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莫及[biān cháng mò jí],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左传》,释为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派公子冯出使晋国。
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经郑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不把宋国和郑国放在眼里,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和郑国。
临行前,申舟担心地对楚庄王说:“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关系不大;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他们杀死。”
楚庄王说:“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敢杀你,我就替你报仇。”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晋景公仍然犹豫不决,他说:“人家有难相求于我们,我们竟不加理睬,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我感到耻辱。”
伯宗进一步劝道:“这算不了什么,山林沼泽里难免有污垢疾害,就是美玉也难免有斑点。因此说,国君有时不免要含耻忍辱,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成语】:若石惨死 【注音】:ru sh cǎn sǐ 【释义】: 只要保持高度警惕,常奋不懈,再凶恶的敌人也无机可乘:如

多多益善词语解释1、

【拼音】gun shān di l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时,东海有大鳌能顶着蓬莱仙山到沧海到处游玩,这事传到一群红蚂蚁那里,他

成语故事见怪不怪宋朝文学家洪迈写了个《姜七家猪》的故事: 有个叫姜七的人,以开旅店为生。 这年春天,姜七常常听到自家后院有隐隐的哭声,很悲伤。开门去看却什么...

成语故事东山再起东晋时期,有一个叫谢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枕戈待旦的典故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

成语故事受宠若惊的故事 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中下、中中、中上,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

尔虞我诈[ěryúwǒzhà],汉语成语,中国古代典故,语出《左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后延用为成语,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

不寒而栗(bùhánérlì):指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成语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西汉武...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据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拼音】:p zhī b cn,mo jiāng yān f 【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

【拼音】p b fēi q 【出处】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因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

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后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能说不大。可是

成语故事的书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由来已久,流传广泛。成语故事的书则是专门介绍成语及其故事背景的图书。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学习成语的途径,还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

成语故事晨钟暮鼓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建立了东汉政权,但全国尚未统一。当时,蜀地的公孙述也想称王称帝,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有一个实

禅宗用语,说明人的智慧因阅历而增加。佛教既主张万法唯心,也极重视实践的验证,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

【拼音】niān huā rě cǎo 【成语故事】贾琏的女儿生病,他离开王熙凤独居,但寂寞难奈。突然想起酒头厨子多官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