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工作是“三班倒”。从地面走到工作地得花上两个小时。工人不干完活是不会出井的,所以妈妈在井下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
又忙又累的她顾不上家了,就把家里的“大权”交给了哥哥,哥哥成了三口之家的家长。
每天我和哥哥要坐公交车到矿中去上学。一天天还没亮,哥哥就起来坐好饭,然后叫我起床。
我嘴里埋怨道:“还早呢,你发什么神经啊!”
哥哥将我拉起来:“从今天起我们走路上学。”
我极不情愿地问:“为什么?”
“你算算,每天我们坐车得花六毛钱,一个月是多少?如果把这钱省下来,一年就有一百多块呢!”
一百多块,这是多大的一个数啊!可一想到每天来回走那么长的路,我就害怕了。“妈妈都给了车钱的,你想走路你走。”
刚才还是笑眯眯的哥哥突然拉下脸说:“你不走也得走!”
这要是在往常,我就会爹呀妈呀地叫起来,可现在没有爹娘来呵护我了,我只得苦着脸起床,吃完饭背上书包,跟着哥哥出了门。
两小时后我和哥哥赶到了学校,踏着铃声进了教室。我趴在课桌上,汗水淋漓,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我暗暗发誓:下午放学回家打死我也不走路了。岂料,我的“阴谋”在哥哥的监视下,根本没法得逞。
回到家,我倒头便睡。也不知过了多久,被哥哥推醒了,他端着一碗饭站在我面前。
看到哥哥额头上的汗珠,我嘟囔道:“我不是有意的,真的好困啊。”
“哥不怪你,哥还有事跟你商量呢。从明天起,我们自己带中午饭去学校。我问过了,把饭交到食堂蒸热需交五分钱,我们俩交一毛钱就够了。平时在学校吃午饭,再省也得花八毛,这样就可以节约七毛钱,一年又是一百多块。再加上省的车费,有两百多块呢!”
我简直有些不认识哥哥了。虽说以前他就很节约,可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啊,他这是怎么了?
哥哥边收拾饭盒边叹息:“如果早点用这法,我们可以节约好多钱出来,可以让爸爸多吃些营养品,他也不至于那么早离开我们了。”
说到这儿,我们都沉默了。爸爸在世时,妈妈给他买的好东西他总舍不得吃,总是要分给我们兄弟俩。想到这儿,我没再反对自带午饭。
虽然节约下不少钱,可我却一直不知哥哥把钱用到哪儿去了。按我的想法,他就应该拿出来买肉吃才对,可他一星期最多买两次肉。还将不多的瘦肉剔下来炒好放进妈的饭盒里,再用剩下的肉熬油炒菜,我俩吃。
每当我打开饭盒看到那几乎被熬干了油的肉片时,心里就对哥哥充满了怨恨。可我又有点好奇:他省下钱到底为了啥呢?
有一天放学后,哥哥说去买米。等他一出门,我就在家里翻腾,抽屉里,枕头下……终于翻出了哥哥存下的钱。有一毛两毛的,也有一块的,整整齐齐的,好大一摞呢!
看着那些钱,我心里怦怦乱跳,最后鼓足勇气从中抽出了两张一元的。我知道若被哥哥发现,定会遭一顿训斥,可我又鼓励自己,这些钱里也有我节约的一份呀,凭什么我就不该用?
至于这两块钱用来做什么我一时没想好。一会儿想买一支钢笔,可又想若被哥哥发现,不好交代笔的来历;又想买两袋花生糖,可学校里没有小卖部。放学出了校门又时刻和哥哥在一起,没机会去买。两天过去了,钱还揣在口袋里,经常被我的手攥得湿漉漉的。
这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数学考试。我提前做完交了卷子出了教室,到食堂去取饭盒。平时因为取饭的人多,我挤不进去,都是哥哥取了给我。
食堂的师傅见到我说:“刚才看见你哥在上体育课呢,你把他的也带去吧。”
我取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饭盒往操场去,看到哥哥还没下课,就蹲在边上吃起来。白生生的米饭上铺着肉片炒青椒,我几口将肉片消灭掉,心里仍有不甘,就想从哥哥的饭盒里再挑点儿肉吃。打开了他的饭盒我呆住了,哥哥的饭盒里除了青椒就是白菜,连肉片的影儿都没有!
我看着哥哥的饭盒,愣了好久。终于明白哥哥为啥非要在我饭盒上拴根红线,为啥每天中午他不和我一起吃饭……我起身跑回食堂,拿出口袋里的钱买了一碗粉蒸肉,然后全扣在了哥哥的饭盒里。
哥哥接过饭盒的一刹那愣住了。我掏出剩下的那一块钱递给哥哥:“哥,我以后再也不偷钱了……”
那天回家路上,哥一直搂着我的肩。他说:“你知不知道,我节约钱干哈?”
“干啥?”我好奇地问。
“你记不记得妈第一天下井回来,说饭带到井下不一会儿就凉透了,她吃了几口就吃不下。我当时就想给妈买个保温饭盒装饭菜。我去问了,一个装饭也能装汤的保温饭盒要十八块钱,我们走两个月的路,把车费节约下来就够了。我还想给妈买件毛衣。你不知井下又冷又潮,妈穿的毛衣是八年前织的,不保暖。我们不给她买,她自己是舍不得买的。爸爸走了,我们不心疼妈,这世上就再也没有人心疼妈了。哥知道让你天天走路很累,等哥把买饭盒和毛衣的钱攒够了就让你坐车……”
看着比我高一点的哥哥,我心里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尤其是他说的“我们不心疼妈,这世上就再也没有人心疼妈了”,让我一下有了心酸的感觉,也第一次体会出“骨肉”这两个字所包含的那种生命的相依感。
我说:“哥,我现在喜欢走路了,走了这么久的路,我都长结实了,以后我们天天走路。”哥没再说话,只是将我搂得更紧。
那个月底,当我和哥哥将装着饭菜的红色保温饭盒递到妈妈手里时,妈妈先是惊讶,然后眼里就涌出了泪水。
她摸着我们的头说:“我的儿都长大了,知道疼妈了……”
现在我早已大学毕业,但每次假期回家,总会看到那个红色保温饭盒干干净净立在物架上,散发着柔和的光亮……
他是家中的独子,一个乡下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来到一个大城市工作。而立之年,他结婚了,在这城市里也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家,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工作忙,就是很少有时间回...
1刑满释放那天,管教鼓励我向外走:看看谁来接你了?茫然踏出那一步,大门外站着哭成泪人的她。5年不見,她已经老得脱了相。看到我,整个人一抖,想要扑过来,却在距离我...
夜,已深。 走廊上的灯光忽明忽暗,扑朔迷离。 妈妈的脚步声渐渐模糊,我却心事万重。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那个属于母亲的节日。 “同学们,明天就是母亲节了...
翠花和树生这一对年轻夫妻来自北方一个小县城,已经在这个大城市打了好几年工。他们远离家乡,除了挣钱外,还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他们想尽快生个男孩。自从翠花的肚子一天天...
现在谈到茅草屋煤油灯很有戏剧性或是娱乐性,真真切切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我们感受就大不一样咯!……五八年爸爸被错划成右派来到某农场劳动改造,不离不弃的妈妈在某些领导...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母亲栽种完毕后,她的一个孩子从门里一拐一拐地出现了。“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
东子临出家门的时候回头大声说:“妈,我要是不在外面混出个模样来,就不踏进咱村子半步!”东子妈嗔怪道:“净冒虎嗑,你混出啥样不都是妈的儿子,感觉不如意就回来。”东...
对我从小就纵容迁就的你,是不是也很无奈孙宇说,他从小就不是个乖孩子。上小学那会儿,他调皮,爱撒野,还不肯吃亏,偶尔被同学欺负,也一定要让在同一所小学教书的妈妈替...
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事迹有时蕴藏着巨大力量。比如陈玉蓉,她是一位母亲。像中国大多数母亲一样,她的个人信息乏善可陈。一家媒体描绘了她的生活:居住在武汉一个堤坝底下的...
题记:人生三件事,第一孝敬,因为时间匆匆,岁月不饶人;其二,事业,有业方可而立;其三,爱情,方可有家有幸福。一听说儿子今天赶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到,所以母亲...
那年我四岁,你被派到遥远的山村支教,你走的时候,爸爸和你吵得很凶。他说你宁愿去穷乡僻壤教那些陌生的孩子,也不要自己的亲生儿子。爸爸还说,如果你一定要离开,他就和...
有时,总是诉苦爸爸妈妈不行爱咱们,其实那些深藏在他们心里的情感远比咱们幻想的要浓郁得多 小时分,我一向觉得自己和母亲是有隔阂的。她是医师,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
我们兄弟俩小的时候,父亲很懦弱,经常受到村里人的欺负。母亲纵然刚强,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那一次,邻居家的大狗丢了,我心里正暗自高兴,他们却找上门来,认定了狗是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
我童年是在一个林区小镇度过的。我9岁那年,妈妈病逝了。我尚不清楚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尚不知道伤心,只是因恐惧大人的满脸阴云而哭嚎。此后,做教师的父亲既要照顾班上...
恩爱渐行渐远爱玛出生在伦敦郊区,她和先生福兰克在地铁上一见钟情并闪电结婚。爱玛24岁时生下了女儿布兰妮,一家三口过得其乐融融。可是,幸福的日子很快过去,爱玛开始...
娘很美,身段婀娜,眉目如画,特别是一头及腰的长发,瀑布般垂下来,似一株迎风的杨柳。娘命苦,外公他爹以前是个小地主,后来没落了,外公没享过福,却被揪出来戴尖帽压石...
二十几年前,父亲从外面带了一架时钟给母亲:一尺多高,上圆下方,黑紫色的木框,厚玻璃面,白底黑字的计时盘,盘的中央和边缘镶着金漆的圆圈,底下垂着金漆的钟摆,钉着金...
儿子研究生即将毕业时,立志读博。就在这时,母亲却下了最后通牒——不许再念下去,事实上,绝非母亲短视,而是面对以呆在学校来逃避社会、拿学习来啃老的儿子,这位母亲的...
一架飞机上,乘客们都在休息。很多人都是外出出差的商务人员,大都在看报纸或喝咖啡。飞机里安静得很,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只有空姐来来去去地给乘客送来饮料或食物。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