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叫她尹小跳,是我从书上看到的名字。
她说她不会循规蹈矩地走路,她喜欢跳来跳去地走在路上。肩膀耸动的频率与时钟的秒针一样。她偶尔会失踪一天,骑单车在老城区转来转去。老城区的地下全是煤矿,居民们已经集体搬迁到新城区两年了。这让她的爸爸妈妈还有戴眼镜的班主任暴跳如雷。尹小跳的理想是做一个护士,因为她喜欢一个给她打针的男医生。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交换过理想,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邮局的职员,可以每天码那些厚厚的信封,把它们送到街道上的各个角落。
尹小跳喜欢把额头亮出来,决不留一丝刘海,把马尾巴辫子扎得高高的。走路的时候合着步伐一耸一耸。她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睡觉,但从不打呼噜。她喜欢吃泡泡糖,站在窗台前不厌其烦地吹,然后在某个时刻把它堵在办公室的锁眼上。
我喜欢尹小跳,因为她是我所不能成为的那种人,就像延伸的自己的片断。无论自己还是他人,都没有酣畅淋漓的人生,总是打成碎片,纷纷扬扬地落在某某某头上。落在头上的都是缺陷,永远失去另一种可能性。尹小跳不讨厌我,她说从第一次见到我,就觉得我们迟早是一路人。第一次,下着大雨,在伞的世界里碰碰撞撞地遇到的那个人就是我。她说她轻易地就感觉到了将来的样子。这些话,我们只说过一次,便不再提起它。我们在夏天的午后一起去镇上的书店买那种过期杂志。我喜欢一个叫做“民国春秋”的栏目,远一点的时代,哪怕琐碎的东西都带着光芒。她什么杂志都不喜欢,除了租武侠小说就喜欢和卖书的老板起腻。尹小跳不讨厌我。我们在冬天的夜里,沿着与校门平行的马路,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再返回。偶尔会说到未来。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考上大学,如果我将来很穷就没意思了,她说到未来的穷困生活就叹一口长长的气。我说我是一定要考上大学的,我赚了钱,一定保证你衣食无忧。我把读大学与赚很多钱划上等号,对于多年以后的事我没有什么预见能力。
我相信自己说这些话完全是受了《夏洛的网》的蛊惑,从第一次看到它,我就迷上了这本书,一直随身携带着它,我对前途有一种悲观的预计,觉得自己就是那只独自去闯世界的春天的猪,幻想有一只叫做夏洛的蜘蛛与我在一起。但是,有时候我也角色混乱,一会是威尔伯,一会是夏洛,一会是那个叫弗恩的小学生,这个幻想第一个感动的人就是自己,经常被自己幻想的故事打动。然后就是尹小跳,她说,我相信你。
那年夏天,她分了我五本特藏的武侠小说,带我去了一趟老城区,瓦砾、石子、拆迁的店铺,还有上了水的农田。废墟之上有不少过来访旧的人,拄拐杖的老爷爷,牵手的情侣,还有一队小学生。我们在接吻的情侣面前装作看不见,侧过头去,对视着挤一下眼睛。
我不喜欢学习,可是我很努力地把成绩弄成前三名;我不喜欢学数学,我总是努力偶尔把数学考个第一,这是一种惯性运动。这都预示了我的前程,一边讨厌教育制度,一边努力考上大学,读让爸爸妈妈骄傲的学位。尹小跳聪明,所有的课程她都可以对付,偶尔有不俗的成绩,她就喜欢说,一切都没劲极了。
二
尹小跳叫我赵朗,是我妈妈取的名字,她在怀孕的无聊日子里听到的一个广播剧里的名字。尹小跳说,赵朗,你陪我去一趟医务室,我病了。她几乎每个月都要感冒一次,用鼻音很重的腔调和我说简单的话,然后就咳嗽,拿一块白色的手帕遮住嘴巴,不要靠近我,我是重感冒患者。
我和尹小跳的友谊在漫长的夏季里经历了彼此的验证,和一个朋友熟悉得就像面对自己。这个时刻,聊天大部分内容是在重复,一次次地去明确第一次表达不到位的意思。我们喜欢说点关于唯一的话题。朋友中,你是唯一的××,像一个填空题,根据彼时彼地的情势填补上。
在有的年纪,希望有一种秘密与别人分享,那些看起来不成为秘密的秘密,在黑暗中吹口哨的男生是谁,那些传说中的人与事,用这些传闻丈量着友谊或者其他东西。
尹小跳希望能和那个医生多交谈几句,那个医生每天都很忙碌,他很少抬起头看病人,低着头写病历,怎么了?感冒了。发烧吗?有一点。几天了?两天。咽喉痛吗?还好。他刷刷地写一张纸,然后递一个体温计给尹小跳。尹小跳回到长沙发上与我一起等待温度升起来,屋子里有一种冷清的阔大感,大概是因为洒了太多的来苏水。我对来苏水比较敏感,鼻子一阵一阵发痒。
尹小跳喜欢与我讨论那个医生。我觉得那是个没有什么魅力的人,像黑白片里下来的人,瘦长的身体,瘦长的手指,瘦长的脸,而且我看不出他的年纪,20岁,30岁,40岁。我一点都不明白尹小跳为什么喜欢这个医生。大部分时间,我怀疑这只是一个儿童期朦胧的崇拜。我在幼年时代特别崇拜过一个兽医,因为他背着一只带红十字的大箱子,我每次见到他,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还喜欢悄悄跟在他屁股后边,看他的背影辗转走远,像等待一个将要打开的潘多拉宝盒。始终等不到,后来就是一杯白开水。
尹小跳说,她只是喜欢那种来苏水的味道。
那时,我和尹小跳已经闹掰了,像一张被风吹得破碎的蜘蛛网。
尹小跳有一个读大学的亲密朋友。他来找她,用单车载着她,在傍晚的小镇上向西去了。她写了无数的信,一个人去扔进邮筒里。这些事我详细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两年以后了,她写信告诉我的,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我收到的唯一一封信,用那种很煽情的信纸,粉色调。尹小跳只给我讲那个虚假的医生的故事,这件事像梅雨天气一样让你不能呼吸。
疏远是反方向同时匀速行驶的列车。
三
尹小跳离开学校,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许多人都觉得她惹了麻烦被迫退学,我不这么想,我一直觉得她迟早会离开学校的。她靠在走廊的窗口,身子斜斜地倚在上边,手里在把玩一个钥匙扣,是一条金鱼钥匙扣,上翻下翻,我走过去,觉得她应该是在等我。
有事找我?
我要走了。
去哪里?
先去开一家鞋店,我爸爸说随便我了。
我知道她喜欢跳舞,她从前说过曾经梦想开一家全是舞蹈鞋的店,她爸爸有一家大鞋店,还有许多分店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以后来找我,我最近会在新野路上的店里。
无论我在哪里,你都要来找我。她很郑重地讲了这句话。
我很羡慕尹小跳,哪怕是出于少不更事的虚荣,我还是羡慕她。我爸爸对尹小跳却并没有什么好感,他说下次不要带她来我们家,我妈妈好像与他意见一致,她习惯沉默不语。这样的孩子,我看多了,哼,到最后还不是……我爸爸自从武警部队退伍以后就邋遢得不成样子,我经常拿着影集在别人面前炫耀他年轻时代挺拔的身姿和俊秀的面庞。在他成了配件厂的保安主任十年后,啤酒肚已经限制了他看到自己脚的视线,夏天他就光着上身在家属院路灯下和人下棋,他的脾气和工资保持同样的起伏。他生气的时候就摔任何随身携带的东西,有时候是杯子,有时候是热水瓶或者凳子,他对我口头禅是,你这个死丫头。偶尔他也打我的妈妈,但是,凭良心讲,他不是经常打,我记得的只有两次,因为打架之后长期的冷战,让我觉得有许多次。而第二次的时候,我决定离开家。我在小区门口的成衣店看了两眼我的妈妈,她并没有觉察我的反常,赵朗,赶快回家学习,不然你爸爸看见要发火了。我说,好的。然后我就把藏在冬青后边的拉杆箱提出来走了。
我去找尹小跳的时候,店里的人说她休息,住在寺北柴。那天一切都像刚洗了个热水澡,我打了一辆车从白马桥一直向东,第一次到达了这个叫做寺北柴的地方,有一个工业园一样的铁门,进门之后就是面目相似的一排一排的两层的小楼房,新扩增进城市来的郊区。我先看见的尹小跳,她做了新发型,剪去了走路时跳动的马尾巴,短得过分,打了耳洞(从前她说永远不打的,永远的东西没多远),提着宝丽龙便当盒从第一条街的便利店出来。
然后她看见了我。想起我来了?我有点腼腆地看着自己的拉杆箱,投奔你来了。
晚上,房间里热得像澡堂,我们就出去散步。坐在郊区的过街天桥上,下边是一辆辆白天禁止通行的巨型货车,手攀着栏杆,我说,真想跳上一辆车去远方。她说,无论你到了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在街边的小店买罐装的啤酒,喝干了就把罐扔在呼啸而过的车上,有时是哐一声,有时易拉罐就直接掉在柏油马路上被碾成纸一样的薄片。尹小跳有男朋友,我不知道是谁。我不太关心,也没有问过,从那次闹掰以后,有一段路总是磕磕绊绊地走得很小心谨慎。每到周五我就对自己的词汇感到捉襟见肘,不知道如何说话,不知道怎样掩饰自己的小心,不知道是该装作睡着还是醒着。
今天,你有事吗?
没有呀,哦,晚上有朋友一起出去聚会。
每个周五她都不回来,我一个人在房子里转来转去,风扇呼啦呼啦地响个不停,趿拉着拖鞋到楼下的小店里买东西,店门前的灯箱发出水银样的白色,老板光着脊梁躺在竹椅上摇扇子。街灯下边有搓麻将的一堆人,看的人每个人都摇着扇子。我买了一把扇子,站在那里,我觉得房间里又热又冷清。小店一直不打烊,我就一直坐在那里,看那些围观的人一一散去,搓麻将的人清理桌子,光脊梁的店老板加上一件背心,夜色开始微凉,像冰镇啤酒。夜色宝蓝宝蓝的,我就在房间里看外边寂静的世界,这个夏天我就想这么安静而焦躁地混过去,作为对我爸爸的惩罚,或者还是其他,我并不是那么清楚。
我一早就起来,那天,天气是最热的,广播里说,有很多老人热得发病住进医院,有些流浪狗驻守在自来水管前不走。我自制了柠檬汁,加冰块,无聊地搅着吸管,冰块叮叮当当地碰着玻璃,猛一抬头就看见尹小跳已经进来了。她穿着紫色的吊带衫,手腕上有红色划痕,在这个时间遇到她,我有一种卡壳的感觉。她把我的柠檬汁拿过去一饮而尽,然后坐在那里咬自己手上的肉刺,我看见鲜血冒出来,我的喉头升起一股咸腥。
尹小跳说,你还要不要上学?
我说,不知道。
那就是还想上的意思,想继续上学的人才说不知道。
那又怎么样?
你迟早要离开我的。
我沉默。我没有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一句废话。
我们说点别的吧,有意思的事,今天天气这么热,我们说这些干吗。
尹小跳就不说话了。
那一天,尹小跳一定有什么事,可是她不会跟我讲,我知道。
暑假还没有结束,爸爸就找到了我。他带着我的妈妈蹲守在门口,看见我的时候,两个人都哭得像天塌了一样。爸爸说,赵朗,你瘦了。其实是他自己好像瘦了,这话我没有说。他们拉着我就走,我说还要和尹小跳告别。爸爸说,我已经跟她讲过了,她说不用告别了。
爸爸见过尹小跳了。
四
在我有第一个男朋友的时候,我在回寝室的路上想起尹小跳,有些悲伤,我很想知道她在哪里。
梦你的梦,
想你的想,
不在一起的日子,
或才能开始懂得你。
在我刚进大学的秋天,我收到一封信,是通过一个朋友传递过来的,没有地址,没有电话。之后我们竟然再也没有联系过,我一直在懵懂中期望着,在一个地方我们还会偶然相遇。她说过,无论我在哪里,她都会找到我。我就站在原地,不动,等待。我在一本学术书上看到了那个稀奇古怪的名字——寺北柴,在上边做上紫色的记号。
多年以后,我在传闻中听到过尹小跳的消息,迅速滤过其他的一切杂质,我知道她过得很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没有开最美丽的鞋店,她成了年轻的酒水零售商。多年以后,我在另一个城市继续读书。这个城市庞大得像巨人,积聚了很多人的梦想,这个城市很繁华,是我所不曾梦想过的那种远方。
一天,我收到一条短信:23点11分,我经过你所在的城市。尹小跳。
23点11分,我站在窗前打了一个哈欠。
我感到有一些液体从我的眼睛里滴出来,落下去。我极其不满意自己这种婆婆妈妈的态度。
“我——想——念——你——尹小跳。”
现在,遥想20年前蓝光闪过的夜晚,仍隐隐感到恐怖和悲戚 7月28日,是我们刚刚结婚后的第4天,我们本来已经计划好,利用婚假的剩余几天去北戴河,秦皇岛好好玩一玩,...
天堂里也有分岔路 刚刚登记结婚的肖涛和王玉最近买了一套150平米的公寓。肖涛是个摄影师,审美要求比较高,所以对房子的装修设计,王玉根本就插不上手,王玉一直想要一...
她和他搭头搭尾加起来认识足有九年半。开始是朋友,当中是好朋友,后来只有他们自己还死撑着说是好朋友,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不认为他们还是普通意义上的朋友。 有人问她,...
曾经以为,远在他乡的我,有了可以依靠的他的臂膀,就不会孤单,以为,只要我们永远在一起,我的世界就会充满幸福,以后,我的心里全是他,他的笑容,他的悲伤,他的一举一...
托尔斯泰年轻时和屠格涅夫是好朋友。遗憾的是,有一天在朋友家俩人发生了争执,从此断交,一断就是17年。 这漫长的17年,对托尔斯泰来说是忙碌的17年。恋爱、结婚、...
他是一个流浪歌手,总是抱着吉他站在街头;弹弹唱唱,弹着生活,唱着理想。看着过路的人,想着下一首歌。他从来不换地方,每天准时出现在那个街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
秀秀是我高中很要好的朋友,我们同在一个班里度过了高三的辛苦时光。她学习努力,成绩很棒,后来考上了北京的名校,现在读研究生,同时在一家500强公司里做实习生。秀秀...
我总是忽略自己的存在。那云海峰峦、青竹翠林、那名山大川、大漠孤烟,永远都值得我敬畏、赞叹,却从未自己的存在奏响自己心爱的心曲。直到有一天结识了文清。 与文清的相...
张进大专毕业后,和中专毕业的李献同时应聘到光华电子厂,同住一个单身职工宿舍。不到一年他们就成为铁哥们,出出进进总是成双捉对,形影不离。由于关系亲密,又都比较随和...
在一起住了三年,一直以为会是她先离开我,因为她有了男朋友,我还总劝说他俩结婚。没想到因为一些状况,我突然决定搬家,也就很仓促地通知了她。好在后来我俩还是一起搬家...
有人说,女人之间真正的友谊一般要到中年之后来临。因为那时她们才会发现,无论自己曾经多么优秀多么出众,男人绝对不是最后的归宿,女人必须相互扶持,面对共同的命运——...
在我醉梦如痴中对找和回味着真挚的友情朋友。那温馨的风把她从人群引来相识。 也许是缘份,我们各从天边相聚到同一专业,记得高一那会,她是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子,很少有人...
一 我叫她尹小跳,是我从书上看到的名字。 她说她不会循规蹈矩地走路,她喜欢跳来跳去地走在路上。肩膀耸动的频率与时钟的秒针一样。她偶尔会失踪一天,骑单车在老城区转...
一个普通的朋友从未看过你哭泣。一个真正的朋友有双肩让你的泪水湿
窝箕乡乡长牛大锤星期一大清早就接到县政府办的电话,说省农业厅的季厅长将在郝市长的陪同下,星期四来乡里视察黄牛工程。放下电话,牛乡长眨巴了半天眼睛也没想起乡里有这...
那年的夏天,窗外的蝉鸣激烈,你在座位上看书,安静得好像只剩灵魂陪伴。 苏城,你定不曾察觉你身后的我,望向窗外,再望望你有些落寞的背影,生出几许心疼。 三个月前你...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为了生存而不息地忙碌,忙得没有时间翻翻过去的日记,甚至没有时间抬头看看当空的皓月,还有那闪亮晶莹的星星。 大学刚毕业,我做了OFFICE女孩,...
童瞳是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流露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天真,她掏出了一叠照片,上面都是她与若水的合影,若水是一个高大丰满的女子,皮肤很白,只是长相普通,甚至...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画家。据统计,他一生共画了37000多幅画,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
马刚是我的“知青战友”,年长我两岁。我和马刚之间的友谊,是在上“文学创作学习班”后一天天深厚起来的。 老崔叫崔长勇,当年是兵团总司令部宣传部主抓文艺创作的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