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街亭失守,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彻底失败,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帅又立下了军令状的马谡被斩首,实在是罪有应得。诸葛亮也因自己用人不当而痛悔不已,放声大哭,并上表自请降职三级,以示对自己决策失误的惩罚。后来评论者对他的这一做法赞赏有加,认为这体现了诸葛亮执法如山、勇于自责的高尚品质,诸葛亮历来被看做是智慧的象征,他的足智多谋,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一部《三国演义》中得到多处的体现,这次的“马失前蹄”使他的形象更丰满、更立体化,显得有血有肉,富有人情味,而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个高高在上的智慧之神。这些评论无疑是中肯的,但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些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用马谡去镇守街亭?难道他身边当时就没有可以胜任的将领吗?平生谨慎的王平不是经常跟随他打仗并得到他的亲自指点吗?蜀汉名将魏延对诸葛亮没有让他担任先锋镇守街亭而满腹意见吗?还有跟随他多年立下赫赫战功的赵云他为什么也不用?太多太多的疑问值得后来者深思。
近日,笔者重读街亭之战的故事,扼腕叹息之余,脑海中猛然冒出了这些问题。或许有人会说,这还用问?不就是马谡自己要去的,他不是还以全家人的性命立下了军令状嘛,因此诸葛亮才放心地让马谡前去。但是以诸葛亮的精明和谨慎,他怎么会让一个在受命之初就表现得非常狂妄自大的马谡去担任这关系北伐全局的重任呢?小说对马谡的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街亭之战一开始就描写出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乱军所杀……司马懿……同张郃引兵出关”,诸葛亮大惊,问谁敢引兵守街亭,马谡应声而出,诸葛亮怕他轻敌,郑重地说明街亭得失的利害关系,马谡却说:“某自幼深通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当着诸葛亮的面自夸炫耀,狂妄自大的心理暴露无遗,马谡对街亭地理位置在这场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本该引起诸葛亮的警惕。当诸葛亮说明司马懿、张郃非同小可,不可轻视,马谡又说:“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在诸葛亮面前口出狂言,简直不把颇有军事才能的司马懿放在眼里,再次体现了他的狂妄自大,按理说,这更应该引起诸葛亮的高度警惕了,但诸葛亮依然没有引起重视,而是过分地相信了“军令状”的约束力量。应该说,诸葛亮对马谡去守街亭心底是没绝对把握的,接下来他的一系列安排可以证明。他又派了平生谨慎的王平当马谡的助手,嘱咐王平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两人去后,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街亭东北方的列柳城。高翔去后,孔明又思,高翔非张郃的对手,又派魏延屯扎在街亭之后。既然如此不放心马谡,要千叮咛万吩咐,为什么不干脆让王平或者高翔或者魏延甚至赵云直接带兵去把守街亭,把马谡换掉,何必曲曲折折弄了这么一大堆事情呢?又何必等到看了王平派人送来的街亭蜀军安营扎寨的图本后,大惊失色,这才急急忙忙要让长史杨仪去替换马谡呢?这确实是让读者迷惑不解。
原因只有一个。在诸葛亮的内心深处,他之所以重用马谡去把守街亭,有他对马谡“深通谋略”的偏爱,有他相信“军令状”的约束力量,更重要的是他想让马谡亲自带兵历练历练,在残酷血腥的战场上取得实战经验,立下战功,尽快成长,提高在蜀军中的声望,为蜀国培养一员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带兵打仗经历的优秀将领,从而实现北伐中原、报效先主知遇之恩的愿望。可以这么说,他是把马谡做为自己接班人的培养对象。马谡这个人确实也是很有才干,他的确是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也曾替诸葛亮出谋划策,获得成功。诸葛亮带兵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线。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平定南方孟获叛乱时,马谡受刘禅委派到诸葛亮军中犒赏,向诸葛亮献上一条收服孟获的计谋,那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主意,让孟获输得口服心服,彻底归顺,达到了“以夷制夷”的目的。诸葛亮大为赞赏,立即把他留在身边,命为参军,参务军政大事。在这次出兵北伐之前,他又采纳了马谡的计谋,派人到魏国散布流言,离间曹魏君臣,使曹睿将司马懿削职遣归,为北伐中原清除了障碍。可以说,他对马谡的才能是极其欣赏的,两人的关系也很好,马谡是把诸葛亮当做父亲看待的,而诸葛亮是把马谡当做兄弟看待的。街亭失败后,当诸葛亮喝令把马谡推出去斩首时,他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想起跟马谡日常相处的情形,鼻子一酸,急忙“挥泪”,等到马谡被推出帐外行将斩首时,参军蒋琬“天下末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这一番话,更是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内心,他对马谡是舍不得的,是偏爱的,但鉴于当时的战争形势和政治目的,他又不得不执法如山,于是泪流满面地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海分裂,兵交开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表达出内心对马谡这个有才能的将领的偏爱以及自己无可奈何的感情。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捉放曹》是一部很经典的历史剧,这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有记载的:...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我心中的魏武帝——曹操 另一种视角望见那么对曹操的崇拜帖,而...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赵云在小说野史上,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列为五虎上将,罗...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在荆州争夺战失败时候,西蜀宜都太守孟达因不支援关羽,更因受刘...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李隆基、杨玉环的那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过世之后,太子司马衷继位,后世称为“晋惠帝...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论语·卫灵公》中有云:“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从古至...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历史总是三国——群雄并起,有人没落,有人创...
来莺儿是东汉末年洛阳“芳泽阁”的头牌舞伎。曹操在朝做典军校尉时常常到“芳泽阁”欣赏其舞技。拿今天时髦的话讲,曹操当时是来莺儿的“粉丝”。 东汉灵帝驾崩后,...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1〕 【原文】 郁郁河边树〔2〕,青青野...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一.贾诩出身及早年行事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是三国之中颇...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做得更好,不断突破,培养决策力与执行力。领...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刘备势力集团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深受刘备...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当初诸葛亮“隆中对”上说得好:联吴抗魏,...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法正(176—220),字孝直,右扶风郡...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王崇论后主曰:“昔世祖内资神武之大才,外拔四七之奇将,犹勤而...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如果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美女,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江东二乔...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貂蝉拜月图 《三国演义》中,王允为了对付董卓,就把养女“貂婵...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曹操兵败赤壁后,休养生息,由于元气已伤,再加上西蜀和东吴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