲惫,我在台上把广告词念错了,心里正琢磨着,要不要开个玩笑敷衍过去,结果台下掌声雷动,观众倒是真不介意,还一个劲儿地喊:“再来一个,广告,再来一个!”
这是什么情况?我是在念广告,不是唱歌跳舞?广告还要再来一个,还有返场,我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呢?嘿嘿,我先偷着乐会儿去。
正确选择,野蛮生长 四周没路时,向上生长 车讯网CEO海兰:一个工作狂的向上生长李琦:有梦想让人与众不同文/兮兮寒2013年10月7日,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一个大嘴巴小眼睛的蘑菇头男生,凭借其厚重中带着沧桑,沙哑中透着深情的嗓音,...
奥飞娱乐蔡东青:17岁卖玩具到100亿身家,自称是失败的赢家文/清如【人物名片】蔡东青,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四驱车、悠悠球、陀螺这些承载着8...
三一重工梁稳根:成功永远属于愈挫愈勇的人文/清如【人物名片】梁稳根,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砸掉铁饭碗到艰苦创业,梁稳根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成为中国民营....
链家创始人左晖: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文/清如【人物名片】左晖,链家董事长。链家,一个遍布全国、家喻户晓的房产中介品牌,已经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左...
黄明明:一直在路上在强调以快制胜的中国IT界,黄明明算不上资本最雄厚的一个,但绝对是最强悍的那一个。自从2000年他中断美国的学业回国投身互联网大潮开始,这个长...
刘谦:我的人生一样新奇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名长得帅气、嘴角不时挂几丝坏笑的魔术男孩,用神奇的金戒飞入鸡蛋魔术,倾倒了全世界亿万观众。这名青春活力、无限...
许成祝:一位打工皇帝的奋斗史跨国公司的中国区CEO是外人眼中的打工皇帝。除了漂亮的学历之外,要想成为人人仰慕的打工皇帝,还需要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斯伦贝...
霍英东:最苦的亿万富翁苦难的童年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然...
王建宙:一个通信老兵的谢幕生活和工作中的王建宙痴迷于电信行业,同时还是一个手机达人,随身携带5个手机是他的习惯之一无论多么跌宕起伏的戏剧都有谢幕的时候,职业生....
80后的奋斗经历:从月薪300到年薪15万从每月300到年薪15w,努力终会有回报,80后而立之年的10年回顾。看了很多朋友都说了自己的那些职场故事,我突然很想...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桥细...
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创业必须找到不断尝试的勇气文/清如【人物名片】嵇晓华,网名姬十三,果壳网、分答创始人。姬十三的创业历程就像做实验,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最终得到...
盘点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能决定个人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命运,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看看这些曾经高考落榜的名人是如何面对失....
朱德-有点力量就要帮助群众 抗战期间,一年割麦子时,一队八路军从一个村边开过,营长骑马走在前面。一位老太太很吃劲地背着一大捆麦子,从对面走过来。这时,路边有一个...
奥运商业之父:尤伯罗斯一场大雪席卷了美国的伊利诺斯州。一个美术老师对学生说:今天的作业就是画一幅雪景。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跑向室外,边画画边玩耍,场面非常热闹.....
季逸超:90后IT少年的盖茨梦2月15日,90后独立开发者季逸超在其微博称,个人获得徐小平和红杉资本投资,成立了PeakLabs以贝尔和施乐为目标的实验室。谁是...
恒力集团陈建华:化纤巨子的商业传奇文/清如【人物名片】陈建华,恒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从濒临破产的乡镇小厂,到年销售额高达3717亿的世界500强,陈建华紧抓机遇...
林书豪:上帝教导我要爱仇敌一周时间,林书豪成为美国体育界的焦点。他以优异的表现带领纽约尼克斯队连胜,从一名即将失业的球员成为球队核心。这像一个励志故事。在美.....
默多克:传媒大亨的创业历程1931年3月11日,默多克出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公里处阿德莱德的一个农场里,他在4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也是全家唯一的男孩。这是一...
年轻海归吴双艰辛创业奋斗历程我想创造更多的财富,才好做善事。为了这个理想,他大学期间便开始创业,两次失败后终于获得了新生。他,就是28岁的吴双。首次创业在四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