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不如把就业当“创业”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八十年代的人要早早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最近,80后创业标杆李想在自己的博客里这样嘱咐他的同龄人,他认为这是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 李想的泡泡网是一家从事电脑硬件、个人和办公数码产品的信息服务的网站。 他高中毕业后放弃读大学,醉心于互联网创业,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1亿以上身价,用了不过短短的四年。他的泡泡网也从最初的个人网站,发展为中国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 随后,李想被媒体定义为白手起家的80后财富新贵,新生代企业家领军人物。 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出来的,只有他们是自己滚雪球,这让风险投资大跌眼镜。 拼的是坚持和执行力 李想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认为创业的路上荆棘遍地,关键是贵在坚持。 2000年,当大多数高中同学都在念大一时,19岁的李想已经有了一个很前卫的头衔——泡泡网首席执行官。 但当时,在石家庄——李想的家乡——知道网站的实在不多。许多人以为“泡泡网”就是“泡网吧”,当时,李想去注册公司,市工商局回复,要李想去公安局开个证明才给注册。 每天,这位少年首席执行官骑单车到河北科技大学附近一间两居室民居上班,和其他3名年轻人连续工作15小时以上,饿了就泡方便面,最后李想连泡都懒得泡了,就直接啃。 此前的李想并不是别人眼中的精英人物,当他说要放弃高考立志创业时,老师连劝都没劝就同意了,“差生”李想的退出,有利于提高学校升学率。 父亲李宪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8岁的儿子说出不上学的理由,“互联网是个潜力无穷的增长市场,现在我不去占领,等我读完四年大学,早就被别人占领了。” 李想回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每到一个人员量级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个坎儿。最开始几个人在做的时候大家都做得很愉快,因为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都不觉得累。2003年注册公司以后,人数多了,大概有20个人左右,我们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自己那么多年一直做下来从来没有给别人打过工,耳朵里面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压根儿也不去想管理,觉得只要大家做得开心,踏踏实实把这个事情做好是应该的,什么管理不管理的,而且整个团队也没有什么人学过管理,所以也忽视了管理,结果一下子走了一半多的人。 我觉得,这时候就像死过一样,我们自己怎么办呢?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往下坚持。 第二天,剩下的人去大学里招聘,找来年轻人一个一个去培养,不懂管理没关系,我们去看书、向别人学习,当时我买了十几本管理的书,天天看这个东西,之后企业总算是进入了一个比较健康的发展过程。 过去我们连福利都没有想过,后来三险一金、商业保险、员工过生日各种各样的活动全都有了,虽然成本花了很多,但是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健康了。 谈到选人和用人,李想很有自己的一套。 “刚开始做汽车之家的时候,很多人给我们建议,给我们推荐了很多非常强的人,说这是哪个杂志的资深编辑、这是哪个网站的资深记者,用他们肯定能做好。当时我就拧着来,我找的全是年轻人,都是大学刚毕业的。我觉得很多时候他是一张白纸反而更好,包括这些年轻人来的时候,我更看他的心态、学习能力和把自己放的位置是否是一个学习的位置。”李想说。 在这样一种独到的培养模式下,员工在李想手下,真的就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新招进来的一个年轻人,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两个月以后,连适用期都没有过,就已经有其他的网站花6000元、7000元的待遇要把这个人挖走。 把事情做好,李想拼的还有一个执行力。李想说,我们周六、周日都上班,算下来,我们一年比别人多干5个多月的时间。我觉得可能企业的性质不同,因为我们做的是一个红海,大家拼的就是执行力。 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 从最开始的时候,李想就没想到要单打独斗,每到一个最关键的时候,总会有合适的人加入创业团队。2000年春节前,李想说服大学毕业后到深圳打工的樊铮回到石家庄,把两个人的网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网。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2004年的时候,曾有人计划出资近1亿元来收购泡泡网。对李想来说,卖掉公司,意味着23岁的他和几个创业元老都有可能得到数千万现金。然而他最终没舍得卖。 他当时发现自己要卖掉的不是网站,而是整个团队时,心里就特别痛苦,真的舍不得。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要和这个团队一起把事业做得更大,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如今,身为80后的李想领导着同为以80后为主体的员工。因为李想认为,80后也可以有责任心,也能成为行业的精英。 李想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他说,“其实我只专注于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了10年,我觉得任何人如果能在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做10年,其实也都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来。” 李想创业谈 我倒建议年轻人不如把“就业”看成“创业”,把这个“业”看成事业,利用一个好的平台,把他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学习成长的空间,以创业者的心态去对待,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一定可以创业成功的,这个成功的定义就是,你可以变成真正的精英,可以让老板对你尊重的精英,而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开除掉的混日子的打工仔。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承干,以及李承干的故事。李承干(619-645年1月5日),出生于陇西季承(今甘肃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性格聪颖。李·钱程李·...
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创业必须找到不断尝试的勇气文/清如【人物名片】嵇晓华,网名姬十三,果壳网、分答创始人。姬十三的创业历程就像做实验,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最终得到...
李彦宏的故事是一个乖孩子的完美版本。年少时,他着迷过戏曲,曾被山西阳泉晋剧团录
在陈光标四岁的时候,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先后饿死,这给童年的陈光标带来了对饥饿的恐惧记忆,陈光标决定靠自己改变命运,一定要脱贫致富。10岁上小学...
如何成为一位令人铭记于心的企业家在你成功许久之后,人们会如何记住你?恐怕你只能期盼事情如下发展了:过去的几年中,我生命中两位非常重要的人去世了。他们不是我的亲....
雄鹰小时候也叫菜鸟文/王磊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被激发了灵感的导演保罗安德森决定拍摄一部全新风格的科幻电影。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和充满张力的剧情在他的脑海中一...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宋丹丹爆料自己曾经在35岁到48岁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戏,让她很苦恼。这让我很惊奇,只以为这位大腕不屑演戏,她在春晚小品超生游击队、钟点工、昨天今...
Takum创始人李博:我潮故我在用80后的个性打造时尚潮品牌阳光、帅气的李博被称为业界最潮的老板。这个华丽天秤男率真、个性,是典型80后的创业者。李博的理想是:...
魅族创始人黄章:从厨师到魅族老板,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文/阿土【人物名片】黄章,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魅族科技董事长。8月8日,魅族16系列旗舰在北京发布,这款...
1975年5月的一天,26岁的夏伯玉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途中,因将睡袋让给体力透支的西藏队友,双腿严重冻僵不得不截肢。 没有双肢,走路都困难,更不用说登山了,...
信义玻璃李贤义:曹德旺最强对手!靠一块玻璃年入147亿文/清如【人物名片】李贤义,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提到玻璃大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曹德旺。其...
任正非:两万块钱创华为,差点跳楼在他身上有很多标签:低调、偏执般的勤奋、目标明确、危机感。对很多传闻,他从不否认,也不澄清,只是脚踏实地去经营,并和外界保持距离...
沙钢集团沈文荣:2210亿营收的钢铁沙皇是怎样炼成的?文/清如【人物名片】沈文荣,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从一个小型轧钢车间,到营收2210亿的世界500强,沙钢集...
李想:不如把就业当创业不是海龟,没有学历,在风险投资家眼里,李想的创业显得有些另类。如今,在专业IT网站排名靠前的五家,除李想的公司外,都是靠几千万美金的投资砸...
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他就是梁...
永辉集团张轩松:一路拼搏,一路创新文/清如【人物名片】张轩松,福建永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起步,到区域性生鲜零售龙头企业,永辉超市已经走过了2...
冯仑:学历、能力、理想观众: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什么是金牌?冯总你觉得呢?冯仑:我觉得理想是王牌,它是价值观。一个人引导你的绝对不是关系,这些都是偶然性。我...
李彦宏炼成记位于北京上地的百度搜索框大厦在9月的阳光下温厚而静谧。走入大厅,北墙大屏幕里实时显示网民关注指数的折线无声地起伏,宛如一幅搏动着的心电曲线图。...
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什么一、定义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董明珠:吃苦的工业精神坐在记者面前的这位搏击商海20年的铁娘子从容淡泊,从普通销售业务员到知名女企业家,董明珠说,要有吃亏的工业精神,这在这个人人想赚快钱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