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徐镜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将小作坊打造成700亿医药帝国
文/清如
【人物名片】徐镜人,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徐镜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制药。他心无旁骛,笃定前行,将一个小作坊打造成700亿医药帝国。
从小作坊起步
从军队退役后,徐镜人决定进入制药行业,于是创建了一个作坊式的制药厂,即扬子江药业的前身。
创业初期,条件艰苦,全部资产只有六间平房、几口大缸、几台简易的设备和数名工人,举步维艰。
徐镜人身兼数职,既当厂长,又当泥瓦工、建筑工、搬运工。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他和职工一起动手研制、改造设备,并且到其他制药厂学习制药工艺,制药厂慢慢有模有样。
1981年,“国务院国发179号”文件规定,“严禁乡镇一级开办制药厂”,一个县只能保留一个药厂,没有规模的药厂实行关停并转。徐镜人的制药厂面临关厂的危机。
幸运的是,当时徐镜人生产的板蓝根冲剂已经小有名气,为了保留这个成果,他将制药厂改为县办,“改头换面”成“泰兴药厂口岸车间”,化险为夷。
4年后,车间产值达到一千六百万,徐镜人重新挂上了扬子江制药厂的牌子。
1988年,上海爆发严重的甲型肝炎,市面上的板蓝根干糖浆供不应求。徐镜人和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出385万包板蓝根干糖浆运往上海,他由此获得了“板蓝根大王”的称号。
传承中药瑰宝
1990年之后的3年,徐镜人遭遇变故离开了扬子江制药厂,1993年重返时,制药厂已经亏损两百多万,处境艰难。
深思熟虑之后,徐镜人决定坚持做好中药。他认为,中药是祖国民族医药的瑰宝,要将它发扬光大。
他发现,一些知名的老中医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许多良方,但能得到这些良方的病人却很少。他由此制定了“请名医挂帅,让绝技显灵”的中药开发战略。
徐镜人拜访的第一位名医是“中医泰斗”董建华。董建华在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中积累了一个治疗胃病的处方——“胃苏饮”。为了拿到这个处方,徐镜人数次北上,终于打动了董建华。
同年,徐镜人在“胃苏饮”处方基础上研制出胃苏颗粒,成为扬子江药业开发出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品。
胃苏颗粒一经推出,就迅速受到患者和医药市场的青睐,年销售额以一个亿的速度迅猛飙升。
之后,徐镜人又向其他老中医“取经”,陆续推出香芍颗粒、苏黄止咳胶囊、双花百合片等一系列中药新品,为患者带来福音。
到了1996年,扬子江药业成为江苏省综合效益第一的医药企业。
严格管控产品质量
在制药路上,徐镜人一直非常注重产品质量的管控,特别舍得在质量管控上投资。
早在1989年,徐镜人就斥资40多万购买了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仪。在他看来,质量不能马虎,必须用最好的仪器检测。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大部分企业还在观望时,徐镜人就率先决定申请欧盟GMP(国际制药工业质量生产管理规范)认证。
尽管耗时长,成本高,徐镜人还是决定投入3亿元技术改造资金,按GMP要求,将扬子江建设成一座现代化的中药生产基地。
2010年,扬子江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顺利通过欧盟GMP认证,拿到进军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2012年,扬子江药业生产的80万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正式发往德国,徐镜人终于撬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
“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这是扬子江的标语之一。徐镜人说,扬子江要做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个最大的民生。
一直以来,徐镜人坚持不上市、不合资、不负债,稳步前行。2017年,徐镜人在年终工作报告中指出,扬子江药业集团产值、销售双双突破700亿元。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几件事?做成功一件就不容易了。”
来源:南财专访
双汇集团万隆:世界500强中的“杀猪匠”,一生只做一件事 开讲啦刘劲演讲稿: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真正高情商的人,只会默默做好一件事情 别人输在想要太多,而你赢在专注一件事相传,杭州城隍庙作坊弄有一对夫妇,男的叫袁金,女的叫瓶儿。袁金常年在外做蚕丝生意,每年只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一年,瓶儿生得一女。满月之日,恰是...
尼克胡哲:上帝背着我我呆在水里可以漂起来,因为我身体的80%是肺,小鸡腿则像是推进器;因为这两个趾头,我还可以做V字,每次拍照,我都会把它翘起来。没有四肢的人生...
董卿:每一天,都不应该草草地度过文/鼹鼠前不久,很多人传言董卿将离开央视,但后来证明大家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央视很快回应:董卿在多年高负荷运转后,希望暂时放下话...
林书豪:伟大之前,他在睡沙发上周是林书豪凤凰涅磐的七天,在NBA的赛场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更被媒称其将取代姚明。这样一个猛人,在伟大之前,他接二连三被裁,没...
陶华碧,封闭的王国和低调的女王文/郭彦博在互联网上,陶华碧被90后称为国民女神。留学生群体在国外超市花高价买走老干妈辣酱,从豆豉和辣椒的香气中吃出家乡的味道。....
戴维.当有荣耀之实,不当有荣耀之名 英国化学家戴维,是一位木器雕刻匠的儿子。虽然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却贫穷不改凌云志,坚持刻苦学习,二十岁时就发现了一种能...
一位CEO的大学文/王新芳1992年,他考上了人民大学社科系,一个人从徐州坐了14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背着蚊帐、被子、褥子,带着脸盆和一个茶缸,兜里只揣了500...
朱德-有点力量就要帮助群众 抗战期间,一年割麦子时,一队八路军从一个村边开过,营长骑马走在前面。一位老太太很吃劲地背着一大捆麦子,从对面走过来。这时,路边有一个...
徐乐:28岁的互联网老兵多次创业之后,徐乐的教训是:一要专注,二要坚持。2011年4月1日,愚人节,转型后的游戏矩阵,终于迎来了第一笔收入,苹果公司结算2月份账...
复星集团郭广昌:坚持做难的事情,成就商业枭雄文/清如【人物名片】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俗话说,做难事必有所得。郭广昌总是喜欢逆流而上,做难的事情,这成为他取得...
经营之神王永庆:用心做小事就能成大事文/杨洁凤越有钱的人越抠门,王永庆有一个原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台湾企业界有一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精神领袖,早在1984...
周杰伦:从侍应生到乐坛巨星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
上帝的宠儿文/鲁先圣残疾和伤痕,也有另一种解读,可以说成是厄运,也可以说成是上帝的恩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暴自弃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奋发图强的契机。辛格尔是....
韩坤:从民警到创立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现在估值超30亿美元文/清如【人物名片】韩坤,一下科技创始人兼CEO。在风头强劲的短视频领域,韩坤连续推出了秒拍、小咖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
李安:有梦想的人才能举起奥斯卡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当年,李安失业在家,负责带孩子做饭等家务,家庭开支靠妻子的微薄收入。李安一度想要放弃电影委曲求全改学计算机。....
平凡的世界,一个路遥就够了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文革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文革。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摇身一变,成了...
申洲国际马建荣:从欠债工厂到1400亿针织王国,服装首富的背后文/清如【人物名片】马建荣,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从负债工厂到市值超过1400亿的针织王...
那个年代的汪国真到底有多火昨天凌晨,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他的诗歌在上世纪90年代,曾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
梅兰芳在几十年的艺术生计中,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成为我国传统戏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1949年,新我国建立前夕,他被约请参与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新我国建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