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上辉煌得意的金庸,在情场上却曾是悲苦失意的。他曾无奈嗟叹:“即使‘流水有情’也毕竟东流去……”他的内心究竟有着怎样的苦情?
为夏梦加盟长城影片公司
1957年,33岁的金庸加盟新组建的以大明星夏梦为当家花旦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名满香江的大才子,为什么要屈就当编剧呢?“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为了接近夏梦而去的。
金庸到了长城影片公司之后,取了个艺名叫做“林欢”。为博得夏梦的欢心,他在工作上极其卖力。短短3年就先后创作了《绝代佳人》等电影剧本,不久又与人合作导演了多部影片。他在工作上的出色成绩,得到了夏梦的称赞。
爱,可望而不可即
夏梦原名杨蒙,因容貌清丽,体态线条优美,艳光熠熠照人,17岁就进入长城影片公司当了演员。由于文化素质高,人聪颖灵慧,扮相又极俏丽,所以夏梦在银幕上极有光彩,是国语片十分罕见的全能演员,不愧为第一流明星。
正因如此,才使金庸对夏梦爱慕不已,倾心拜倒,但使金庸苦恼的是:他对夏梦的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夏梦早已名花有主。早在3年前夏梦21岁时,她就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林葆诚先生结婚了。
仅有的一次幽会
但金庸此时对夏梦已是极难“慧剑断情丝”了,但也不能显山露水地去表示什么。夏梦心里明白,但她不可能接受他的爱,就采取一种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这已经给了金庸极大的安慰。
金庸与夏梦最难忘的一幕也许是一个夜晚在咖啡店的幽会。在咖啡店幽幽的烛光和柔柔的音乐中,俩人四目相对,不时频频举杯,那种诗意的氛围及浪漫的情调,实在令人陶醉销魂。金庸再也抑制不住激情,趁着几分酒意,倾吐出了深藏多年的爱慕之情。夏梦听了极为感动,她含泪对金庸说她非常敬重他的人品、欣赏他的才华,只可惜他的“爱使”迟到了一步,只能感叹“恨不相逢未嫁时”了,并说以她的为人,是绝不愿去伤害夫君的,请求他能格外原谅她。最后她深情地说:“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
从此之后,金庸只好幽闭心曲,把夏梦当作苦心依恋的“梦中情人”。
小说中有她的倩影
1959年,金庸带着情感的失意和无奈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去创办《明报》,并致力于写作他的武侠小说了。
就在金庸创办《明报》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就在《明报》上系列报道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一连十多天登载夏梦写的旅游散文和小说。
金庸对夏梦的“藕断丝连”还表现在他的武侠小说中,他在那里深深寄托着对夏梦的爱。台湾已故女作家三毛说过:“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写出了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情’字。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1976年,夏梦告别了26年的银幕生涯。她告别了香港,告别了热爱她的影迷们,移民去了加拿大。在梦中情人远去异国之际,金庸情心依依,破例把这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一连几天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上,用了很大篇幅作了详细报道。不仅如此,金庸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社论,向夏梦这个“真善美女人”祝福。《明报》专为一个女明星的移民国外而大做文章,实在是一件异常的事,不明白其中内幕的人会感到惊讶,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能理解作为《明报》主编的金庸先生对夏梦的那份不同寻常的痴心爱恋。
佳人远别,金庸苦恋多年,终未修成正果,但毕竟给他留下了一个终身怀念的梦。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曾连任美国总统。江斯顿是美国总统林肯继母的儿子,他来信向林肯借钱,林肯以此信回复了他。亲爱的
□文/方元元 1984年11月19日,郑渊洁首次产生了完全由他一个人写一本刊物的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一本刊物上,有的作者写得
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出乡村的米莎太太,走进了候机大厅。环顾四周,寻觅了半天,她也没有找到说好了要赶到这里与
徐悲鸿公元1895年生于宜兴县一个穷教书的人家。早年的生活甚为艰苦,1942年他在一幅作品题诗中曾说少小也曾锥刺股,以此来形
1990年7月,她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家庭。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她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但是在她两岁那年,一场高烧让她的
1979年冬天,我离开了复杂的电影圈,到美国进修。与其说是进修,不如说是疗伤。在美国一年半,我拍了一部港片《爱杀》。198
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的他,过着和同龄人一样的琐碎日子。上学,读书,玩耍,在平淡的岁月中一点点长大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那个时候的中国,正逢军阀割据的时代,战乱频频,山河破碎,民不聊
世界上有一位著名的盲人路易斯布赖勒。他于1809年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镇。3岁时,有一天他在父亲的店铺里玩儿,当他捡起一个
在德国,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从小身体协调性就很差,学走路、跑步都比同龄的孩子晚得多。5岁的时候,她下坡还会经常摔
吴君如是香港首席女笑将,身份最贵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年进2000万港币,肆无忌惮地买楼买车买衫,却买不到开心、驱不走寂寞。
孔子是个好学的人,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不断地搜寻资料,扩大视野,增广见识。山东嘉祥武氏词中的孔子见老
曾宪梓现为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曾经在香港担任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港事顾问、香港
时间一旦有了坐标,就过得特别快。我每个月剪一次头发,每周做一次指甲,隔上三四天就去超市逛一圈。家里的琐事胡阿姨过来
费尔马如今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1601年,他出生在法国南方,在方济各会修道院学习以后,担任图卢兹议会上访接待室的法律顾
12岁那年,他在远房姑妈的资助下,来到了美国上学。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胸怀大志,对前途充满了幻想。21岁之前,他先后做过餐厅
他在单亲家庭长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生活的压力,他说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好像离他很遥远。他们被呵护,被照顾,好像贴上了
世界上有许多着名的科学家的家境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是十
费米是一位美籍意大利科学家,也是一位善于启发人的教育家。为了开发学生们的智力和才能,费米提出一种处理难题的思维方式。他
白天,她是个女佣。臃肿的身材,破旧的衣裙,乱蓬蓬的头发,粗糙的双手,指甲缝里都是黑泥。她干所有的杂役,擦地、刷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