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炼成记” 位于北京上地的百度“搜索框”大厦在9月的阳光下温厚而静谧。走入大厅,北墙大屏幕里实时显示网民关注指数的折线无声地起伏,宛如一幅搏动着的心电曲线图。在外界看来,这家创立不过十余年的公司活跃而神秘,并且似乎总在不经意间就搞出些让人吃惊的“大动作”: 9月2日,百度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首页变脸,在“一人一世界”的理念之下,每一个网民的搜索应用都成为完全个性化的体验,与之相应,众多开发者和创业团队也憧憬着百度开放首页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会; 再算上8月上旬,奖金达百万美元之巨的百度最高奖颁给了一个10人小团队,“小团队做出大事业”的互联网基本精神一夜间被重提为IT业“热词”; 细心的网友察觉到,百度对外的形象传播也正发生着变化。一段清洁工父亲借助百度工具模仿杰克逊的视频在微博上“转疯了”,在视频的最后,“平等的成就每个人”成了百度的新注脚…… 在《财富》杂志9月13日最新出炉的2011年全球“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评选中,百度名列第4,首次入选该榜单即在上榜的28家科技行业公司中排名最高。与百度十年间来令业界侧目的发展速度、几乎持续翻倍式增长的市值与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创始人和掌舵者李彦宏多年以来一直不变的低调和内敛。李彦宏引领下的百度周而复始屡创新高,与整体经济环境的频繁震荡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李彦宏而立之年来的生活轨迹,也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中国互联网格局变迁图。在这期间,李彦宏数次被推上历史的焦点。 2005年8月,百度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一举创下涨幅353.85%的奇迹。“当时公司所有的人都兴奋的近乎疯狂了,因为这实在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许多亲眼见证百度成长历程的老员工都对那个时刻记忆犹新。但就在这个时刻,为此忙碌了数月的李彦宏回国的第一件事,却是发出了一封后来被奉为管理经典的内部邮件——“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语气一如往常,丝毫没有上市后的得意之情。此后,李彦宏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极少在媒体露面。 作为一名有着海外留学背景的CEO,李彦宏区别于阿里巴巴马云的激情四射,也不同于以水自比的腾讯掌门人马化腾。在一些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地方,他往往有着常人摸不透的偏执,百度迄今专注于做独立搜索引擎便是李彦宏执拗的选择。“它走了一条比较艰险的道路,别人不愿意走的路,今天成为第一,这是它核心竞争力的回报。”资深互联网专家谢文说。 2003年,互联网市场在经历过泡沫破灭后再度回暖,很多公司开始追随热钱的喜好试水互联网增值新业务,投资人们也再次劝李彦宏进行尝试。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李彦宏不但没有心动,反而坚持专注搜索,并将精力投向了看似没有任何盈利前景的“贴吧”。“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这是一个荒唐的主意,但出于对Robin的信赖,还是同意了他的决定。”当时百度的一位投资人说,“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仅仅半年多时间,贴吧的流量就从500万扩大到了3000万,占到百度当时流量的11%。” 后来,李彦宏曾在清华一次演讲中谈到这段历史,“当时中文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但内容总量还是非常少,所以搜索引擎能搜到的结果就很少。是我们技术不行么?不是,网上没有内容,技术再好也没有用。”贴吧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中文互联网内容,很多搜索者来到百度,寻找需要的资料,同时贡献别人想要的内容。(励志一生 www.23lz.com)现在回想,贴吧其实是最早的用户创造内容的Web2.0产品,相比于2004年这个概念的提出,百度提前了一年。在李彦宏心目中,百度的超前意识却不是最值得自豪的,对用户需求的满足远胜过于其他任何事。 2009年10月,同类的事例再度出现。在百度决策原有竞价排名系统与新一代商业产品“凤巢”切换的战略会议上,李彦宏出乎预料地宣布了他的决定:“凤巢一定要切换,切换的时间就定在12月1日!”这比切换计划整整提前了半年。“这是在百度的心脏上动刀子!”负责整个凤巢项目的商业运营副总裁在会后这样告诉李彦宏。面对如潮的反对之声,李彦宏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谢谢你们把所有的风险告诉我,让我更有信心做这个决定,我只有一句话留给你们——成功了,你们是功臣;失败了,我来担责任。” 就像李彦宏此前经常会有的那些连身边工作同伴想都不敢想的预言,或是当时被几乎所有人认定是疯狂的事情一样,他对“凤巢”切换的决策最终被时间证明是对的。得益于凤巢切换,百度股价一路飙升至今。 所以,这位冰火相融的企业家似乎总是让人看不透,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其实李彦宏的所言所行都统一于他本人内心的至简法则。就像他常常让创业者问自己的三个问题:“第一,如果现在的状态跟你想要达到的状态有很大的差距,是不是还能保持信心?第二,当你遇到大的困难,当你有很强大阻力或者强大敌人、竞争对手的时候,是否还会坚持?第三,当你有很多诱惑的时候,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在百度过往的轨迹里,李彦宏已经以自己的节奏,给出了他的示范。 对于很多老百度人来说,对李彦宏判断力的信任固然是他们坚定追随的原因,但李彦宏的淡然和自信,仿佛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能让他们在瞬间平静,并觉得自己也从内心开始强大起来。时至今天,在百度还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位管理层正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焦虑不已,推门进入李彦宏办公室,却看到桌上盛着一筐洗好的杏子。“尝尝,这是我自己种的。” 古印度先哲说,过往的每一个足印,都是对未来的铺垫。行走世间,无非修炼,不在于证明给别人看,而在于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向哪里去。 在百度股价以最高每股132.58美元的价格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一的企业时,李彦宏在百度贴吧上与网友们探讨的,是“广玉兰和大流苏桩嫁接的桂花在北京能活吗”,以及“求购8米以上白皮松”的话题。“Robin又开始种菜了。Enjoy!”贴吧网友们津津乐道地搭起万丈高楼。很快,人们又发现,李彦宏面对采访的镜头谈起人才培养时,会说“人才就像树木,欲成参天之势,必须有根”。 十多年前,当李彦宏还在硅谷做工程师时,他也喜欢写程序之余,在自家后花园里种一些西瓜、黄瓜、山茶花、葡萄之类。相比较那时候饶有兴致地“看到西瓜籽长成西瓜,很有成就感”的快乐,如今李彦宏在庭院之中显然悟到更多。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有万里山川之势,这便是不惑之年活得通透的李彦宏。
郑耀南:从保安到39亿身家,东莞富豪的商业密码20年前,一个小保安,从老家带了500元到深圳闯荡。现在,他是都市丽人的老板郑耀南,每年营业额达60亿元。20年间...
罗永浩:从网络红人到创业家罗永浩坐在办公室里,房间拥挤而凌乱,一台跑步机摆放在角落,落地窗外是中关村最繁忙的一条街道。他创立的老罗英语几个月前刚换了办公地点,总...
首富梁稳根117万倍创富路不是李彦宏,不是黄光裕,更不是宗庆后9月7日,由胡润研究院制作的2011年中国百富榜中,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7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成...
张佩禹,90后打造互联网零食王国文/王世宁、倪磊佩禹,一个敢想敢做的90后。在他身上,折射出的是追求自由、有趣生活的光芒:可以为喜欢的事业拼尽全力,不会为不喜欢...
张黎刚:我不是最聪明的但肯定是最勤奋的我24岁去的哈佛,在哈佛读研究生第三年的时候,碰到张朝阳,聊了几次。我甚至记不清是他问我要不要加入搜狐,还是我问的他要不要...
陈一舟:我是牛奶中的青蛙数月前刚刚通过上市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马上就要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新战役,让陈一舟有点心烦:还没怎么过上好日子,又要摸爬滚打进入下一场战争了。...
秦乔红:铸铁成花,一个弱女子的成功之道文/竹尚子在2017年的春天即将盛大绽放之即,笔者再次见到了秦乔红。短短三年的时间,一个说话像春风掠过水面般柔软舒缓的弱女...
最差女主角的获奖感言文/张达明1981年,美国设立了与奥斯卡金像奖意义完全相反的一个奖项金酸莓电影奖,它是专为那些被评选为最差影片、最差导演和最差演员等所设立....
网易CEO丁磊:创业只是按自己的意图做事但愿旗下有道能够成为搜索引擎行业中的佼佼者,并将不遗余力的在搜索方面进行投入。同时,丁磊也表示不排除通过吞并或收购的方....
刘同的青春:也曾迷茫,也曾孤独文/上官云、王鑫凭着独特的观点和小清新式的写作,刘同在80后、90后读者中很有人缘。继2013年推出《谁的青春不迷茫》畅销百万册后...
任正非:低调的华丽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
85后屌丝唐军,两年混进马云朋友圈当你还在朋友圈刷马云的时候,东莞一个1987年出生的小伙,白手起家,用两年时间成功闯进了马云的朋友圈,甚至跟马云、史玉柱、柳传...
顺丰CEO王卫:做企业不只为赚钱在中国快递行业,顺丰速运近年来无疑让人侧目。自2011年10月8日起,对部分线路快件价格进行小幅调整,平均调幅2%4%。。作为快...
什么叫九龙杯?为何要惊动周恩来呢?这得从上海锦江大饭店藏有一套我国举世罕见、别具一格的精美九龙杯说起。 九龙杯玲珑古雅,杯上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其中杯里有条...
冯仑:学历、能力、理想观众: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什么是金牌?冯总你觉得呢?冯仑:我觉得理想是王牌,它是价值观。一个人引导你的绝对不是关系,这些都是偶然性。我...
长隆集团苏志刚:从卖猪肉到身价130亿,他的秘诀是?文/清如【人物名片】苏志刚,长隆集团董事长。苏志刚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卖猪肉、开餐馆、办动物园他敢想敢做,勇于...
1926年,还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学习的陆宗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 学习的第一天,陆宗达想象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没有出现,...
田中耕一: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逆袭故事田中耕一(KoichiTanaka),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一个供职于一家日本本土仪器制造会社的电气工程师,...
辛夷坞:尝试出来的金牌作家文/李静随着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原同名小说的作者,80后金牌作家辛夷坞也成了新闻媒体、众多读者和网友追逐的热点,...
瞧,任正非这个人中国企业界的几个神秘大佬,长虹的倪润峰像个老兵一样黯然隐去,伊利的郑俊怀在经历了牢狱之灾后销声匿迹,只有任正非还在前台,在四射的狼性中延续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