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居

0人浏览日期:2021-11-13 15:28:23

  【拼音】gōng chéng bù jū

功成不居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老子提出辨证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天下人知道美与丑对立,有和无对立相生。圣人治国知道有为和有所不为,采取无为政策;知识有教则有不教,行不言的教育。万物各有所为,圣人不去掌握,事功告成,圣人功成不居,人们归功于他。

  【出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第二章

  【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居功自傲

  【近义词】功成弗居

  【反义词】居功自傲

  【英语】notclaimcreditforoneself

  【成语示列】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

赵又廷:不追求成功梦想我追求快乐就好奉令承教怨魂化蛇关羽—凭什么被称武圣赵立新版曹操遭调侃囧陷三角 叹成功男人难当生死跳伞的故事试论《三国志演义》的插叙叙事韦编三绝的故事九头妖传奇领袖用幽默塑造智慧大骂命运女神的商人狠点没什么不好少年朱元璋民间传说故事五则莎维多莉女鬼芳心宝宝性格培养故事勇敢的亮亮喷气的木板车小毛毛虫历险记故事陈年:归去来,野心勃勃的少年过于爱面子的兔子寓教于乐的童话故事小猴子荡秋千母爱让他重见那片明亮的天空你的爱神休息了吗幸福的红蜡烛三国时期的著名画家和他们绘画作品鹦鹉兄弟自古英雄出少年 凌统的国士之风袒腹东床的故事乡村异事之燕儿宝宝好习惯养成故事不爱洗澡的小兔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