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满奋。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体格似乎很健壮,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来体弱,尤其怕冷。每当冬天来临,京城洛阳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时,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而且还要挂上厚厚的帘幕。有时呼啸的风声传入他的耳中,他都会感到冷气入骨,坐立不安。
有一天,晋武帝想要跟满奋谈论一下朝政,便派人把满奋叫到宫中。晋武帝在偏殿接见了满奋,让他在面向北边窗子的位置坐下来。虽然窗子上有琉璃可以挡风,但是毕竟琉璃是透明的,他总觉得和没有一样,仍然感到北风凛冽,寒气逼人。满奋是和晋武帝坐在一起,虽然感到寒冷,也不敢把自己的苦处说出来。晋武帝见他表情难受,知道他可能是怕风的缘故,就笑着问道:“你为什么这样怕风啊?”满奋弯下身子回答:“吴地的水牛怕热,所以见到月亮就以为是太阳,便喘起气来。臣一向怕冷,见了寒风,就像吴牛喘月一样,会冷得发抖。”晋武帝听了哈哈大笑。
我国古代江淮一带属于吴地,这里的水牛被称为吴牛。水牛怕热,喜欢泡在水里。到了晚上,水牛看见月亮,误以为是太阳,便吓得大喘起来。
后来,人们把“吴牛喘月”作为成语,比喻因为疑心而感到害怕。
【注音】wú niú chuǎn yuè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蜀犬吠日
【年代】古代
吴牛喘月这个成语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尽量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做,适当去改善。可以通过和朋友聊天,运动,唱歌等宣泄不良情绪,多想想开心的事情,多看看事情积极的一面。
毛遂自荐的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
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现在不少人对你有意见,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宋玉转弯抹角地回答说:有位歌唱家在我们都城的广场上演唱,唱...
洗耳恭听的成语故事 传说上古时代有个十分英明的帝王叫尧。他为人非常正直,处处为人民着想,而且特别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对有才的人尤其重视。有一次,尧帝听说有个叫许...
黄
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故事 “风马牛不相及”常用来比喻毫不相干的事情。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 春秋初期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声威大震,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
1 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千军万马 千军万马的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事情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梁武帝命大将陈庆之率军伐北魏,陈庆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荥[xíng]阳城...
一衣带水的故事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释义:约,协商,议定。章,条目。临时议定三条法令。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
屡见不鲜的故事 陆贾是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手下的一名说客,因为学富五车所以常常被派到各个诸侯国去,在他才高八斗的学识基础之下,经常口若悬河胜辩而回。刘邦对他一直以来...
马首是瞻的故事 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 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
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担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没有管理这么大地域的经验和能力,许多人觉得此人难以胜任。 为此,子皮征求辅助自己执政的...
柳暗花明的故事 公元1167年4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气候爽人。陆游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外出游览,沿着镜湖,踏上了去西山游览的道路。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曲起...
晋惠闻蛙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
礼轻人意重的成语故事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
【注音】mng mǔ sān qiān 【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
差强人意的故事 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一些将军常常称赞吴汉,才开始注意吴汉,还拜他做大将军...
残杯冷炙的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
【注音】yī sī b gǒu 【解释】苟:苟且,马虎。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好细。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做事认真。 【结构】主谓式 ...
有脚阳春的成语故事 宋璟,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弱冠中进士,官历上党尉、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 唐...
穷兵黩武的故事 东吴后期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千人。公元264年,孙皓当了东吴的国君,三十八岁的陆抗担任镇军大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