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9次抵押家产,26岁成就顺丰王国
他从不打广告,不见PE,接受采访……
他旗下15万员工,巨额釆购了IBM的信息、人力管理咨询服务方案和糸统,他始终做小件快递。
他是“火星人”马云最佩服的人:顺丰速运掌门人王卫。
王卫,20年前10万元起家,今天年营业额几百亿,自有货机11架;与员工分享利润,一线员工有月薪上万;一直在创新(三月没创新会觉得危机四伏);工作狂,每天工作14小时;实干,定期下基层;低调,员工都不认识他;强势,胆大,先后9次抵押家产。
顺丰,中国民营快递公司巨头。这家公司即将迎来20周年庆,但外界仍对它知之甚少,他无疑是一家另类低调的企业。
“水货佬”垄断通港快件
王卫有一句话:顺丰的一线收派员“才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也是收派员出身,做过“背包客”。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母亲是江西一所大学的老师。7岁时,王卫和家人迁往香港。高中毕业后,他不再读书,到顺德做起了印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影响,香港8万多家制造工厂移到内地,其中珠三角就占了5万多家,香港与珠三角之间的信件、货运业务量开始暴增。一开始,王卫受人之托,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夹带点儿货。慢慢地,东西越来越多,用拉杆箱也装不下的时候,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1993年3月26日,王卫拿着跟父亲借的10万元钱,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一个只有6个人的公司。同时,他在香港太子的砵兰街租了几十平方米的店面,专替企业运送信件到珠三角。王卫和员工们早出晚归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被称为“水货佬”。
“别人70块一件货,顺丰收40块”,王卫“割价抢滩”的策略吸引了大批客户,甚至带旺了冷清的砵兰街。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顺丰很快将触角延伸到广东各地。当时,顺丰每建一个点,就注册一个新公司,分公司归当地加盟商所有,这使得顺丰在几年的时间内,便将珠三角一带的快递市场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但也因这样野蛮的增长方式,顺丰一度被业内称之为“老鼠会”。
在这样的疯狂下,到了1997年,王卫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据悉,当时行驶在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货运车有70属于顺丰的业务。香港回归时,海关甚至婉拒了国企中铁分一杯羹的请求。
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强势收权抓住非典契机
1999年,王卫已淡出公司日常运营管理。但在接到一通投诉电话后,他展开了顺丰历史上的最大改变。
原来,加盟模式推广后,出于利益驱使,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有的加盟商更是自己开始延揽业务当上了“土霸王”。王卫开始强势收权。
王卫曾说:“顺丰提出差异化经营后,承包网点收回直营便遇到了很多麻烦。当时一个承包网点就是一个小王国,根治这些问题,压力非常大。”当时,曾一度传言有可能让王卫付出生命的代价,时至今日,王卫走到哪里,总有几位随行的保镖跟从。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总部,将自身定位于国内高端快递。一年后,非典爆发,人们都不敢出门,顺丰迎来转折性的发展契机。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
2003年初,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顺势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包机5架的协议,第一个将民营快递业带上天空,为顺丰的“快”奠定江湖地位。
此时,顺丰的经营思路也开始奠定。王卫坚持只做快递,而且只做小件,不做重货,与四大国际快递重叠的高端不做,五六元钱的同城低端也不做,剩下的客户被锁定为唯一目标,1kg内收不超过20元的邮费。由于坚持只做小型快递,顺丰甚至拒绝了摩托罗拉这样的“肥”订单。
2009年底,民航总局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公告,宣布顺丰航空正式获准运营。顺丰申请建立航空公司并一次性购买两架属于自己的飞机——这也是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第一次拥有自己的飞机。
2011年,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50亿元,拥有15万名员工,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20年的发展,直营模式、高端定位以及航空运输成了顺丰成功的三驾马车。
计件晋升管理15万人
事实上,顺丰发展到今天的独有秘诀之一就是它的计件工资。这样的制度保证了顺丰一线员工的高收入,高收入支撑着顺丰以快为核心的高服务质量。其收派员的基本工资并不高,但收入全部根据工作业绩提成,每个月的收入都是可以预期的,并非常稳定。
在顺丰,每个快递员都是自己的老板,因为他们的报酬全系于勤奋以及客户的认同,而月薪上万的收派员在顺丰早已不是特例。
原宅急送总裁陈平说:“顺丰的收派员和企业是分配关系,不是劳务上下级关系。这就是王卫聪明的地方,当年收权,他没有全收。当时是加盟老板不听话,他把老板收了,老板底下的员工我就容忍你,只要你听我话就行了,歪打正着了。”
一名在顺丰工作5年的司机告诉记者,今年他刚通过晋升机制成为一名真正的管理人员,顺丰对员工除了保证收入,还给员工的家属各项补贴和福利。据说目前在顺丰有一半以上的高管都是从基层收派员做起来的。
最有钱的工作狂
在顺丰优选的前总裁刘淼看来,王卫是他见过的最有钱的工作狂,这多半源于王卫创业初期保留下来的职业习惯。20年来,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再正常不过,还定期到一线收发快递。有高管说王卫是那种很有危机感的人,三个月没有创新和变革,就会让他有危机四伏的感觉。
大多数跟随王卫的高管们都评价王卫是一个很“规矩”的人。在顺丰速运集团的副总裁杨峰看来,王卫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他想做事,他办企业的根本目的不是挣钱。”也因此,王卫多次拒绝了联邦快递、UPS等海外巨头的收购。
在徐勇看来,顺丰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发展环境,不被其他利益所诱惑,在前些年多数快递企业都纷纷转型力求赚快钱时,只有王卫在埋头研究如何能够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地提高效率,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这种专业化显然是顺丰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就一直保持的核心竞争力,正因为对信息化、标准化的大量投入,顺丰很快便甩掉了其他快递公司。
这些年,王卫十分低调,接受媒体采访的次数屈指可数,网上也极难找其照片。就连顺丰的企业内刊《沟通》也从未出现过这位掌门人的面孔。
王卫还是个十分坚持自我的人。在前两年金融危机最难的时候,顺丰没有裁掉一名员工,不论在公司内部讲话里,还是在公开的会议场合,王卫经常强调“收派员才是顺丰最可爱的人”。
此外,顺丰成本高昂,王卫却对PE、VC的机构投资视而不见。行业里有这样一个传闻,“有VC想给王卫融资,但王卫始终不肯出来见面,这个VC就对外开出50万中介费价码,50万只为和王卫吃个饭”。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也在找寻王卫,付给咨询公司的佣金为1000万美元。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机遇总是有的,您或可迎合需求,或可创造需求,韧性创业,专注做事,没成就叱咤风云大事业,也可为一方诸侯;没有天意,只有人谋。(来源/投资界)
顺丰CEO王卫:做企业不只为赚钱 京东刘强东:一路向东 马云:商界拿破仑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受一位挚友之托,写了一篇题为《昼锦堂记》的文章。欧阳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把文章写好后,便命一差官骑马给友人送去。 可是到了晚上,欧阳修突...
2011年7月20日,篮球巨星姚明召开明谢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退役。退役后的姚明似乎比当运动员时更忙,他每天面对的不再是进攻、投篮和得分;而是投资、成本和收益。...
用了15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CEO卫哲让中国人认识了他。这位中国年轻的高级执行官,如同坐火箭一般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升迁,其职场生涯如同一部将白领染成金领的...
扬子江药业徐镜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将小作坊打造成700亿医药帝国文/清如【人物名片】徐镜人,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徐镜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制药。...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之后,万人空巷,一票难求,一角钱的票价,票房竟然过亿。年仅17岁、初登银幕的男主角李连杰声名鹊起,一炮而红。他出演的觉远和尚机智英...
50亿帝文/犁航今年十一档演员的豪华阵容里,黄渤的面孔频繁闪现,他主演的《亲爱的》《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黄金时代》4部电影铺满节日档,开启电影界的黄渤时代...
周杰伦:从蚁族到10亿投资人,他如何玩转商业帝国文/清如【人物名片】周杰伦,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商人。2000年,周杰伦发行了...
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20个月赚130亿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曾创造20个月赚130亿的神话,事业达到巅峰,却查出患有脑瘤。面对灾难,他不再抽烟、不再...
达尔文-人梯和路石-名人小故事 达尔文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是一曲人梯、路石精神的赞歌、达尔文的老师汉斯罗教授发现了达尔文在生物学方面有惊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便...
崔万志:从残疾人到千万富翁,他不抱怨,靠自己文/清如【人物名片】崔万志,蝶恋服饰、雀之恋旗袍CEO。正常人创业都是九死一生,困难重重,那一个残疾人呢?必定是难如...
徐小平:创业者的心灵导师创业者必须有敢死团队:一位创业者要做一大型项目,但却没有团队成员。他说团队就等他找到钱再辞职出来做。最好的创业团队,应该是两三位为了理....
隐者任正非:遭遇华为第二个冬天导语:没有人,包括任正非自己,能预料到公司今日的成就:华为已跻身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2011年营收2039亿元人民币。一些昔...
阿里CEO张勇:马云接班人,凭什么执掌4千亿美金公司?文/清如【人物名片】张勇,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单季营...
有一天,齐白石的家人看到齐老呆在画室里一直没出来,心里很是担心,齐老毕竟85岁高龄了。按照以往的习惯,齐老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今天怎么在画室里闷了那么久呢?家人...
东方园林何巧女:不甘失败,持续奋斗,卖花姑娘逆袭成为百亿富豪文/清如【人物名片】何巧女,北京东方园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巧女身高不足1.55米,却蕴藏着巨...
Takum创始人李博:我潮故我在用80后的个性打造时尚潮品牌阳光、帅气的李博被称为业界最潮的老板。这个华丽天秤男率真、个性,是典型80后的创业者。李博的理想是:...
袁隆平,会种地的大师他应该是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推崇的科学家了。当一堆人簇拥着的穿着大棉袄气质白西装的袁隆平钻进那辆黑色别克后,刚才还在维持秩序的黑衣保安开始...
王石与褚时健:一场鲜为人知的对话王石听禇时健这个天生资本家讲述橙浮人生、世情冷暖与赚钱之道。听说王石要来,86岁的禇时健上午十点多就在村口的小饭馆站着,一直等....
李娜:那一年,不得不长大文/李娜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人群中茫然无助的女孩:振作点儿,一切都会好的。但有时又觉得不必,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
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天气却如酷夏,白花花的太阳仿佛要将积蓄多日的热量一下子释放出来。麦田似火海,没有一丝风。男女老少,埋头收割的、低头挑担的、弯腰捡拾的,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