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董明珠:至目前没出现失误
在走马灯般轮换的商界女性排行榜当中,董明珠这个名字不仅无可争议地一再上榜,而且从来不曾离开过舞台中央。她所领导的格力电器目前是中国制造业中最成功的公司之一,这一行业头把交椅的位置甚至在过去16年间都未曾撼动。但她总是一再强调自己与其他女性企业家的差异——“我的女性意识并不强烈,一个与男性同样可以实现自己价值的人,不存在什么超强的胸襟和魄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毫无女性特征,甚至可以说,她具备着恰到好处的审美能力。当摄影师拍照的时候,她对我说,有点担心当日穿得不够好看。次日再约她做访问时,她换上了一身米色羊绒套裙,优雅地勾勒出这个年纪并不多见的匀称身材——她曾经向《中国企业家》杂志说起过,“自己适合穿米色”。 对于一段励志故事,人们都会格外留意起点。董明珠对公司文化的建立来源于自己的独特经历。20多年前,生活的剧烈波动以不容防备的姿态呼啸而至,30岁丈夫病逝之后,她将年幼的儿子交由母亲看管,进入了这间公司,当时格力还被叫作“海利”。不出两年,以销售经理身份进入格力的董明珠,令当时处于“销售洼地”的安徽,一举攀升至占公司总销售额十分之一的重要区域。 “传奇营销员”仅仅是她杰出履历的开始。10年之后,她成为了这间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并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剧烈进程中,使格力保持与技术**相匹配的速度,收入增长近500个亿。当然,她已经甚少提及这些过往经历,担心落入窠臼,老生常谈。20年间,董明珠曾经并一直在扮演着很多角色——屡创纪录的营销员、铁腕领导者、言辞凌厉的两会代表,以及孩子的母亲。当我问她,你对人生的理解会影响到孩子吗?她回答说,“潜移默化吧。比如他现在毕业了,对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不希望你帮 我安排人生”。 这个励志的故事被一再传述,她畅销的自传《棋行天下》还曾一度被改编为热播的电视剧。有人曾说,董明珠不是“棋行天下”(书名),而是“横行天下”,充满“霸道”。她也承认在二十年独特的“斗争哲学”中,没有丝毫妥协。因为她发现并不存在一种方法,“既能把工作做好,又不苛刻和咄咄逼人”。和海尔的“张瑞敏与杨绵绵”这对铁杆搭档相比,在格力,“朱江洪和董明珠”扮演的角色略有差异——作为公司的“女二号”,因其强悍性格,董明珠更多时候像是个“主导者”而非“依附者”。 太多案例可以佐证这点。“想要货?先付钱”这六个字,曾一度打破了长久以来的行业陋习,以至于到1997年,格力公司报表上没有一分钱的应收账款;为了解决物流卡车停车难的问题,董明珠下令将珠海工业园附近的数座大山夷为平地;她还定下规定,离开格力的人员将永远不再被这家公司接纳,以稳固公司内的研发人员和高管的工作热情。 最著名的自然是七年前与国美的那场较量,让格力完全摆脱了当时国内话语权最大的渠道商的控制。这也建立在对自身的充分判断之上,以营销起家并见长的格力,始终是国内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争斗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与渠道商之间。2008年,在一次公开政府采购中,董明珠因认为格力在招标中受到不公平待遇而败给竞争对手美的,将广州市财政局告上法庭,这种公开对峙令外界哗然。 这些桥段都足以令“铁腕”成为董明珠的一个著名标签。然而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她非常勤奋。在媒体的描述中,她20年间不曾休假。“列宁说不会生活的人就不会工作,我可能就是不会生活的人”。和很多企业家不同,在商界,她并没有太多朋友,但这并不妨碍她赢得了足够的尊重。她始终执著于朴素的商业哲学,而非身段柔软的灵活法则——当问及曾获得的最重要商业建议时,她只是下意识道出“诚信”二字。 她的沟通和执行能力仍在强力地驱动着这间中国公司,并一再超越境内外的其他竞争对手。在过去三年,格力给予股东的总回报是38.7%。很难说究竟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还是董明珠成就了现在的格力,但无可辩驳的是,这两者已经难分彼此。当他人不断问她格力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时,她总是一再给出一个不容辩驳的答案——“博弈”。这个词听上去似乎比“争斗”更耐人寻味,但其中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她性格执著,鲜有摇摆,“我从来没有失过手,”她曾经表示,“我从不认错,我永远都是对的。”《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露西·凯拉韦对此评论说,“这话这么爽快、惊人、出格,以至于我以为是个玩笑”。的确,这种底气并不多见,但作为一个时代的参照物,董明珠所开创的格力也在遭受着国际化的湍急湾流。她在当下所承担的命题,也是中国制造业大多数公司所不可回避的一条路。 过去几年间,格力的工厂版图被一再扩大,在中国的四个省份之外,南美的巴西、东南亚的越南、中东的巴基斯坦,以及董明珠所透露的正在选址中的美国,都已经或即将拥有格力的工厂。但这显然不是“国际化”的全部:这两年间,格力不断降低贴牌空调的比重,甚至不惜放弃一些大客户,来推动自主品牌。格力还赢得了为南非世界杯七个赛场提供中央空调的合约。最有象征意义的一步,则是2009年,格力与日本空调市场的龙头大金实现合资,为挑剔质量的日本消费者制造空调,获得了在高端市场的关键经验。 令人感慨的是,十年来,有太多同行命运发生了逆转、跌宕和突变,这也使得每每在曲折中达到目标、稳居上流的格力,成为始终值得观望的案例。而年复一年地赴这场盛会,已经成为董明珠每年3月份的常规日程。不得不说,在这个特殊的“年度盛事”期间,她惯有的凌厉之中也掺杂了更多的温和,这也使得她对一些问题的回应更趋理性和多元。接下来,你可以看到她对于格力和大金的合作、出海战略与国际化、专业化与多元化、公司治理等一些问题的独特理解。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希望一步步走出去” 经济观察报:去年看到你回忆2009年,认为自己做出最重要的一个决策就是跟大金的合作,一年之后,你的体会是? 董明珠:虽然是合资,但我认为依然是以格力文化为主导。当然外国企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对方精细化的管理,但很多地方还是沿袭了自己的独到之处。日本文化跟我们还是有差异,他们的设计整个流程,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可以快速做出决策,可能很多地方反而是格力给他们很多学习的机会。 经济观察报:有种说法是大金就像电脑中的IBM,因此格力和它的融合,主要考虑是稳定技术上的先发优势。 董明珠:技术上我们是共同研发,跟一般合资企业还是有区别。大家都在说变频,其实频率越低越能体现出变频的价值。可以说,成立合资公司之后,国内真正掌握变频技术的只有格力。(励志名言 www.23lz.com)跟大金的合作,不仅因为它的技术优势,大金这种百年企业在整个的国际化运作当中,肯定有独到之处。它在100多个国家都有布局。这可以使我们对国际化如何更贴近市场,有更深入的理解。 经济观察报:你曾经说,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合作,从来没有中方控股的,格力是第一例。在两家合资公司中都坚持控股51%,主要的考虑是什么? 董明珠:的确,实现控股51%,这个过程并不简单。但不是因为我要强势控制51%,也并不完全为了简单的利益,而是我们具有实力和条件,合资过程中,主流的思想应该站在主导位置。事实也是如此。一个日本记者对我讲,跟格力合作,为大金带来很好的效益,更高效。 经济观察报:你提到过,格力的国际化进程,跟李东升、柳传志他们的理解和做法其实有很大差异? 董明珠:是的,主要是战略的不同,有的人采取蛇吞象的做法,花几十个亿,一下子就把这个企业收购了。但格力采取的是稳步发展。知识 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稳健发展,能够抗风险,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我们同时坚持文化培养,文化的渗透很重要。合作模式有多种,不能说哪种对,哪种是错的。兼并、收购、合资、独资,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在。我觉得我们最适合的就是这种稳妥的方式。 经济观察报:和大金合作,目前看来是格力国际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董明珠:也不是最重要,只是改变了一种方式。比如在巴西,格力就是独资的。跟大金是合资,因为大金近百年的历史,经营思路稳健,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不是说挂上一个洋牌子就觉得你就有市场。我们目前出口的大量产品,都销往自主品牌的市场。因此,未来的国际化,着眼点更多在于让消费者感受格力的品牌,他觉得用格力是一种荣誉。昨天有个代表跟我讲,你的格力空调又好又不好,1997年买了你的四台空调,用到今天一次没有修过,这是很好,但也不好,因为你出再多的新产品,我这个没坏,不会买你的新产品,市场份额怎么增长?作为制造业,我希望我给消费者的产品能够不需要售后服务,如果消费者用两年就坏了,他肯定也不会再买。 经济观察报:在中国企业之中,格力“出海”和施行国际化战略很早。有意思的是,格力对应的英文gree,其实在西方发音中,和green(绿色)谐音。这在当时应该很超前。 董明珠:格力“出海”有十多年了。中文是非常有实力的含义,也是作为一个人和一间公司的追求。至于gree象征着绿色、环保,大家还是有一种超前意识吧。当时我还当业务员呢,是公司现在的董事长朱江洪带领一帮人,花一晚上想出来的。 经济观察报:尽管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目前举足轻重,但中国企业的“出海”并不都非常顺利。你认为在拓展海外市场时,“格力模式”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董明珠:格力出海虽不像别人步子那么快,但非常有收获。比如我们在巴西建厂的经历。巴西有本国特殊的人文习惯、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加上国家文化 、生活习惯和思维很多并不熟悉,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格力通过摸索、磨合,按照国际化的思路运营,厚积薄发。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希望一步步走出去。去年格力在巴西当地,一年可以销到50万套,这个产品在当地已经家喻户晓。在巴西,格力是一个富人的标志,而且也拉动了当地就业和配套设施建设。 现在格力在巴西基本已经本土化,配件和零部件都在当地采购。我们也会运用一些金融工具,巴西汇率变动频繁,格力会在适当时间,将巴币换为美金,再换成人民币,去年在汇率上,格力几乎没有遭遇太多风险。 和大金的合作,有别于中日任何一次以往合作。中国合资企业太多,还有更多企业到外面收购,堆积了成山的问题。我觉得很自豪的是,在这么多次的投资当中,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出现过任何失误,这是感觉很好的。
郭台铭的赢算术文/朱晖有一位台湾的大学生,毕业后很想创业,但一直举棋不定。转眼间他已经娶妻生子,拥有稳定的职业、和谐的家庭,但创业的梦想仍然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
从1950年起,22岁的李嘉诚开始在商场上创业发展,一步步地由塑料花大王走向了地产大王,成了世界华人的首富。 有记者采访李嘉诚:大家都很好奇,您在半个多世纪的漫...
章子怡:永远相信下一个故事是最好的2014年4月,章子怡凭借电影《一代宗师》再夺金像奖影后,斩获了十尊影后奖杯。获奖当晚章子怡在微博上这样写道:请相信在你偶尔跌...
陈年:那些上帝给人的局限我说人生最大的困难其实都是自我局限。自我局限分为两种,因一些成绩而膨胀是局限,因一些失败而迷乱又是一种局限。首先,自我膨胀的心理以及虚....
让心灵静养的20个习惯1、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别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2、当一个人觉得人生乏味的时候,别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3、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
从黄渤到廖凡,沉默是一种底气文/葛怡然有个朋友看完《离婚律师》后建议我:你应该写写吴秀波,中国像他这个年纪这种类型的男演员不多,不像黄渤。黄渤怎么了呢?在我看来...
大人物的第一份工作又到7月毕业季,校长周其凤在北大毕业典礼上借用网络词汇勉励学生:请你们忘记成绩单上的分数,那真的只是浮云。职场就像一架长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
全球收入最高的CEO的传奇故事近日,雅虎董事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曝光。这份文件显示,雅虎CEO卡罗尔巴茨2010年的薪酬总额比前一年减少了75%,...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
链家创始人左晖: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文/清如【人物名片】左晖,链家董事长。链家,一个遍布全国、家喻户晓的房产中介品牌,已经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中,左...
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
李安:一个落榜少年的现实漂流文/黄书满李安,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大导演,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再次获得最佳导演奖,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成为颁奖礼上的最大赢...
能称得上古今第一才女,人们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可能就是李清照了;然而能称得上古今第一女赌徒,人们最想不到的竟然也是李清照。 婉约清丽词 慷慨悲壮诗 在词的领域,...
李嘉诚:永远的华人首富违法的一夜暴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从事违法行为的人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这个成本甚至比得到的财富收益还要高,这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这就是绝大.....
宗庆后:25年只做一件事易经秘笈命理应用韦培德:怎样学英语才能更快易经秘笈:数字颜色茱丽亚:怎样才能赢得尊重在杭州城站火车站对面、车来车往的高架桥下,一座不起眼...
传奇霍英东:超级富豪靠卖杂货起家20世纪50年代,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霍英东。当年,他曾经创下1年卖出100多幢楼的地产神话,并由此打造了...
1938年,出生于山西省夏县的14岁少女侯波,怀着一腔抗日热情只身来到延安,矢志于投身红色革命事业。此后,侯波担任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的专职摄影师,时间达12...
蒋方舟: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清华,你好!和你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2008年,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
雷锋生平简介雷锋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49年参加了儿童团,担任儿童团团长。1954年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一生前前后后李嘉诚,广东潮安人,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潮洲市一个贫穷家庭,父亲为教师。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