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

0人浏览日期:2021-12-09 20:08:45
附庸风雅 ( fùyōng fēng yǎ ) [解 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出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清·黄小配《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示 例 ]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 

“附庸风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比如常常称那些暴发户购买书画的行为为“附庸风雅”。可见文化这东西是人人都追求的,人人都要显得“有文化”。如果明明没有文化,偏要装得有文化,这就叫“附庸风雅”。 今天的“附庸风雅”这个成语是动宾结构,“附庸”是动词,追随之意,“风雅”泛指文化。但是在古代,“附庸”和“风雅”是两回事,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附庸风雅

见猎心喜的成语故事忆父亲仙后座的传说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什么刘备安排张飞去耒阳调查庞统背后隐藏什么秘密那些年 曹操关羽一起追过的师奶七姐妹:吃人的石像急急忙忙,惹人笑断肠高三百日冲刺教师发言稿英雄起四方:三国著名人物籍贯一览列表牧羊人与狗那年,我们曾和校花同一个宿舍钟馗辞官管理者要善为伯乐的故事:楚文王打猎逃票记今晚我请客舐犊情深小凤凰学飞行鸡公庙举棋不定的成语故事2011经济年度人物:刘强东小鼠妹妹的森林舞会虚骄恃气舍旧谋新的成语故事扫墓别乱踩专心的蜘蛛背后讲坏话的小老鼠美狄亚和埃厄忒斯父亲的草拖黄巾起义如何拉开三国乱世的大幕