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登台赋》简介注释和翻译

0人浏览日期:2021-12-14 22:40:04
  三国历史作为中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一说三国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曹植《登台赋》简介注释和翻译

  【原文】:

  从明后之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罗贯中

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呈。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尊贵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简介】:

  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他便召集了一批文

  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罗贯中

士“登台为赋”,曹植自然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曹操看后,赞赏不止。当时曹植只有19岁。自此,一向重视人才的曹操产生了要打破“立长不立幼”的老规矩的念头,要将其王位交给这个文武全才的儿子曹植。因此曹操对曹植特别宠爱,并多次向身边的人表示“吾欲立为嗣”。谁曾料到,曹操的这一想法,非但没有给曹植带来什么福分,相反给他后来制造了不尽的痛苦,使他无形之中卷入争夺太子的漩涡之中。

  【注释】:

  (1)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

  (2)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

  (3)营:经营,谋划。

  (4)嵯峨:高峻貌。

  (5)浮双阙句:是说宫殿两侧的望楼高耸矗立,就像浮在天上一样。太清:天。

  (6)华观:华美的台观。这里的“观”应该是指邺城有名的迎风观。

  (7)西城:邺城北城的西面。

  (8)漳川:指漳河。曹操当年曾经引漳河之水到铜雀台下。

  (9)滋荣:繁茂。

  (10)天功两句:天功,帝王的功绩;家愿,曹家的意愿;获逞,得到实现。

  (11)上京:指许昌。当时汉献帝正在许昌。

  (12)桓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

  (13)岂足句:方,比得上;圣明,指曹操。

  (14)翼佐:辅佐。

  (15)矩量:度量。指天地博大无私的气度。

  (16)东王:古代神话中的东王公,是与西王母并称的仙人,也是众男仙的首领,掌管诸仙名籍。等年寿于东王,是说像东王公一样长寿。

  【译】:

  我跟随父王快乐的四处游览,登上了铜雀台来娱乐心情。我见到四周宏伟高峻的宫殿,见到父王以贤德苦心谋营。建起铜雀台的高殿巍然耸立,两侧的望楼像浮游在天顶。我站在冲入云霄的华美台观,高高的阁楼西面连着北城。临近看着彰河的水缓缓流动,远远望见园中的果树繁茂。迎面徐来的春风柔软而舒服,耳边是鸟儿不绝的叫鸣声。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偿所愿,何其称心。弘扬仁厚的恩德以泽被天下,对许昌的天子要毕恭毕敬。齐桓、晋文开创了80盛世,又哪里比的上父王的圣明?多么吉祥,何其美妙!恩泽惠及远方的黎民百姓。尽心辅佐我汉室的朝廷社稷,使四方永享安宁。恢弘的气度能与天地相媲美,无私的品德像日月的辉光。愿父王永享无穷无尽的尊贵,有如东公王一样年寿无疆。

相关人物:曹操 曹植 刘协 

了解更多三国故事,欢迎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更多有关三国的内容。

有多少爱值得痴守一生勇于冒险的故事错出经典爱因斯坦着装很朴素鳄鱼和小公鸡的故事穆巴拉克和公主聪明的宝石匠匹诺曹吃光了苹果皮狐狸维持的秩序东盛集团郭家学: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堪比史玉柱曹操墓再调查:步行15分钟可看完 村民寄望靠墓致富奇闻 是否真实,无从考证柳传志的创业故事:中年奇迹(二)四七二十七乘凉避露关于元宵节的歇后语汉江沙金原来三国就是一场曹氏家族大乱斗最好的时机随时存在投鼠忌器的故事校园声控灯各得其所的故事鲁班造木鸢望洋兴叹的故事孟姜女的传说故事 中国“鬼兵”之说一颗芒果树:对贪婪的惩罚三国演义教案导读袁咏仪:我曾是个疯狂妈妈多想再叫那老头一声“爸爸”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坏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