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0人浏览日期:2021-11-15 00:51:04
  

趾高气扬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是个专门重视外貌,不学无术的人,只要稍有点成就,就很骄傲、自满。有一次,他打败了骠悍的绞国,凯旋归来,从此骄傲自得,从不把其它的朝臣放在眼中。

第二年,屈瑕又奉命要去打罗国,有一个叫做斗伯比的将军前往送行。当斗伯比回来时,悄悄的对车夫说:“屈将军这次一定会打败仗;因为我看他走路的样子,脚步一昂一翘的,便知道他的心并没有真正的用在作战上,而是去吓唬敌人的,这样子怎么能打胜仗呢?”斗伯比说完,沉思了一下,就进宫去见楚王,要楚王立刻派兵去接应。楚王不相信,回到后宫将这件事告诉了宠妃邓曼,邓曼认为斗伯比的见解很对,应该派兵救援。楚王听了,立即派大军前去,希望能够挽回局势。但是,战事已经发生,屈瑕因为轻敌而不设防,被罗国和卢国两面夹攻,而一败涂地,只好自杀谢罪。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被后人流传着,而屈瑕走路的姿态,也被引申成“趾高气扬”这句话,比喻一个人傲慢自得,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注音】 zhǐ gāo qì yáng

【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甚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解释】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傲视别人。得意忘形的样子。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趾高气昂、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颐指气使。

【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年代】古代

【歇后语】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

故事里的屈瑕因为打了一次胜仗,就不把其它朝臣放在眼里,这也是为什么第二次他会败的原因。一个人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要懂得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民心所向的人,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帮助你。如果屈瑕能做到如此,也不至于会一败涂地了。

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3

为什么说鲁肃比诸葛亮还要高明?毛主席从《三国演义》中领悟出了什么桃香骨6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狼女劳拉英文励志名言(一)推荐孺子可教的故事谁是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戴笠乘车有一种欺骗叫我还活着擦身而过的梦想和灾难厕所的那一只手数星星的孩子母爱浩荡,情系600个深山“儿女”孙悟空求职不打不相识的故事三国历史上几位很厉害的督邮夜谭记之珠坠獐鹿之辨饥饿的狗幸福梦境之劫后余生三国时代离奇的偷窥事件别人手上的戒指让你备受欢迎的职场小细节高考倒计时200天誓言尸池里的尸体刘备与曹操最大的差距是逆商半夜出现在校园的女鬼歌声中的父爱古代励志故事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