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经济人物之李书福

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他表现的平静幽默,笑容可掬,说话很有意思,朴实憨厚的外表下有着充满内秀的人格魅力。呵,好一个李书福,他把眼光放在了未来,宠辱不惊,大有运筹帷幄的阵势。
李书福从业经历
一不怕苦二不怕穷 浙商李书福闯荡成汽车大亨 有人预计,李书福的身家已经升到大陆富豪第25位,而当初他不过是一个120元创业起家、在冰箱行业赚到第一桶金、在海南地产热中摔过大跟头的年轻人。他的几次起起落落集中体现了浙商两种突出的精神气质:面对机会精明,敢为天下先;认准的事不放弃,对失败无所惧。
开照相馆 “我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说:“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他敢闯敢拼,豁得出去。
他最早算得上做生意,应该是1982年的照相生意。“当时就是父亲给了120元。”李书福说。那年,李书福19岁,高中毕业。
“刚开始根本不是照相馆,就是买了个小相机,骑个破自行车满街给人照相。”李书福并不愿多回忆那段历史。
会讲故事的台州人,把这段创业的故事中的李书福,说成是背着相机在公园里瞎转悠的“野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见了逛公园的拉着照相,直到现在,一些二级城市的公园里还有这样的生意人。
李书福的照相生意做得不错,半年后赚到1000元,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
“垃圾”淘金
一年以后,李书福迈出办企业的第一步。
“我选的工业项目都是别人做不了的。”李书福说是在“垃圾”中提取金银。
李书福经常买一些零件自己组装照相机。喜欢鼓捣的李书福,在洗相的过程中发现,用一种药水浸泡,可以把废弃物中的金银分离出来。李书福开始把分离提取出来的金银背到杭州出售。后来干脆关了照相馆,专门做这个买卖。
为这个项目,李书福投资了1万元。虽然这些钱大部分来自生意不错的照相馆,但李书福还是义无反顾地把照相馆关了门。
“这个到现在别人还做不了。”李书福至今对这个生财之道感觉良好。
冰箱“逃兵”
时间到了1984年。 后来,李书福的简历,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年开始写起,此时他的名头是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在吉利汽车流传的故事是,这一年前后,李书福有一次去一个小鞋厂定做一双皮鞋,发现鞋厂的4个工人都在给冰箱做一种元件。
现在看来,浙江所谓的“小狗经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时候,冰箱在北方一些城市还绝对是供不应求。李书福回家后也开始生产这种冰箱零部件。据说,一开始,李书福就是自己一个人生产,然后装包里,骑自行车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厂。后来,李书福和其他几个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他出任厂长。
“当时的效益非常好,一年营业额有四五千万元。”吉利集团一位老员工回忆。
这时李书福做出了一个更大决定———生产电冰箱。在1985年前后,民营经济还没有获得正式承认,电冰箱这种国家统一配售商品,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
但李书福决定冒险。
1986年,李书福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
“我们电冰箱非常成功。”6月14日,靠在吉利汽车台州路桥生产基地会议室的沙发上,李书福“吹牛”。
“到1989年5月,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并与青岛红星厂合作,为红星厂生产冰箱、冰柜。”有老员工介绍。
北极花冰箱当时已成为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产品。1989年,李书福这个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已经是一个实足的千万富翁。
但冒险让李书福付出了代价。
1989年6月,国家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民营背景、戴着乡镇企业“红顶”的北极花,自然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
后来,李书福离开北极花怀揣上千万元来到深圳,身份是学生。这是李书福第一次外出学习,到目前为止,他分别在深圳、上海、哈尔滨三地的大学进修学习过,他能说一口较流利的英语。
其实,现在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美的与科龙,当时同样没有上国家的定点目录,但它们还是通过各种办法坚持生产了。这可能对后来李书福虽然没有取得轿车生产目录,却坚持要通过各种办法生产汽车是一个推动。
在深圳学习期间,因为装修宿舍,李书福发现一种进口装修材料市场前景不错。随即返回浙江台州,联合兄弟开始重新创业,生产这种材料。装修材料给李书福家族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直到现在,这份产业每年还有上亿元的利润。
海南之败
李书福最大的商业失败在海南。1992年前后海南房地产热潮正猛,李书福带着数千万元赶赴海南。
“海南地产热那一段,几千万全赔了,人都回不来了。”李书福说,“这一段就不要讲了嘛。”
李书福在海南进行房地产生意不到两年,做了些什么项目,李书福很少向外人谈起,在他个人的介绍中,这一段也被省略。海南房地产的失败,李书福说,给他最大的教训就是:“我只能做实业。”
一个月前,吉利汽车实现香港上市。李书福说,有关资本市场的事,有专门的人来做。“我不懂这一块。”
足球投资
与他在海南房地产失败不太为人所知不同,李书福从足球行业仓促退出那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上新闻。
2001年3月16日,吉利集团与广州签署协议进入广州足球队,随后广州吉利足球队晋级甲A失败。10月4日李书福宣布退出足球行业。但他没有选择默默地退出,而是揭开了国内足球的一些“黑幕”。“足球黑幕”因为李书福的高调退出以及他点名道姓的批评而成了热点话题。之后,媒体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足球“反黑打假”时,被冠上“大炮”之名的李书福又选择了沉默,到现在,他几乎不再提及这段历史。
“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这些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李书福说。
李书福所领导的吉利集团及其整车制造产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上述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的3C认证,并达到欧III排放标准,部分产品达到欧IV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总结一下他的人格魅力:倔强,头脑精明,敢闯敢干,雷厉风行,实事求是,眼睛很小,嘿嘿,朴实无华,浓缩就是精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央视2009年度经济人物亮相]

任正非:让洋对手睡不安枕的战略游弋者当被称为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思科正在接受全球传媒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赞誉和顶礼膜拜之时,它却不得不为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而暗自...

他是赛场上的超级巨星,被祖国称为英雄。可成名之后的他,也成了众多的追星族追逐的对象。为保持正常的训练,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甚至左邻右舍都很难见到他。人们都说,...

美图CEO吴欣鸿:创业失败32次,追寻美丽事业铸就970亿传奇文/清如【人物名片】吴欣鸿,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略显稚气、纯粹,完...

王雪红:女人也能成为规则制定者她在男性主导的科技世界里闯出了自己的王国;她曾与英特尔打了多年官司,她曾因涉嫌派遣商业间谍遭起诉;她也是最成功的第二代,台湾商界一...

2013年9月初,由宁财神导演、编剧的《龙门镖局》展开新一轮播出浪潮之际,剧中女主角、盛秋月的饰演者袁咏仪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利落短发、一身素黑衣服,没有化过妆面...

自己挣的是应得,他给的是惊喜文/汪贵贵赵薇的人生已经敲了第二次上市钟,然而你还在关心她穿得好不好看。好吧,这个段子已经红遍朋友圈了。22岁以《还珠格格》红透亚....

欧普照明马秀慧:不逊于董明珠!将8人小厂做成274亿的照明帝国文/清如【人物名片】马秀慧,欧普照明创始人。从批发灯管的小门店,到274亿的照明帝国,马秀慧对于事...

董明珠:刚与柔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再见董明珠,是2011年11月份在格力珠海总部举办的格力20年品质见证大使...

俞敏洪:创造必然比等待偶然更靠谱要说当今身价最高的教师当属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俞敏洪。当初因为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让俞敏洪作出弃教从商的决定。之后...

乐淘网毕胜:除了人脉、资金和能力,创业还要越挫越勇文/林巧燕创业,没有那么简单。毕胜毕胜,多有意义的一个名字,20多岁的毕胜就已经是李彦宏的助理,是百度的市场总...

乔布斯逝世,享年56岁忘记他给苹果带来的改变,忘记imac,忘记ipod,忘记苹果所有的一切东西。无论苹果未来的路在何方。关于苹果前CEO乔布斯的一生必然是一个...

Takum创始人李博:我潮故我在用80后的个性打造时尚潮品牌阳光、帅气的李博被称为业界最潮的老板。这个华丽天秤男率真、个性,是典型80后的创业者。李博的理想是:...

说到感恩,最先要感恩的是父母。我对父亲印象非常少,我两岁时,父亲就因公去世,所以在我从小的记忆当中,只有母亲不停地用她的心血把我们抚养长大。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

褚时健:跌到低谷的反弹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巴顿将军王石对褚时健的评论褚时健为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

王树彤:到底是谁抢走了你的机会?年轻人的机会是我从博鳌论坛回来后不断想起的一个话题,记得论坛主办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了,机会到底是多了,还是...

郑耀南:从保安到39亿身家,东莞富豪的商业密码20年前,一个小保安,从老家带了500元到深圳闯荡。现在,他是都市丽人的老板郑耀南,每年营业额达60亿元。20年间...

丁磊、马化腾:第一代网民的财富故事上世纪90年代末,比尔盖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偶像。1997年,丁磊在广州创办网易。1998年,马化腾在深圳创办腾讯。这一对同是...

王石经典语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尺度在定力2011年春节前夕,万科董事长王石宣布赴美游学的计划终于成行。业内普遍认为此举代表着王石从行业龙头掌舵者位上的逐步退隐....

一句话点评2009年年度经济人物曹国伟(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新浪今年完成的MBO让做了十年职业经理人的曹国伟成为新浪的主人;沈文荣(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沙...

故事1有一个教授找了九个人作实验。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九个人听明白了,哗啦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