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郭沫若还在日本冈山一所高等专科学校读书。8月的一天,前往东京圣路加医院替朋友拿X光片的郭沫若第一次遇见那个叫佐藤富子的日本姑娘。那时,朋友刚刚去世,郭沫若还处在极度的痛苦之中。
一周后,郭沫若收到从东京寄来的X光片,还有一封英文长信。信里,姑娘用基督教徒的博爱精神安慰郭沫若。在挥笔给她的回信中,郭沫若大胆地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情。她也喜欢上了郭沫若那些热烈奔放的情书。在此后的4个月时间里,他们连续通信40多次。他热烈地叫她安娜,她温柔地叫他哥哥。
1916年12月的一天,郭沫若再次出现在东京圣路医院里,那一次,他大胆地向安娜求婚并要求她辞掉医院的工作与自己住在一起。安娜没有立即答复郭沫若,却把那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谁料此事一出口,就遭到父亲及家人的强烈反对。
安娜最终选择了爱情,与家人决裂。正如她在写给郭沫若的信中说的那样:“我把父亲丢了,母亲丢了,国家也丢了……这是怎样悲惨的恋爱,怎样悲惨的缘分哟!”在郭沫若离开东京不久后,安娜就辞掉了医院的工作与他住到了一起。那一年,郭沫若24岁,安娜21岁。
在一间窄小的屋子里,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那时,他们的生活开支只能靠郭沫若的留学官费来支付,每个月也就三十多块钱,其拮据程度可想而知。有了爱情的滋润,有了安娜的悉心照料,那一段时间,郭沫若诗情蓬勃,曾写下一首又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那些诗歌,后来都收入他的诗集中。
他们在日本过了4年贫穷却幸福的日子。1921年春,郭沫若回国,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那是他们相守4年以来第一次分别。1923年,安娜随郭沫若来到中国,却由于经济拮据,语言不通等种种原因,不到一年时间,她又匆匆返回日本。直到1928年,他们全家再次回到日本,在一起度过了较为安定的10年生活。
1937年夏天,“七七”抗战爆发。经过十几天的苦虑和秘密筹划,郭沫若决定回国。但这时全家离开日本已不可能,他只能只身出走。7月25日清晨,郭沫若早早起床,在安娜额上轻轻吻了一下,作为诀别之礼。几天之后,日本政府当局接到谍报,立即将安娜拘留,对她进行了十来天的毒打与拷问。半个月后,浑身伤痛的安娜回到家,一个人勇敢地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安娜独自维持她和5个儿女的生计。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像一个小商人一样跑单帮,做生意,四处叫卖。她不间断地做着“下人”的活。又因为他们那段跨国婚姻,安娜曾不止一次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迫害,他们逼迫她让她的孩子们加入日本国籍,一次次的毒打威胁,安娜都不为所动。她坚信自己总有与爱人团聚的那一天。
然而那一天,却离她越来越遥远。两国的交战使他们长期处于隔绝状态,彼此都没消息。安娜不停地通过朋友打听,但最终却等到一个让她差点儿晕倒的消息:郭沫若结婚了。想来中国问个确切,可叹那时她连一张船票的钱也拿不出了。那时,她和孩子们的生活极度窘迫,穿破烂的衣服,天天食不果腹。那样的日子持续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她终于等到了郭沫若的消息。却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福音,那次,郭沫若托朋友捎给安娜一封信并数百美元。信中,他向她介绍了自己在国内的情况,他已在国内成家并育有四个子女。
安娜与郭沫若的再度相见,已是分别11年后。几经周折,他们才于1948年在香港匆匆见了一面。却是物是人非,两两相对,除了伤感,竟至无言。这次见面后,安娜回到大连,与被中央安排在这里工作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两个人就很少联系。直到1978年春,郭沫若病危。安娜以85岁高龄去北京探望,但仅仅待了片刻就出来。六十几载沧桑岁月走过,曾经亲密无间的爱人已无话可谈。这是郭沫若和安娜最后一次见面。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1994年8月,安娜在上海病逝,享年101岁。
有人说和安娜相遇、相知、相爱是郭沫若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它让郭沫若走出人生的绝望和阴影,再次获得新生。和安娜在一起的时期,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奠定了他成为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坚实地位。正如他自己曾经对她说的那样,她是他生命里的圣母玛利亚,是他永远的维纳斯。毫无疑问,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异国情缘,曾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却还是在残酷的岁月中无奈地凋零。
少年牛顿1642年的圣诞节前夜,在英格兰林肯郡沃尔斯索浦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接
当了总统的林肯也有烦恼,他虽然身体不舒服,还有人来到白宫,向他要求一官半职。林肯请秘书为他挡住这些唠唠叨叨的家伙。当
东汉末年,有位郡守得了不进饮食的重病,久治不愈,专程请名医华佗来治病。华佗认真切脉后,既没开药方,也没给针炙,一言不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考了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按照身体条件,她真的不是很优越。但是体校教练总是鼓励她:下次肯定能
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努力向学,尉为国用。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自己应为之事,勿求他人;今日应为之事...
霍金(英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在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人称宇宙之王。曾先后毕业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那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成为美国《星报》的一名战地记者,在战场上,他多次出生入死,深入到战场第一线,采访到许多有
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晨,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
1937年4月26日,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
在今天的中国,怕被看低而装高雅的大有人在,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不喜欢毕加索。不过,几个月前,法国做过一次民意调查,最
裴度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少年时候,有一天到香山寺去玩,只见大殿里香客如云,烟雾缭绕,十分热闹。忽然,人群中挤出一
1961年,艾雷罗戴利格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脚下一个平凡人家。在独特自然环境中长大的戴利格,对大自然有一种特
1948年5月,在东渡黄河后的一天,毛泽东乘吉普车,由城南庄去西柏坡。吉普车翻山越岭,在山路上艰难爬行着。 当行到平山
因为下岗,所以就会有危机感;因为有危机感,所以才会拼搏;因为拼搏,所以才会成功。《开心辞典》开播以后,王小丫以趣味而又幽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
出车祸后,苏菲变成了聋子,她听不到任何声音。她不明白,为什么她一个小小的吉他手,爱音乐,爱世界,却被上帝无情的抛上一
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的他,过着和同龄人一样的琐碎日子。上学,读书,玩耍,在平淡的岁月中一点点长大
据说他是一个让人疯狂的人。他每年会在全球10所大学演讲,他曾在哈佛讲台上与诺基亚总裁激烈辩论,最终赢得了台下1000多名听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