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的下一站:从企业家到专职慈善家 全球最早捐股的有3个人,2005年是牛根生,2006年是巴菲特,2008年是比尔·盖茨。 在老牛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 老牛下一站都围绕公益慈善事业展开,其中也包括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成长、发展,让更多的企业家能够成才,为国家挑大梁,为经济作贡献。 2011年6月10日,牛根生辞去中国蒙牛董事局主席一职。蒙牛乳业公告称:牛根生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实现数年来之夙愿,故辞任董事局主席,但仍任非执行董事,并继续参与本集团之策略规划。 牛根生1958年1月25日生于呼和浩特。出生不久,生父母为生活所迫将其卖入养父母家。20岁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25岁进入乳业工厂,从基层员工干起,直至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同时也是伊利创始团队成员),并将伊利打造成当年的“中国冰淇淋第一品牌”;1999年创立蒙牛,并在几年间将蒙牛打造成中国乳业冠军。 从一名养牛工人到中国乳业巨擘缔造者,与牛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如今却在蒙牛为自己乳品行业职业生涯画上句号,老牛这样的一个结果令很多人感到惋惜,但也传出了部分人质疑的声音。 曾经行业巨擘 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9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9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400多个品项。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的确,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唯一获奖的大陆品牌;(创业 www.23lz.com)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执掌现代牧业? 日前,老牛被指可能执掌现代牧业,这个消息又引起人们对老牛下一步的猜测,这个一辈子与牛脱不了干系的“中国乳业教父”是否会继续他的乳业之路? 据知情人士透露:老牛2003年、2004年就开始筹备建设大型和超大型牧场,并且也是创立现代牧业的最早倡议者,但他那时候是蒙牛董事长和总裁,倡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蒙牛解决优质奶源,为蒙牛后续发展而稳固链条。由此可以断定现代牧业最初的创办虽然是老牛倡议的,但也只是出于蒙牛的立场,且早已诞生。 就现代牧业的股权关系来分析,蒙牛持有少量股份,现代牧业的股权与老牛个人没有任何关系。 现代牧业自创建以来,一直都是独立运作机制,与蒙牛也只是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蒙牛没有对现代牧业的管控权,老牛也从未涉足过现代牧业的任何管理。 以上众多信息表明,老牛没有也不会去执掌现代牧业;况且,已经明确表示退出乳业的老牛肯定不会出尔反尔,因为这不符合他的“牛脾气”。 那么,这个曾经叱咤我国乳品行业的教父级人物不做乳业做什么? 专职慈善家 其实老牛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乳品行业之外的另一个身份——公益、慈善、环保事业的推进者,他梦想成为慈善家。 老牛的慈善事业其实早已响彻国内,并且老牛也明确表示要在50岁的时候完成由做企业到做慈善的转型。 早在1999年至2005年担任蒙牛总裁期间,老牛就把自己过半年薪散给了员工、产业链上的伙伴以及困难人群。2004年底,他创立“老牛基金会”(前身为“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2005年1月,他与家人宣布将自己及家人持有的蒙牛股份全部捐出用于公益慈善事业。这一开创性的慈善举动,为老牛赢得“全球捐股第一人”的美誉,并于2010年被中国慈善排行榜授予“中国慈善事业终身成就奖”。 全球最早捐股的有3个人,2005年是牛根生,2006年是巴菲特,2008年是比尔·盖茨。世界财富大亨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也已经坚持多年慈善事业。盖茨承诺把大多数财富用于自己和妻子梅琳达创办的慈善基金会,巴菲特则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老牛与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被并称为“全球四大捐赠巨头”。 目前,老牛基金会已将“环境保护”列为主要公益方向,同时兼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救灾帮困等其他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 在老牛看来,慈善已从扶贫济困、赈灾援助、社会福利的领域扩展到关爱自然、关爱地球。所以,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他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他说:“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个规划,前半生创造经济财富,后半生恢复和保护自然财富。” 总之,老牛下一站,都围绕公益慈善事业展开。 中国民间慈善力量还不是很强,国内慈善文化至今仍不够成熟。老牛作为我国大陆第一个由企业家个人捐资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的掌旗者,还会面对很多挑战,希望老牛能不负众望,完成从“中国乳业教父”到“中国慈善教父”的华丽转型。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文/清如【人物名片】吴欣鸿,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略显稚气、纯粹,完...
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为了证明华人在极限运动方面的能力不比外国人差,而勇敢地学习高空跳伞、翼装飞行等极限运动。在不断的努力下,她不仅成了美国跳伞协会里华人级别最...
他是《十七岁不哭》里的简宁,他是《士兵突击》里的吴哲,他是《北京青年》里的何东,他更是《麻辣女兵》里的陈雄他就是李晨,年龄不大,却已经历年少成名、跌落谷底、渐有...
最差女主角的获奖感言文/张达明1981年,美国设立了与奥斯卡金像奖意义完全相反的一个奖项金酸莓电影奖,它是专为那些被评选为最差影片、最差导演和最差演员等所设立....
宜华集团刘绍喜:从0到700亿,中国木业大王的经商之道文/清如【人物名片】刘绍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绍喜,被誉为中国木业大王,将宜华从一家简...
谭嗣同-英雄视死如等闲-德育名人小故事 世间万物抵春秋,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首充满了忧国忧民的诗,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所作。 ...
宗毅:一生一定要做一件很酷的事这是一个传统与未来交织的时代,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出现了许多大公司,但是对很大一部分人而言这是一个灾难的时代,有不少大...
前不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邀请了原著名央视主持人杨澜给厦大学子开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当有人问她选择在事业的顶峰毅然去外国读书是不是一种心计时,杨澜讲了她所...
她本出生于富商之家,过着一种平静奢华的生活,却因为丈夫经商不在家,不忍寂寞,断然去外面寻找性福;她和三千个男子上过床,喜欢在旅馆裸睡,她是民国第一位身体写作的先...
双色人生文/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份人生简历:他,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魏尔,是7个月的早产儿。父亲早年离家出走,母亲脾气极坏。他从小体弱多病,4岁时...
解密陈发树83亿资产的运作路径10月21日,陈发树离开北京回到福建,继续他的工作。此前一天,他宣布捐出个人资产的45%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在陈发树看来,他不想把...
周杰伦:从侍应生到乐坛巨星如果你从事教育工作,你可以不喜欢周杰伦,但是你却不能不知道周杰伦。因为你的学生一定都知道他。这个有点沉默、家世平平的歌手,用他的音乐....
他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如今身价376亿!2015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中,蔡崇信以59亿美元(376亿人民币)身价名列第38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蔡崇...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嫁给许雅钧之前,小S最大的梦想是做个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当时,她凭着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与无所不敢的大胆风格,成为金牌栏目《康熙来了》的资深主持人...
曹国伟:除了自己没有对手西方有一句谚语:若想创造一个世界,必先毁灭一个世界。你很难判断这句话是赞美,还是批评,尤其是当人们用它来评价新浪CEO曹国伟时。这个在新...
奥飞娱乐蔡东青:17岁卖玩具到100亿身家,自称是失败的赢家文/清如【人物名片】蔡东青,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四驱车、悠悠球、陀螺这些承载着8...
拼多多黄峥:饱受争议的他如何野蛮生长文/清如【人物名片】黄峥,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拼多多上市之后,黄峥的日子并不平静,卖假货、傍名牌等争议不断,公...
陈一舟:创业成功三要素2011年5月4日,陈一舟终于站在了纽交所的敲钟台前,这一天他等了太久太久。敲完上市钟后,他花了88美元,在纽约的一家二手商店给自己买了块...
费尔巴哈.宁居僻壤不屈膝 -德育名人小故事 1828年,费尔巴哈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到爱尔兰根大学当了讲师。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一文。这篇反对基督...
5月3日的北京草莓音乐节,狂风一阵接一阵,可这并不妨碍张曼玉要演唱的热情。开嗓前,她边捋着乱发边自嘲:我在百度上搜,怎么在草莓节上唱歌不跑调,但是我没有搜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