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为首的孙刘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曹操被打败。孙刘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
孙权手下的大都督周瑜大怒,准备与曹仁一决雌雄。东吴名将甘宁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互为犄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曹洪败走,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当时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过千人。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下,射死射伤不少甘宁的士兵。城中的将士们都恐惧起来,唯独主帅甘宁跟平时一样镇定,谈话笑容非常自然。(原文是:“城中士众皆惧,唯宁谈笑自若。”)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由于甘宁率军沉着顽强地固守夷陵,使得曹军一直无法攻破。
【注音】 tán xiào zì ruò
【出处】《三国志·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解释】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 谈笑风生、神色自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反义词】 张皇失措、神魂颠倒、若有所思、精神恍惚
【例句】在危急关头,大家看到指挥员仍然谈笑自若,渐渐地也都镇定了下来。
故事里的名将甘宁即便是遇到枪林弹雨,死伤无数的局面,仍能做到镇定,这样也给自己思考策略的时间,使得后来曹军一直无法攻破。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不要恐慌,而是要沉着冷静,也只有头脑清醒时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死不旋踵的故事 东汉桓帝的时候,司隶校尉李膺[yīng]反对宦官专权,大学生们赞他为”天下模楷李之礼(李膺的字)”。 当时,野王县令是张朔。张朔依仗深受汉桓帝信...
日不暇给的成语故事 为此,刘邦命丞相萧何制订一个国家根本大法,使举国上下有法可循。萧何从县吏一直当到大臣,对民情比较熟悉。早在起义军进入秦都咸阳的时候,他就收取...
拼音 nng yng yng xuě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
夸父追日的故事简介 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
作舍道边的故事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县(今山东胜县东南)人,其父专门研究过周期的礼仪制度,曹褒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研究礼仪一类的学问。他仰慕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礼仪的...
附庸风雅的成语故事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
见利忘义的成语故事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
卧薪尝胆的故事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刀弄枪,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食言而肥的成语故事 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 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雌雄。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
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
毛将焉附的故事 有一年,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
调虎离山的故事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 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
自欺欺人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
釜底游鱼的故事 东汉顺帝时,皇上无视宦官为恶,放任外戚专权。很多人无才无德,本来就是草包一个,只是因为能阿谀奉承,讨好皇帝,或是家里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贵人,便...
不寒而栗的成语故事 “不寒而栗”这则成语的栗是发抖。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
感戴二天的故事 汉朝时代,有一个叫做苏章的人,做到刺史;刺史,是监察检举地方的官吏的长官,权力很大。一次,苏章外出视察,探知他的朋友清河太守贪赃枉法,连证物都被...
讳疾忌医的故事 春秋时,蔡国有个著名的民间医生,叫秦越人。他周游列国,热心为百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