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17位华人巨富的第一桶金真相 很多成功创业者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并不一致。 人们大多喜欢津津乐道于成功者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中的种种艰辛视为“调味品”——能更进一步强化传奇性。当我们尽可能还原那些成功者早期的奋斗历程,试图找到所谓“第一桶金”的秘诀时,发现曲折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传奇并不存在。 与如今有些刚起步的创业者动辄提出“下一个Google”诸如此类的宏大目标相比,很多成功者在创业之初的想法都很简单,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生活艰难或者想改变自己的现状。1980年,远东集团创始人蒋锡培在高考落榜后,拒绝复读、执意去杭州学习修理手表时,他的目标不过是赚够5万元。也是这一年,四川新津的刘氏四兄弟本来都有较为稳定的工作,但老二刘永行为了能让哭闹的儿子吃上肉,春节时上街摆了个电器修理铺,看到其中赚钱的机会才刺激了兄弟们的创业欲望。 苦难的确是一种珍贵的财富。“超人”李嘉诚少年时经历了家道中落、背井离乡、失学、伤父之痛,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打拼,从学徒成长为华人首富。已经逝去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出生贫寒,小学毕业后便离家做工,几经挫折后奠定了台塑集团的伟业。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都曾因所谓“出身”问题而遭遇磨难,但正如宗所言,这都为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成功的创业者都善于抓住经济发展大势,瞄准其中的大机会。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和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在1980年代初不约而同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启动,最终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配件厂商。王永庆也借助二战后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不仅从木材生意中真正完成了原始积累,还成功转型到石化行业。(励志电影 www.23lz.com)施正荣则凭借自己多年对太阳能的研究,看到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创立了无锡尚德,成为行业领导者之一。 综观上一代创业者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最初的起点乃至掘到“第一桶金”的爆发点,与后来真正做大的主业大多并不一致。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商业环境趋于成熟,新一代创业者起步之初就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少走了很多“弯路”。王传福就凭借自身电池技术的积累,创立的比亚迪很快成为业内领先者,并逐步扩张到电动汽车领域。 为了找到方向,很多人在创业之初都经历了苦苦摸索,不断进行灵活调整,才逐渐明晰了主业。如今已成为本土教父级企业家的柳传志,在刚刚下海之时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为了生存下去,卖过旱冰鞋、电子表,还因倒卖彩电被骗。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尽管看准了搜索的未来,但最初也找不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先后学习过美国的Inkotomi、Akamai Technologies、Verity、Google等多家公司,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跨国企业创业初期的典型状况,比如惠普就是从一家什么业务都做的咨询公司起步。 创立之初是一家既做系统集成又做软件开发的所谓外包公司,QQ不过是随项目赠送的副产品,马化腾还一度想将如今带来滚滚财富的小企鹅卖掉。丁磊在最低迷的那段日子里,也想把网易出手。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或许这才正是创业中的真实写照:彷徨,迷茫,无助……但他们都最终坚持下来,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标志。 马化腾与丁磊这一代无疑要幸运得多:更宽松的环境,更平等的发展机会,有风险投资机构等资本助力,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增强实力并迅速放大财富……美邦服饰创始人周成建是靠一粒粒纽扣起家的,刘氏四兄弟则卖着鹌鹑蛋赚一分分钱,他们的原始积累显得漫长而辛苦。相比之下,丁磊创立网易不过3年就实现上市,又3年后成为中国的纸面首富;施正荣创立无锡尚德5年后登陆纽交所,也占据了首富之位。 英国人胡润在当年想出制作中国富豪榜的创意时,不知是否预料到“财富”的话题竟然在中国能引起巨大的争议,“原罪”、“灰金”乃至“黑金”成为媒体和民众的关注焦点。不可否认的是,胡润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财富”的重新认识,对于财富的合理渴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创业之路。与此同时,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又对财富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新近者如曹德旺,以自己家族所持福耀玻璃股权的70%成立慈善基金会,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
后面的17篇文章分别介绍这17为励志人物的财富故事,看他们怎样挖掘他们的提一桶金,来开启他们的财富人生。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一定可以找到成功要素,为我们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演员李赞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9级本科,因2004年央视独播剧《还是好日子》中的苏翔被大家认知,随后出演包括电视剧《温柔的背叛》《五号特工组2》...
辛夷坞:尝试出来的金牌作家文/李静随着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原同名小说的作者,80后金牌作家辛夷坞也成了新闻媒体、众多读者和网友追逐的热点,...
无疑,白百何的大小银幕形象一直是大众尤其是中国男人喜欢的现代纯情小妞的范本。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她是多情又纯真的大院少女乔乔;在《我的青春谁做主》里,她...
奥飞娱乐蔡东青:17岁卖玩具到100亿身家,自称是失败的赢家文/清如【人物名片】蔡东青,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四驱车、悠悠球、陀螺这些承载着8...
鲁花集团孙孟全:一颗花生榨出百亿龙头,背后的奋斗与坚守文/清如【人物名片】孙孟全,鲁花集团董事长。从一个小作坊到百亿龙头企业,鲁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花生油第一....
马云创造阿里巴巴帝国秘诀一:学数学不如学英语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目标北大,只考上杭州师院;三年高考,一年数学成绩1分,一年成绩19分。大学毕业后,马云当了6年...
南孚电池陈来茂:敢于冒险,勇于拼搏,将一个电池做到市值100亿文/清如【人物名片】陈来茂,南孚电池创始人。出身闽南农家的陈来茂有着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在他...
王雷的前30年,是一段典型的精英女性成长+挑战自我极限的历史,始终遵循着社会认可的卓越人生轨迹前行: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赴美读研,经历过创业后,在全球一流的...
郑板桥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的书画,其实他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也值得我们敬佩的。 他曾经托人在家乡花十二两银子买下一块地,打算将来做墓地用。...
IT大佬奋斗史:马云蹬三轮送书,刘强东创业遭女友嫌弃马云,1964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2岁时,马云买了台袖珍收音机,从此每天听英文广播,对英语开始感兴趣。1...
高光时刻 2001年8月28日:大运会首夺金牌 2002年7月:打破亚洲纪录 2002年10月9日:首夺亚运会金牌 2003年3月16日:破亚洲室内纪录 201...
陈天桥:财富游戏娱乐未来陈天桥个人简历1973年出生于浙江新昌1990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1993年提前一年以优异成绩从复旦毕业,进入陆家嘴集团总裁办1994年...
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
许家印:父亲送我的那块梅花表许家印,男,汉族,1958年10月9日出生,河南周口太康县人,中国着名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恒大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广州恒...
罗永浩等待成功文/朱晓培罗永浩越讲也兴奋,最后他哽咽了起来。我感觉我们要卖疯了。他对着深圳春茧体育馆里上万个观众喊道。如果有天卖了几千几百万台,所有人都在...
李善友:创业不仅仅是致富手段人心很奇怪:一个坏人,偶然做了一件好事,人们就觉得这个人其实也不错,很率真,仿佛忘掉了他做过的恁多坏事;一个好人,偶然做了一件坏事,...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而且还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 在他任杭州刺史期间,由于他为官清廉,再加上他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因此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平凡的世界,一个路遥就够了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文革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文革。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摇身一变,成了...
什么叫九龙杯?为何要惊动周恩来呢?这得从上海锦江大饭店藏有一套我国举世罕见、别具一格的精美九龙杯说起。 九龙杯玲珑古雅,杯上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飞龙,其中杯里有条...
1926年,还在北京大学国文系学习的陆宗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 学习的第一天,陆宗达想象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并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